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抖头抖,震颤麻痹经验分享
概述
震颤麻痹归属中医“颤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本病属风象,与肝有关,此论一直为后世所宗。关于本病较明确的记载,在甘医籍中应推明代《证治准绳》,其“杂病”节云:“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不能任持,风之象也。”并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之后始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多,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清代的《张氏医通》卷六进一步指出本病主要是风、火、痰为患,并分别立方。
《医宗己任编》则云:“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并提出以人参养荣汤等本病虚证,从而使本病的理法方药日趋完善。
现代中医震颤麻痹,最早觅于1955年用针灸的临床报道,但此后一直未引起重视。从70年代中期起,应用中医中药个案报道陆续出现。以滋阴熄风、益气活血及养血疏筋等为主。自1979年报道中西医结合震颤麻痹48例临床分析以来,关于本病的大样本观察
垠道逐渐增多。根据本病肝风内动的特征,部分患者伴有血瘀证候,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理论指导,在平肝熄风治法中增投养血活血之品,是这一时期的论治特点。80年代,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渐趋一致,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本虚与内风、瘀血、痰热之标实相兼为患,同时进一步认识到重用活血化痰药对减轻震颤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从70年代中期起,国内不少医家应用针灸本病,包括体针、头针、电针及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也有用推拿、气功、验方等法获效的报道。至1990年,就所收集到的29篇(包括个、验案)文献资料统计病例为387例,其中痊愈84例,显效94例,好转158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为87.6%。中医药本证方法较多,疗效较肯定,具有一定优势,由此看出其潜力是很大的。
有关震颤麻痹中医药的机理研究,报道尚不多。有人通过肌电图观察,发现用中药后,震颤明显好转的患者放电位明显减少。
虽然用中医药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少,病人较易接受等优点,但还无很大把握,其有效方药尚有待进一步发掘,治愈、显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发挥中西医药的协同作用,取长补短,应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病因病机
综合古今医家经验,多数医者认为本病之发生与年老体衰、七情内郁、饮食不当等有关,其病机可归纳如下:
肝肾阴亏 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老年人多血虚精亏,加之摄生不慎,或疾病所伤,致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风内动造成颤动振掉或拘急强直。
气血两虚 多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或思虑内伤,心脾俱损,以致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四末,筋脉失于濡养,而致震颤之疾。
气滞血瘀 情志内郁,或痰湿,气滞不畅,鼓动不能,血行缓慢而瘀阻脉道,致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动作减少,屈伸不利。
痰热动风 五志过极,木火太甚,风火相煽,痰热互阻,寇伐脾土,脾主四肢,故见四肢颤动;若风火盛而脾虚,则津液不行,痰湿停聚,风痰邪热阻滞经络,发为颤证。
辨证分型
由于古今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比较一致,因此各家辨证分型相对集中,一般归纳为四型论治。
1.肝肾阴虚 躯干僵硬,抖动不已,伴有头痛头昏,耳鸣目糊,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腰部酸软,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
2.气血两虚 肢体震颤,面苍白,全身乏力,动作困难,自汗怕冷,少气懒言,胃纳减少,便溏浮肿,舌质淡红,脉象沉细。
3.气滞血瘀 四肢或头部、下颌呈固定式的抖动,屈伸不利,躯干或肢体有固定不移的疼痛或麻木,面黯黑,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细涩。
4.痰热动风 形体稍胖,神呆懒动,胸脘痞问,口干,头晕,咯痰黄,项背强急或肢体振颤,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以上分型是相对的,少数病例症状可不典型,并可同时出现多个证型的症状和特征互相错杂或转化。故时必须抓住疾病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以提高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考
一般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判定。
临床治愈:后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和参加部分工作。
显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基本生活或工作能力得以改善。
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运动仍有一定困难或较常人缓慢者。
无效:已满3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者。
分型
(1)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熄风。
处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何首乌12克,玄参9克,钩藤克,白蒺藜9克,羚羊角粉0.3克,生牡蛎20克,丹参12克,赤芍9克,杜仲9克等加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三甲复脉汤等加减。
(2)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养血,熄风止颤。
处方:黄芪12克,党参9克,当归12克,白芍9克,天麻9克,钩藤12克,珍珠母30克,丹参9克,鸡血藤9克,羚羊角粉0.3克等加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可选用归脾汤合补阳还五汤等加减。
(3)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熄风。
处方: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9克,川芎6克,当归9克,丹参12克,苏木9克,地鳖虫9克,炮山甲15克,鸡血藤9克,熟地9克,淮牛膝9克,杞子9克,首乌12克,白芍6克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可选用通窍活血汤或逍遥散等加减。
(4)痰热动风
阿肌苏丸治法:清热豁痰,熄风通络。
处方:全瓜蒌12克,胆南星6克,竹沥9克,钩藤12克,天麻9克,羚羊角粉0.3克,珍珠母30克,丹参12克,赤芍9克等加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可选用温胆汤合羚羊钩藤汤等加减。
以上四型中,如气虚症状明显,重用黄芪、党参,酌加白术、山药、炙甘草;血虚甚加阿胶、桂圆肉、桑椹子、旱莲草;血瘀甚加红花、山甲、莪术;肌肉僵硬明显加金钱白花蛇、僵蚕、蝉衣、地龙;项强加葛根;上肢酸麻加姜黄;下肢酸麻加川牛膝;全身或四肢关节酸痛加虎杖、金雀根、威灵仙、徐长卿、秦艽;头痛头晕加白芷、葛根、川芎、菊花;
脾虚湿重加半夏、陈皮、茯苓、砂仁。
中医经验
陈××,女,76岁。1981年3月3日求诊。两个月来,上下肢、舌及下颌不自主颤动,手指颤动如搓丸状,面部、下颌在说话时明显颤动,语言不清,颤动不能随意停止,于情绪激动时加重,脉呈弦滑。舌质绛红少苔,并伴有咳喘,吐黄白脓痰。辨证为肝阴不足,虚风内动,肺气不宣。投以养血活血通络,平肝熄风,宣肺化痰之法。
处方:丹参3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麻仁10克,牡蛎20克,珍珠母30克,生熟地各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山药10克,地龙6克等。
加减:喘咳加杏仁10克,紫菀10克,海浮石10克,旋复花6克(包);纳差加砂仨6克(后下),麦芽10克等,诸证消失,以六味汤善后。前后用药计23剂,后经随访半年,未见发作,已能做家务。
按: 施老认为,《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本病主
症是震颤和肌肉强直,证属肝风。肝藏血,主靳,肝之阴血不足无以养筋则可致本病。肺气不宣,痰浊内生而致咳喘。中间加强平肝熄风祛痰药物,后以养阴补肾舒筋活络之法直达病所而痊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