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古代女性头上的至尊至美
在中国古代诸多冠饰中,凤冠应该说是广为人知也最为女性所向往、倾慕的一款。它是古代皇帝后妃专有的冠饰,其上饰有凤鸟样珠宝,尽显雍容华贵之美。古代女性所用首服,以凤冠为贵。“着霞帔,戴凤冠”是古代女性最大的荣耀。
一般来说,凤冠是中国传统的高级礼服的一部分,但这个传统在各个时代是不同的。不管怎样,凤冠都属于“最尊贵的女人”,只是扮相各有千秋。
凤冠何时有
所谓凤冠,正确说,其实应该叫凤形冠饰。如今,人们习惯把“凤”与“龙”配成一对,这是上古崇龙部落和崇凤部族长期斗争,最后融合为统一的华夏族的结果。凤的地位次于龙,是因为崇龙的周族战胜崇凤的商族以后,君临中原长达800年。而崇凤的嬴秦,二世而亡,寿命过于短促。接着统一中国的,是以复活龙图腾起家的刘邦,他编造了自己是赤龙之子的神话,开创了皇帝是“真龙天子”的。汉朝的强大和长期统治,最终奠定了龙凤的主次格局。
嬴秦先祖崇拜鸟图腾,这一点在《史记》中即有记载,所以秦始皇进军六国,不建龙旗,而是“建翠凤之旗”。据说,宫中嫔妃插凤钗,也始自秦始皇。
不过,古代服饰中凤的形象并不专用于女性,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雄曰凤,雌曰凰”。凤凰是自有雌雄的,龙也自有雌雄。龙凤分别象征男女两性,是唐代以后逐步形成的观念。
唐朝时,不仅宰相的朝服“饰以凤池”,就连平民之妻也喜欢给外出的丈夫做一件双凤衣——“凤”与“逢”谐音,借此取吉祥之意。“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秋衣长》一诗中描写一位思妇“为君秋夜捣衣裳”。这位“君”的衣裳是“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中唐时期重要诗人鲍溶在《织妇词》中写道:“百日织彩丝,一朝停机杼。机中有双凤,化作天边衣。”可以说,从初唐到中晚唐,妻子给丈夫做双凤衣的习俗没有改变过。
不过,作为头饰,凤却是为女性所独有的。
隋炀帝皇后萧氏的礼服冠(复原)
秦代的凤钗,到汉代发展成为以凤凰形象为主的冠饰,为太皇太后、皇太后祭祀时所戴。《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在汉代,只有最尊贵的女性——太皇太后、皇太后,才有资格插戴凤凰图形的首饰。这可称得上凤冠的滥觞。
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中并未提及贵族女性在正式场合必须戴冠。事实上,在宋代以前,并未严格规定贵族女性戴冠。迄至“两宋”,凤冠才被正式纳入贵族女性的服饰体系中。《宋史·舆服志》中有明确记载:“皇后饰花一十二株,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冠饰以九龙四凤……”宋李廌在《师友谈记》中也曾提到当时宫中御宴的情况:“皇后、皇太后皆白角团冠,前后惟白玉龙簪而已。衣黄背子衣,无华彩。太妃及中宫皆镂金云月冠,前后亦白玉龙簪,而饰以北珠,衣红背子,皆以珠为饰。”清朝的历代帝王
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冠的残件,由金银、宝石和珍珠所构成的花饰
金是与宋同时并存、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一个北方政权。金代冠服基本上保留了女真族的形制;但其法定的服饰最初承袭辽代旧制,后来受汉族习俗影响,又参照宋朝服制。女真族妇女多辫发盘髻。一般妇女头上的装饰比较简朴。法令规定,不许用珠翠钿子作为装饰品,翠毛只许装饰花冠子,其余一律禁止。自灭辽入宋以后,有裹逍遥巾或头巾的。金代后妃命妇的服饰则大抵与宋朝冠服相似,也有九龙四凤冠。
明太祖朱元璋夺取政权后,废除了元代服制,并根据汉族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将服饰制度重新做出规定。这套制度的完成,先后花了大约30年时间。该制度规定,后妃命妇在参加大典礼时必须佩戴凤冠。
清乃金之后裔,同属女真族,其冠服制度早在入关前就有所规定。从中国历代服饰沿革来看,清代服饰形制庞杂繁缛,其条文规章颇多。总的来看,清朝所制定的服制既保留了汉族服制的一些特点,又不失其本民族的习俗礼仪。清代后妃的衣冠形制也不例外。在参加庆典时,她们都必须戴着凤冠出席。
凤冠什么样
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唐五代和宋初的供养人有不少就戴着凤冠,多是一只展翅卷尾的凤凰。
宋代的凤冠以银为质,外饰龙凤珠花,并镶嵌各种宝石。据《宋史·舆服志》载,皇后戴特大的龙凤花钗冠,上面缀满珠宝,并用金银丝盘成龙凤及大小花二十四株;皇太子妃戴花
钗冠,有大小花十八株,无龙凤。有的后妃的凤冠,用金银丝盘成整出王母献寿故事,等于把一台戏搬到了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