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小升初质量提高试题测试卷(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yī wēi     niǔ kòu     xì nì     mài luò     gāo bǐng     xuán yá
(    )   (    )   (    )   (    )   (    )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坚(rèng)        壮(zhuó)       问(wèi)
B.望(yǎng)        视(kuī)        (dèn)
C.气(něi)          绳(lǎn)        (zhuō)
D.罚(chéng)       样(pǎng)       (dī)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数量统计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练成刚 积劳成疾 蜂涌而至 精兵简政(3个错别字)
B.独出心裁 见微知著 萧然起敬 卓有成效(1个错别字)
C.触内旁通 司空见贯 铺天盖地 目澄口朵(4个错别字)
D.革故鼎新 与世隔决 美不盛收 集思广义(2个错别字)
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体型恭敬,不苟言笑,装束平整”的字体
B.“横笔不波,内外皆收,神采沉密”的字体
C.“上下牵引,偏旁互借,流转多姿”的字体
D.“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的字体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深受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苏派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还没说完,张飞就鄙夷地说:“大贤,想他一介村夫,也能称得起大贤!”
B.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C.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很长,越长越没有分量。
D.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古时也称“诗三百”。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薛宝钗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C.《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鲁迅原名周树人。
D.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把下面的短语按一定顺序填入句子中,与前面的内容衔接最恰当的是(    )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泻进山商下的洼地
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汇成一泓清莹的湖
跌落岩缝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班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人不说鲁迅是民族的脊梁、伟大的学者。(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个好猎手要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校长说:“虽然你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但是我相信迎接你们的中学时光将更加五彩缤纷!”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籍像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仿写句子)
书籍像一位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积累。
(1)从“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体会到诗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从“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刚正不阿和铮铮铁骨。
(2)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寒食》一诗中,唐代诗人韩翊用“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
(4)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综合性学习。
(1)、毕业赠言要根据同学的个性、特长、优缺点等来创作,下面的赠言送给哪一类同学最合适呢?(填写正确的序号)
A.惰性较强       B.粗心马虎       C.意志坚强       D.缺乏自信
赠给(      )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赠给(      )的同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知道,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
(2)、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就要离开自己的母校了,临别之际,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留给母校,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④于郊衢⑤,抚节⑥悲⑦歌,声振林木,响⑧遏⑨行云⑩。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ōu):歌唱。②穷:穷尽。③弗:不。④饯(jiàn):以酒食送行。⑤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⑥抚节:按着节拍。⑦悲:悲壮。⑧响:声音。⑨遏:阻住。⑩行云:飘浮的云。乃:于是。谢:认错。
12、“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13、“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薛谭“辞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反”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5、这篇文言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自2017年起,我市在城区小学分步推进“课后三点半”服务公益性试点。截至目前,全市338所中小学已开展课后服务,39 . 3万名中小学生享受服务成果。试点工作坚持公益性,提供机器人、围棋、书画、篮球、跆拳道、国学等多种课程。“课后三点半”服务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材料二   为保障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基本利益,我市中小学实行“普惠托管”与“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性需求。课后托管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在教师下班之前,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普惠托管”班,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手工操作、体育艺术活动、团队活动等,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乱收费、挪用专项经费、利益输送等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由自愿参加的家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材料三   记者3月9日在艳阳学校看到,该校当日开课的个性化课程有名著导读、趣味编程、航模+无人机、篮球,乐高机器人、武术等。该校作为开发区“课后三点率”第一批试点学校,今年春季学期开设包括个性化课程和普惠托管班在内共24个专业,38门课程。据了解,开发区38所小学如期开启“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975门。
庐剧、绘画、注意力训练……在绿叶小学,近20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三点半”课后服务,其中,报名“普惠托管”学生比例超过90%。科教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调配区域内60多位艺
术、体育、科技类骨干教师,深入30多所学校,为各校补充优质师资。同时,以科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地,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三点半”课后服务中心。
16、认真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课后三点半”服务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材料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后托管服务的时间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开始,结束时间不限制。(      )
(2)“普惠托管”与“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
(3)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可以根据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等集体补课等活动。(      )
(4)课程产生的费用由家长自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
18、下面说法与材料三的内容不符合的是(       )(填序号)
A.艳阳学校当日的“个性化课程”有名著导读、趣味编程、航模+无人机、篮球,乐高机器人、武术等。b总001
B.绿叶小学超过18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普惠托管”的课后服务。
C.开发区开启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1733门。
D.科教区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三点半”课后服务中心。
19、结合自身谈谈,“课后三点半”服务为你提供了哪些帮助?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把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骑马的人。待最后一位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塑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骑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