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康佳北上抢滩
思考题
一、康佳为什么要走出深圳、广东到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建新厂?
1、虽然在1992年时康佳的彩电产量上了百万台,生产规模在行业内进入前五位,但是,当时任职康佳集团的助理总经理的陈伟荣刚从日本留学回来不久,在海外见了世面,认识到100万台的产量在国际跨国公司眼里是个小企业,面对国际大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康佳需要扩张,需要在家门口与洋品牌进行交量。
2、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的劳动力、房地产、煤电水的价格不断上涨,这无疑增加了公司的成本。而且所有大型的跨国公司都是把生产基地建在另外一个各方面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如果康佳在深圳进行扩张,那么康佳就会完全失去成本和价格上的竞争力。
3、深圳政府对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急需发展时那么大力了,相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政策上会严格很多。同时在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劳动力、土地等的价格一般较低,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实现低成本,多元化的扩张,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康佳在选择新厂时,在位置方面有什么特点?
为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规模要扩大使康佳集团走出深圳、走出特区,跨省市、跨国界把工厂办到外面去。在新厂选择方面,康佳集团形成了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在华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拥有东莞、牡康、陕康、安康、重康,以及深圳六大生产基地的经营格局。以网状的工厂分布模式较全面的涵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为抢占业内市场提供了优越的地理优势条件,使生产与销售环节衔接更紧密,节约了物流成本
三、康佳选择的兼并企业有什么特点?
1、地理选择的讲究 从最偏僻竞争最不激烈牡丹江的开始选择第一步,在地理上转了优势,也便于使兼并企业的迅速融合中不受其他影响,而西部陕西咸阳的如意电视机厂也是地处偏僻,但是逐渐变强,如意是个国企,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如此便形成的了一个掎角之势,为进军华东埋下伏笔,华东地区收购成功之后,康佳的实力当然不言而喻,全面发展而进军大西南也成为了理所当然。
    2、收购企业结构的讲究 这些被收的企业,本身的品牌效应,产品质量等均是吸引人的
地方,而在企业的结构和管理模式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原牡丹江电视机厂建于1970年,是电子工业部彩电定点生产厂,进口了大量先进设备,最高年产量3万台,制造彩电有基础、有人才。但后来由于不适应经济转轨,企业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到1993年已亏损5000万元。如意厂的生产技术条件要好于牡丹江厂, “如意”曾是中国彩电的知名品牌,在相隔数百米有全国著名的彩管厂——彩虹集团,有很强的配套优势。滁州厂有基础有规模,当她经营不善时,康佳就上门定牌生产;安徽又是农业大省,劳动力富裕,工资很低;更重要的是得到当地各级政府的坚决支持。重庆无线电三厂——一个老牌国有企业,生产彩电的历史比康佳还长,也曾是中国的电子百强企业,“红岩”品牌记录着三厂历史和荣耀,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与许多西部国有企业一样,患上市场不适应症,自救无方,回天乏力。
    由此可以看出,康佳领导层精确的眼光,并不是说不经大脑盲目决定的,使兼并能够最终成功
四、康佳扩张时她的最大着眼点是什么?
1.准确分析市场格局,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实现低成本,多元化的扩张。
2.降低劣势,抓住机会,减轻威胁,实施转型扩张。
3.拓宽整个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准确实行扩张决策。
一.牡丹江:位于偏僻的黑龙江,但基于其基础好,有人才,最大的优势是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非常大。
二.咸阳:生产技术条件好,有很强的配套优势,人员文化素养不错。最大的优势在于科技依托。
三.华东:该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最具活力,3亿人口的消费体构成了全国最庞大的市场。但厂址的选择最大着眼点在于交通条件便利。
四.西南: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建厂较少,但其优势在于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工商管理0803班第四组
黄晓丽10 周晓琦11 王茜12
郭佳德17 杨湘29 康佳电视质量怎么样曾扬攀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