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经方咳嗽案初探
温病学家经常被人喷。叶天士后人称之温病大师,经常喷他,破坏仲景伤寒治法,跳出伤寒六经治法等等。这种观点皆是坐井观天,平庸之辈可以探得其中奥秘吗?!
甚至有人喷吴鞠通拉低现代人中医水平。我也服了,你尊崇古方研究也没有什么可炫耀,攻击吴鞠通就不对了。
那么叶吴派真的不用经方,不尊仲景吗?非也。真抡起经方叶吴手笔你还真不如。看医案就知道,今闲来无事随手选出《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篇经方案,大家自己评论吧。
上焦治法
某(五三)寒伤卫阳。咳痰。(寒)
川桂枝(五分) 杏仁(三钱) 苡仁(三钱) 炙草(四分)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
某(三九)劳伤阳气。形寒咳嗽。桂枝汤加杏仁。阿肌苏丸
某(四四)寒热咳嗽。当以辛温治之。桂枝汤去芍加杏仁。
某(五十)形寒。咳嗽。头痛。口渴。 桂枝汤去芍加杏仁花粉。
王(三一)脉沉细。形寒咳。
桂枝(一钱) 杏仁(三钱) 苡仁(三钱) 炙草(五分)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
上六案叶氏皆以桂枝汤加减,案一寒伤卫阳,桂枝去芍通卫阳,案六型寒脉沉细桂枝汤
去芍药之阴柔有扶阳之意,夹湿加薏米杏仁宣肺止咳祛湿,薏米尚有健脾补土生金之意。
中风夹湿不易法门,临床可以参考叶氏手法。定为叶氏加减桂枝汤方。
案二桂枝汤原方加杏仁,不用厚朴之燥。用桂枝汤劳伤阳气,因此不去芍药。
案三去芍不加薏米,可以知不兼湿邪。
案五有除型寒怕冷,另有口渴,桂枝去芍加杏仁解肌祛风止咳,加天花粉清热生津。
吴(四一)咳嗽。声音渐窒。诊脉右寸独坚。此寒热客气。包裹肺俞。郁则热。先以麻杏石甘汤。(寒包热)
又 苇茎汤。
按:本案寒包火,先于麻杏甘石原方散寒宣肺清热止咳。表解再用千金苇茎汤清肺排脓,可谓丝丝入扣。
某 寒热。右胁痛。咳嗽。
芦根(一两) 杏仁(三钱) 冬瓜子(三钱) 苡仁(三钱) 枇杷叶(三钱) 白蔻仁(三分)
按:本案虽然肋痛疑似少阳,反而用千金苇茎汤去桃仁,加枇杷叶白寇止咳温化之意。考虑类似现代悬饮咳嗽,因而不用十枣汤等逐饮,只用和平之品宣肺止咳祛痰利湿。
徐(四七)疟属外邪。疟止声音不扬。必是留邪干于肺系。故咳嗽不已。纳食起居如常。中下无病。但以搜逐上焦。勿令邪结。可望病已。
麻黄 杏仁 生甘草 射干 苡仁
按:本案咳嗽,纳食如常,中下焦无病指的肝肾二便无异常,因此单纯上焦,麻杏薏苡仁甘草汤加射干。以方测证风湿袭肺,加射干增强祛痰。
某(二八)风邪阻于肺卫。咳嗽面浮。当辛散之。
麻黄(先煎去沫五分) 杏仁(三钱) 生甘草(三分) 生石膏(三钱)
按:风邪阻与肺,咳嗽面肿,麻杏甘石汤,因是风邪不是寒邪,麻黄少用祛风宣肺止咳,加
杏仁增强力量,石膏三钱也不多,稍微清热,因风为阳邪容易化热,加石膏可以知道其意义,甘草三分调和,重药轻投,治上焦如羽之意。
范(妪)久咳涎沫。欲呕。长夏反加寒热。不思食。病起嗔怒。气塞上冲。不能着枕。显然肝逆犯胃冲肺。此皆疏泄失司。为郁劳之症。故滋腻甘药。下咽欲呕矣。小青龙去麻辛甘加石膏。
按:本案感寒引发伏饮咳喘,同时又有肝气上冲,叶氏虽然用小青龙加石膏而不用麻黄细辛,因为这两药辛温发散助肝气奋涨,故而去掉,剩下桂枝平肝降冲,白芍柔肝,半夏干姜温化痰饮健胃止呕,五味子收敛补肺肾纳气平喘,石膏清理化热之邪。可见叶天士用经方不是套方,而是根据病情灵活拆解经方,丝丝入扣。其是后背宵小可以污蔑的。
某 伏邪久咳。胃虚呕食。殆内经所谓胃咳之状耶。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半夏 苡仁
按:本案胃咳应列入中焦,因有麻杏甘石汤,加半夏薏苡仁降胃健脾祛痰湿。所以列入上焦以对比方意。总结应该属于上焦中焦合病。
中焦治法
某 风温客邪化热。劫烁胃津。喉间燥痒。呛咳。用清养胃阴。是土旺生金意。金匮麦门冬汤。
徐(二七)形寒畏风冷。食减久嗽。是卫外二气已怯。内应乎胃。阳脉不用。用药莫偏治寒热。以甘药调。宗仲景麦门冬汤法。
陈 秋冬形体日损。咳嗽吐痰。诊脉两寸促数。大便通而不爽。此有年烦劳动阳。不得天地收藏之令。日就其消。乃虚症也。因少纳胃衰。未可重进滋腻。议用甘味养胃阴一法。金匮麦门冬汤
张(十七)入夏嗽缓。神倦食减。渴饮。此温邪延久。津液受伤。夏令暴暖泄气。胃汁暗亏。筋骨不束。两足酸痛。法以甘缓。益胃中之阴。仿金匮麦门冬汤制膏。
参须(二两) 北沙参(一两) 生甘草(五钱) 生扁豆(二两) 麦冬(二两) 南枣(二两)
熬膏。
钱(氏)脉右数。咳两月。咽中干。鼻气热。早暮甚。此右降不及。胃津虚。厥阳来扰。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加北沙参。
按:以上五案介是麦门冬汤或者原方,或者加味,或者熬膏,提出甘寒养阴,补土生金。温病沙参麦冬汤等甘寒养胃之阴,叶天士就是本金匮麦门冬汤化裁创出。
潘(氏)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是病不独在肺矣。况乎咳甚呕吐涎沫。喉痒咽痛。致咳之由。必冲脉之伤。犯胃扰肺。气蒸熏灼。凄凄燥痒。咳不能忍。近日昼暖夜凉。秋暑风。潮热溏泄。客气加临。营卫不和。经阻有诸。但食姜气味过辛致病。辛则泄肺气助肝之用。医者知此理否耶。夫诊脉右弦数。微寒热。渴饮。拟从温治上焦气分。以表暑风之邪。用桂枝白虎汤。
按:叶天士治病虽用古方而不套方,本案即是明证。原本桂枝白虎汤太阳阳明合病温疟,脉平,骨节疼烦,后世多用于风湿骨痛,这里用于祛风清阳明,撤热保津(金),咳嗽自愈。
费(十一)久疟伤阴。冬季温舒。阳不潜藏。春木升举。阳更泄越。入暮寒热。晨汗始解。
而头痛口渴咳嗽。阴液损伤。阳愈炽。冬春温邪。最忌发散。谓非暴感。汗则重劫阴伤。迫成虚劳一途。况有汗不痊。岂是表病。诊得消肉烁。脉独气口空搏。与脉左大属外感有别。更有见咳不已。谬为肺热。徒取清寒消痰降气之属。必致胃损变重。尝考圣训。仲景云凡元气已伤。而病不愈者。当与甘药。则知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须投复脉。乃邪少虚多之治法。但幼科未读其书。焉得心究是理。然乎否乎。
炙甘草 鲜生地 麦冬 火麻仁 阿胶 生白芍 青蔗浆
又 由阴伤及胃。痿黄食少餐。法当补养胃阴。虚则补母之治也。见咳治肺。生气日惫矣。 金匮麦门冬汤。
按:咳嗽分外感内伤,本案阴亏火旺,全是虚劳病,因此叶天士抨击医者不识,发汗清热全然不识。尝考圣训。仲景云凡元气已伤。而病不愈者。当与甘药。则知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须投复脉。乃邪少虚多之治法。因此用炙甘草汤法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酒之温热加白芍甘蔗汁等,变成滋养肺胃阴液之良方。阴足火旺假象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