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方剂总汇收集整理(61~90方)
61、贝母散
【处方】贝母22.5克(煨令微黄)百合22.5克 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0克(炙微赤,锉)赤茯苓22.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石膏6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柴胡30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宜肺平喘。主伤寒汗出而喘促,烦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3.7克,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62、奔豚汤
【处方】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 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
姜甘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临床应用】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无效。患者面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摘录】《金匮》卷上
63、扁平疣外治方
【处方】冰片10克(另包),玄明粉10克(另包),苦参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阿肌苏丸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软坚祛瘀,抗病毒。主脾肺湿热郁结,火郁肌肤。
【用法用量】先将冰片、玄明粉共研极细要备用。然后将余药煎汤取浓汁,待冷却至皮肤可耐受温度时,用毛巾或棉球蘸药水于患处反复擦洗15-20分钟。再用备用冰片、玄明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用多少,调多少),反复擦涂患处15-20分钟,用力以不擦破表皮为限度。上药每日1剂,分2次外用,5日为1疗程。
【摘录】施永茂方
64、扁桃Ⅰ号
【处方】九里明12克,一点红9克,射干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外感风热,或感冒风寒,郁而化热,火热上攻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65、碧丹
【处方】玉丹3分,百草霜半匙(研细),灯草灰(如瓦灰)1厘,甘草末3匙,薄荷末2分(研极细),好冰片半分(多加尤妙)。
【制法】再研匀,入小瓷罐,塞紧口,勿令出气。
【功能主治】消痰清热,祛风解毒,开喉痹,出痰涎。主喉症。单双鹅、连珠鹅、喉痈、喉癣、喉菌初起、缠喉风、牙齩、牙疔毒、舌痈、紫舌胀、木舌重舌初起、上颚痈、颈痈、面痈、托腮。
【用法用量】①制玉丹法:生明矾打碎如指大,倾入银罐内,炭火煅,以筷刺入罐底,搅之无块为度;次将上好牙消,打碎投下,约十分之三,再将硼砂打碎投下,亦十分之三,再将生矾逐渐投下,候其烊尽,照前投消、硼少许,如是逐层投完,待至铺起,罐内发高
如馒头样止,方架炭火烧至干枯。然后用洁净瓦一大片,覆罐上,一时取去,将牛黄少许为末,用水4-5匙,调匀,滴丹上,将罐仍入内,火烘干,即取起,连罐覆洁净地上,用纸衬地上,再将碗覆之,过七日,收储听用。轻松无坚纹者佳。如有坚纹,不堪用,或留作蜜调药中用。煅时火候,初宜缓火,然亦不可过缓,恐致矾僵,不易溶化,后必坚实,中间及后,须用武火,又如矾未溶化,即投消、硼,必不尽溶,势必坚实,罐须煨透,不令爆碎,倾过银者不用。此丹必多制,愈久愈妙。②《杂病源流犀烛》有牙皂少许。
症凶者,冰片多于甘草;将愈,甘草多于冰片。
【注意】此药须临时。配合,若5-6日即无用,如遇阴雨天,1日即无用。
【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66、鳖甲养阴煎
【处方】鳖甲 龟版 干地黄 枸杞 麦冬 杭芍各9克 首乌藤15克 地骨皮 茯神各9克 丹皮6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主妇人阴虚血亏,经闭不行,两颧红,潮热盗汗,心烦不寐,手心热,口干唇红,苔薄而黄,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学》
67、萆分清饮
【处方】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泻浊。主湿热下注。(萆分清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68、冰硼散
【处方】冰片50g 硼砂(煅)500g 朱砂60g 玄明粉500g
【性状】为粉红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炮制】以上四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硼砂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吹敷患处,每次少量,一日数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69、冰麝散
【处方】黄连 黄柏 玄明粉各3克 白矾 甘草各1.5克 鹿角霜1.5克 煅硼砂7.5克 冰片1.2克 麝香0.3克
【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另研兑入外,余药共研细末,瓶贮密封。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主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喉癌。
【用法用量】用时吹患处。
【摘录】《中医喉科学》
70、冰霜梅苏丸
【处方】乌梅肉48两,苏叶16两,葛根8两,薄荷56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和匀,用白糖1280两,热开水打丸。
【功能主治】清暑解热,生津止渴。主感受暑热,口喝咽干,胸中满闷,胃口不开,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每30粒重1两。口内噙化。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71、槟芍顺气汤
【别名】槟榔顺气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处方】槟榔 芍药 枳实 厚朴 大黄
【功能主治】行气通腑,清热解毒。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温疫论》卷下
72、必胜散
【处方】芎、归、芍、生地、熟地、阿胶、前胡、甘草、天冬、麦冬、陈皮、黄耆、白术、茯苓、刺蓟、马勃、醉芩。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主妊娠吐血衄血者,皆由平日忧思惊恐伤于肝脾,结于经络,久则气逆以致经血妄行,口出曰吐,鼻出曰衄。心胸烦满,甚或喘急,胎气上逼则难治。
【各家论述】古人云:胎前见血,十不活一,此甚言经血之不可伤也。夫血以养胎,胎藉
血长,一有渗漏,胎元必伤,妄行过甚,孕妇有损,吐衄,从口鼻而出血,热极矣。清热凉血,胎或可安。芎、归、胶、芍、二冬、二地所以清血分之热,可养血固胎;醉芩、刺蓟、马勃专除血中之伏火;黄耆、术、芩、陈、甘补阳以生阴之道。微嫌川芎辛散上行,宜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