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翻译16篇(一)
初中文言文
1、论语十则
①子(先生)曰:“学而时习(时常地复习)之,不亦说(“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有害)。”(《为政》)
④曾子曰:“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
⑤子曰:“由(仲由,字子路),诲女(“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 (《为政》)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⑧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谢)也。”(《子罕》)
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曹刿论战《左传》
论语十则的翻译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刿曰:“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公曰:“衣食所安(养),弗(不)敢专(个人专有)也,必以分人。”对(回答)曰:“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弗敢加(虚报)也,必以信(实情)。”对曰:“小信(信用)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公曰:“小大之狱(案件),虽(即使)不能察(明察),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对曰:“忠之属(这是尽了职份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也。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战则请从(跟随)。”
公与之乘(共坐一辆战车),战于长勺。公将鼓(击鼓进军)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大败)。公将驰
(驱车追赶)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车轮压出的痕迹),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而望之,曰:“可矣。”遂逐(追赶,追击)齐师。
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缘故)。对曰:“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战,勇气也。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作,振作),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夫大国,难测(推测,估计)也,惧有伏(埋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起,被任用)于畎亩(田间、天地)之中,傅说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于版筑(杵)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故天将降大任(责任,使命)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其身,行拂(违背)乱(扰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所以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曾(通“增”)益(增加)其所不能。
人恒过(常常犯错误),然后能改,困于心,衡(通“横”,梗塞,不顺)于虑(思虑堵塞),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表现)于
(脸),发于声,而后喻(了解)。入(国内)则无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通“弼”,辅佐)士(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因忧患而得以生存)而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也。
4、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通“避”,躲避)也。如使(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什么手段)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不丢掉)耳。
一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食,一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助词)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指“不食嗟来之食”之黔敖);蹴(用脚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因
轻视而不肯接受)也。万钟(古代一种量器。万钟,指高位厚禄)则不辩(通“辨”,辨别)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有什么益处)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识(认识)穷乏者(贫穷的人)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我与(通“欤”)?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停止,放弃)乎?此之(助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参考译文
1(译文)孔子说:
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曾参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