2020年33期总第525期
ENGLISH ON CAMPUS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文/孙玲琪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在我国对外沟通与交流中愈来愈呈现出其价值。国家推行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需要既具有语言优势,又具备一定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民办高校作为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结合国家对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能够“会复语、懂专业、知相关领域”的毕业生,为国家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外语人才。
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出访中亚、南亚期间,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时也提出“早在 2000多年前,中
国就与东南亚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如今,我们正在续写历史的辉煌……”之后,“一带一路”倡议写入 31 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其路线图之中包含了亚洲 43 国、中东欧 16 国、独联体 4 国、非洲 1 国,共计 64 个国家,涉及官方语言达 40 余种。至今, “一带一路”始终受到世界的关注与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各国通过开展国际紧密合作,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合作,在相互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整个区域国际地位的提升。同时,该倡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如金融、贸易、建筑、旅游、外语等专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金融贸易、商业项目、建筑项目、旅游项目等储备人才,而外语类专业由于有着外语语言优势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然而,在机遇面前,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英语专业学生所面临的挑战。第一,各高校国际化培养尚有待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并没有完全落地,以至于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脱离不了课本对语言和思维的束缚,不能够融会贯通。第二,英语专业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尚不足,多数学生的第二外语仅仅停留在能读、会认的程度,达不到流利沟通,很多翻译工作不能够很好地胜任。第三,按照培养方案,英语专业学生专注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对相关行业的知识技能了解甚少,以至于不能够发挥外语的工具作用,无法在毕业时达到与行业无缝对接的要求。
二、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三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据统计,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有千余所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加明显,各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也是千校一面,培养出的学生同质化严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口就业也是难上加难,“经院式”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 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我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从介绍和引入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开始的,特别是德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使我们明确认识到应用型人才不仅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也是部分本科院校的培养重点,因此国家要求高校进行“学术型”“应用型”定位,以因校制宜,精准设定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与学校定位相符合的人才。
复合型人才培养包含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思维复合等多方面,通过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而形成的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及相关专业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好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复合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发挥外语工具性作用,在未来毕业时能够满足行业要求,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提出了“建设教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在我国对外沟通与交流中愈来愈呈现出其价值。民办高校作为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结合国家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会复语、懂专业、知相关领域”的人才,为国家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外语人才。本文以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为基础,分析如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孙玲琪,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新国标”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和《“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49
50
2020年33期总第525期
ENGLISH ON CAMPUS
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教育部明确提出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这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18年1月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即“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开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征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是我国外语教育历史上由教育部颁布的第一个覆盖外语类各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我国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基于此,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为外语类各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行动路线和解决方案。在英语专业指南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究
面向国家对外语人才的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和跨学科需求,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研究落实《新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笃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原则,多维度持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专业核心要素,通过点对点的系列举措将人才
培养模式与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一一对应支撑,与新时代同向同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英语专业吉林省一流专业建设。
1.落实立德树人,实施“外语+”的全人教育。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根本任务,英语专业应坚持“三全育人”,落实“全人教育”,将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探索英语类课程思政新模式,努力培养“外语+中国情怀、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能力、相关专业知识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
2.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教育应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促进改革开放、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立足于我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生源状况,本专业坚持多方向、跨专业、宽口径的建设思路,努力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探索“英语+第二外语+专业+相关专业”新模式,
培养“会复语、懂专业、知相关领域”的具有外语学科特点和多语言优势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学生毕业走向和社会需求调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中小学英语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涉外旅游服务与管理三个特就业模块,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海洋经济发展等战略培养和储备人才。
旅游英语专业3.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应用型人才。立足英语教育本质是人文教育,不把英语仅仅视为一项技能
而忽视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内涵,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意识,强调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根据《新国标》开设专业核心课,通过“三种课程类型”(即高中大学衔接型、课内课外结合型、专业水平提高型),立足生源实际,夯实基本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4.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英语专业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智能化教学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结语
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中,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应紧跟国家政策,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紧跟上时代步伐,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通过嵌入企业课程、校企合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等,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第一课堂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重视第二课堂中的“多语种+”拓展活动、国内外实习实训、双创项目、互联网+大赛、学科竞赛、“1+X”证书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将《新国标》落实于民办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日常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一流专业建设等方面,更好地探索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国家储备和输送合格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蒋洪新.推动构建中国特英语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J].外语界,2019,194(5).[2]严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J].外语界,2020,196(1).
[3]王雪梅.新时代一流外语学科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J].外语界,2019,190(1).
[4]刘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创新发展中的困境与突破[J].经济知识,2019.
[5]高国凤.“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独立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