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归处是敦煌》:执着和⽆悔是坚定前⾏的⼒量
有⼀本书,⾃出版起就频频出现在各⼤好书推荐榜单上,从“中国出版协会2019年度30本好书”,到《中华读书报》2019年度⼗⼤好书”,“2019书业年度评选年度图书”“《中国新闻出版⼴电报》2019年度好书”“2019⼈⽂社科年度好书”等等,这本书已经成为读者⼼中当之⽆愧的“年度好书”。
近⽇,这本书⼜先后登上了⼈民⽇报评选的2020新年书单,并且⼊选教育部⾸次发布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中⼩学⽣阅读指导⽬录(2020年版)》,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泛关注与热议。这本书,就是《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
/ 《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
由樊锦诗⼝述,顾春芳撰写,译林出版社出版
2020年1⽉10⽇,《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选“《中国新闻出版⼴电报》2019年度好书”⼈⽂社科类好书榜单。4⽉23⽇,在世界读书⽇这天,“年度好书”《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作为推荐书⽬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2019年度中国好书》栏⽬亮相。
中国好书/ 《我⼼归处是敦煌》⼊选
《中国新闻出版⼴电报》2019年度好书
《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是樊锦诗先⽣的唯⼀⾃传。樊锦诗在⾃序中说:“我⼀⽣的事业以及我绝⼤部分的时间都在敦煌,写樊锦诗这个⼈如果脱离了莫⾼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只是简单重复⽹上多次发布的那些报道,就写不出⼀个真实⽽⼜完整的樊锦诗。”樊锦诗的⼈⽣与敦煌是密不可分的。她坚守⼀⽣的事业以及绝⼤部分时间都在敦煌,是莫⾼窟发⽣巨变和敦煌研究院事业⽇新⽉异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相⽐于常见的⾃述传记,《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并没有完全采⽤线性的叙事策略。⼀⽅⾯,樊锦诗在⾃述中⽤了⼤量笔墨回顾常书鸿、季羡林、饶宗颐、段⽂杰、宿⽩等⽼⼀辈学者的默默
奉献,⼤篇幅地梳理讲述了敦煌⾃⾝的⽂化脉络;另⼀⽅⾯,顾春芳对⾃述材料进⾏了分门别类的整理,将专业性的知识拣选出来,单辟章节,并以⾃述之外的⽂字材料将其填补、扩充。有关于樊锦诗⾃⼰的求学、⼯作、成长经历,皆融汇于新中国⽂化建设的⼤环境和敦煌学发展的学术背景中。
/ 中央电视台节⽬主持⼈董卿推荐《我⼼归处是敦煌》
《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既真实全⾯地写出了樊锦诗的⼈⽣故事,写出了樊锦诗亲历的敦煌考古、学术研究和⽂物保护事业的风⾬历程,照应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深刻揭⽰了莫⾼窟在世界⽂明史上独⼀⽆⼆的价值;也是樊锦诗等⽼⼀辈“莫⾼窟⼈”⼀颗⼼、⼀件事、⼀辈⼦,择⼀事⽽终⼀⽣,坚定扛起热爱祖国⽂化事业的⾚⼦初⼼与保护莫⾼窟⽂物的责任使命,凭借“坚守⼤漠、⽢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精神”守候在西北⼤漠数载的真实精神写照。也正是由于这种贯穿书本始终的崇⾼坚守与永恒精神,才使得这本书⾃出版以来便备受好评与热议,成为了教育部、各⼤平台等推荐给学⽣、教师、职⼯等不同年龄段、不同⾝份的共同选择书⽬,备受推崇。
通过阅读《我⼼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述》,可以从中窥见“莫⾼精神”的永恒价值与意义,这也正是时代需要践⾏并传承的精神⼒量。如果说,是什么吸引着我们,值得⽤⽣命去执着追求与⽆悔热爱,那或许就是这种永恒的精神,对于代代“莫⾼窟⼈”来说是如此,对于⼤众⽽⾔更是如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