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辩总结陈词
主席好!评委老师好!对方辩友好!
今天的辩题,我方认为对方辩友最大的误区就是把社会期待看成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当作年轻人的成长指南。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我们今天的辩题应该是“年轻人是否应该按照核心价值观去活”,而不是“年轻人是否应该按照社会期待去活”。所以,我方认为,对方辩友偷换了概念,把社会期待冠以道德的高帽,对年轻人进行道德,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思想倾向,它会抹杀青年人的创造力,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
我方并不否认社会期待具有美好的一面,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期待的时限性、易变性、误导性。如果年轻人把不完美的东西当成人生指南,只能成就平庸而世俗的一生。社会期待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他把我们一个一个逼到那个最绝望的赛道上去,当你想要做自己的时候,他给你设立的门槛叫做利益的割舍,他给你施加的障碍是对世俗的背叛。他让我们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社会期待的傀儡,我们越成长越发现,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我们越成长越不愿意承认,那个梦想,那个越来越远的梦想,才是我自己啊。如果我们按照社会期待去活,世界上可能就少了比尔.盖茨,俞敏洪、马云,甚至所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今天就可能是骑着毛驴来到这里,我们在点着蜡烛辩论,打着算盘计分。
按照社会期待而活,你理解不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好好的皇帝,为什么不理政务,要把心思花在写词上呢?你不理解马丁路德
金的梦想,好好的奴隶,又不是不给你吃不给你喝,为什么要革命呢?你不理解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大会上所说的He for She,不是给你们同工同酬了吗?你为什么还要更多呢?
那是因为我们明白: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我方为什么提倡“年轻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内心去活”?因为我方要郑重声明一点:自由比利益价值更高。对方辩友反复提到按照社会期待生活,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是获取名利的捷径。但这脱离了做人的本质。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自由英勇献身。为什么自由成为人类前赴后继的追求?大家有没有觉得,社会期待,往往是对自由最冠冕堂皇的限制?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人身自由的价值,没有认识到社会期待对人类不懈追求的共同价值的无形束缚,那么我坦言,我们谁也不配赢得这场比赛。
同时,我方有必要再次声明:我方反对的不是社会期待,而是要求年轻人完全按照社会期待去活。按照社会期待去活,是对年轻人本性的抹杀,是对年轻人创造力、能动性的否定,这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要保持整个社会的活力、创新发展的动力,就要激发年轻人的主观能动性,赋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是把他们禁锢在社会期待的樊笼里。
艾玛沃特森
今天我们鼓励年轻人不按照社会的期待去生活是为了社会更长远的发展,无论是哪个时代,都需要年轻人作为社会的开拓者,寻更适合社会与年轻人发展的道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