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圣君康熙大帝
绪论
清圣主康熙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他是顺治帝第三子,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他的出身与众不同:他身上有满洲,蒙古和汉人的三种血缘。他8岁登基,在位61年,功劳极大。康熙通七国语言,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诗词歌赋不需多说,且其能算数学,又习武术,医学,工程技术,书法音律都有所研究,可谓神人!他智擒鳌拜,平定三藩,北灭葛尔丹,南收台湾岛,驱逐了沙皇势力,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名族国家的统一。在经济建设上,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积极治理国家,六下江南,体察民情,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风范。其功绩之伟大,足可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正可谓是!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创下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处于封建社会的没落时代,康熙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明君呢?从康熙身上我们又能发现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帝王呢?他究竟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世界人民都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的存在?
关键词:康熙 平三藩 收台湾 乱起萧墙
一、夺宫初政显神威
康熙的童年异常悲惨,即位是因为皇父仙逝(实是出家为僧),在其十岁时,生母也病故了,小玄烨昼夜守灵,擗踊哀号,水浆不御,哭无停声,宫廷近侍,皇室近亲,耳闻目睹,无不感动,可见其何等种孝!然而,在不幸面前,玄烨没有怯馁、退缩、消沉、颓废;而是变不幸为有幸,勤奋学习,磨练意志,培养了自信、自立、自强、自励的精神,成为康熙帝成长中的宝贵动力。
后来机缘巧合,拜师于伍次友,论做文章诗词,畅谈国家大事。康熙在他那学得很多东西,伍次友先生也可谓是康熙的忘年交,深得康熙信赖和喜欢。伍先生曾为康熙订过这样的治国方针:先除鳌拜,再平三藩,南收台湾,后定北疆!果然,这位年少的君主在其祖母的帮助与支持下很快就把日益跋扈的鳌拜扳倒了,康熙念其曾经劳苦功高,并未处以死刑,而是终身监禁,并且只惩治鳌拜死党,没有扩大化。小小年纪便能做出这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知识凭着自己的智慧,让这无数英雄竞折腰。在除鳌拜的过程中,体现了这位少年君王的勇敢,果断,沉着机智,对整件事情出其不意,先发制人,事出迅速,干净利落,
部署周密,使其毫无防备,一举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康熙帝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表现出了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以为满腹经纶的谋略家;一位博大胸怀,具有高明手腕,仁爱态度的明君。逐渐体现出其政治家的风范。
康熙减除鳌拜后,废除了辅政体制,收回了朱批大权。自此才真正的开始了亲政。接着,康熙便开始加强皇权,完善制度。清承明制,仍不设宰相,康熙帝勤于政务,每天举行“御门听政”,内阁权利受到限制,康熙又设南书房取代原来的一整王回忆,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他表示“天下大权当归统一”,“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为此,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制满洲贵族权利,破除“军功勋旧诸王”统兵征伐的传统,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政治影响等。另一些方面,康熙将用人之权、奖罚之权亲自控制,不许大臣干预;并设立迷走制度,以广泛体察下情。
康熙帝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也着手完善满清官僚政治制度。有两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康熙九年八月将内三院改为内阁,从此内阁作为满清法定中央政府、作为官僚政治的重要性质,其地位稳定下来并一直存在到清末;二是康熙二十三年开始纂修《大清会典》。
这是清代第一部重要的政典。《大清会典》于康熙二十九年完成,共162卷。从此,清朝官僚政治的运行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初步实现了政治运作的规范化。
二、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智擒鳌拜后,康熙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削平三藩”。当时,藩王势力很大,割据一方,不受朝廷管制,挥霍无度。面对变局,表现出鉴定的决心,必须解决这割据一方的政权,此时的玄烨年方20,他力排众议,决定撤藩,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当削藩令一下达时,三藩之一吴三桂马上起兵造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很快便占领了几个省。要知道,吴三桂那时已经60多岁,他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四代君王,可谓身经百战。而康熙却从未经历过一场战争,当时形势,十分险恶。身处这种危局的情况下,康熙便显得异常镇静,但就这样接近两个国家的大战,最后被清军平定了,从此维护了皇权。
在三藩刚刚平定不久,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发生内乱。康熙在这种情况下,决心为了国家统一收复台湾。1681年七月,康熙下诏“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舟师进取澎湖、台湾”。施琅本为降将,而康熙正可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侧面也表现出了一代君王为人之大度。康熙帝统一台湾后,没有像汉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战突厥那样,战胜即走,
得而复失。而是对郑克爽等已往之罪,进行赦免,并从优叙录,加恩安插。他采取若干重大措施,特别是加以制度化。设府置县,驻扎军队,开放海禁和建设台湾。至此,在康熙统治的几十年里,台湾的经济、贸易、社会、文化、教育,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康熙帝统一台湾,步步为营,节节胜利,干的极其成功。
康熙二十九年五月葛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自科布多起兵,向内蒙古大举进攻,于六月直抵距京师350公里的乌兰不通。康熙帝了解葛尔丹无意和解,便决定亲征,虽然康熙因染病而回銮,但康熙帝之前部署严密,准备充分,清军战术得当,取得了乌兰不通之战的胜利,但福全误中敌记,坐失战机,没有达到全歼的目的。葛尔丹逃跑,康熙帝决定再次亲征。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再次率军亲征葛尔丹,在昭莫多将其击败,葛尔丹精锐丧失殆尽,成为大漠孤魂。但葛尔丹不甘心失败,继续制造麻烦,于是有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亲征至克鲁伦河北岸的托诺山。葛尔丹在众叛亲离下死于逃亡途中。康熙帝闻报葛尔丹兵败身死,即不战班师回京。
康熙在位期间,还曾进军西藏,抗击过沙俄的侵略。我们不得不感叹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一个真正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圣明君主。
三、黄河清玉宇见祥瑞
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再继续采取轻徭赋税,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其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满清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讲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其二,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是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其三,实行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术语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原种之人,灵气耕种”,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这些农民成为自耕农。这一政策将直隶、山东、山西、湖广、陕西、甘肃等地废藩田改为民地,自耕农大量出现。其四,改革赋役制度。1646年,清廷以明万历时旧籍为准,着手编纂《赋役全书》,到1657年完成。1685年至1687年,删除全书上的田赋尾数,重新编成《简明赋役全书》。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的私征烂派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在催征办法上也不断改变,如从发给花户“由单”到“串票”,再到“滚单”等。康熙对农业发展很重视,自己也曾在京城种下特种水稻,历时十几年才成功。他在位时,百姓富足,粮仓充盈,这为他在各种抗击外战时做足了准备!
清朝是少数民族之一的满足的贵族建立起来的。满足知识分子很少,统治者想要管理好泱泱大国,不依靠广大的汉人只是分子绝对不行。然而,清廷入关后,虽然随着其军事斗争的胜利,亢请斗争逐步被镇压下去,汉族知识分子纷纷想清朝靠拢,但仍有相当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对清朝持反抗或不合作态度。长此以往,清朝将很难长期保持其统治。顺治朝已经对汉人只是分子进行笼络,康熙帝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的手段主要是扎住汉人知识分子的心理,通过多种手法,冲淡汉人知识分子对清王朝的仇恨心理,使汉人只是分子增强对清朝的好感。具体来说有如下六个方面:1、祭祀历代帝王。2、康熙十六年至四十六年康熙六次南巡,此外,他还祭祀大禹陵、明孝陵,祭祀孔庙,唤起汉人知识分子对清朝的好感。清朝的历代帝王3、利用教育机构和科举对学生和举子灌输程朱理学,以理学控制汉人知识分子思想。4、以选官为诱饵,康熙十八年例外举行由外官推荐举子的博学鸿儒科考试。5、修《明史》,其目的是安慰明朝遗民。6、康熙五十二年于畅春园举行千叟宴,邀请年逾65岁的老人参加,不论满含,即兴赋诗,给人以满含融洽和乐的印象。
康熙在位期间还大修水利,他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国事,曾书而悬之宫柱上,以示他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他在有生之年六次南巡,主要是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工程,安抚民心,促进生产。而苏北地区,则是他巡视的必经之地,而对淮阴的黄、淮、运
交汇处及洪湖一代则作为重点考察地区。他每到一处,不畏劳苦,亲临现场,商讨之水方案,使苏北水利事业出现逐年好转的局面,实为我国历史上重视水里帝王中的一位杰出代表。河道总督靳辅和陈潢等人也是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整日忙于治理河务上,终于,在康熙帝平定葛尔丹后,黄河水清了,正可谓:黄河清玉宇呈祥瑞,康熙帝一统万年清!
四、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怎么说呢,自古以来,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瑕,毫无缺憾,纵使帝王也是如此。康熙帝既有功绩,也有缺憾。以下我列出有六大点:(一)八旗制度没有池底改革
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时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治天下呢?这就表现出清朝"二祖一宗"(还有多尔衮)在八旗制度的设计上有严重的缺失。当时只考虑到旗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而埋下隐患。
(二)吸纳西学没有进行推广
康熙帝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不是东西问题,而是满汉问题。他是中国历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学文化,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的封建君主。他学习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
、化学、地理学、生物学、音律学、医药学、解剖学、测绘学等。还建立蒙养斋,被西方称为 "皇家科学院"。但康熙帝仅仅局限在个人兴趣、个别皇子、个别官员的研修,没有成为政府行为,也没有形成国策。
(三)人口发展没有长远之见
清承明制,丁纳银,地交赋,丁银与地赋分征。康熙朝的人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较快地增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这个规定的积极意义是,减免新生人丁的"人头税"。他的儿子雍正帝又规定"摊丁入地",从此免除了"人头税"。这项政策的正面影响是,免除丁银,减轻人身依附,促进人员流动;负面影响是,刺激人口,过快增长,乾隆时达到三亿,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全国人口达到405 923 174人。人口猛增,解决的一个方法是奖励垦荒,而大量垦荒又破坏生态平衡。一项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虑长远的后果。这点康熙帝当时是不能认识到的,只是后人回顾历史,从中取得一点教训。
(四)文化差异没有根本弥合
康熙帝为了解决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采取许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就是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的一个措施。康熙朝有过两起,皆因民族问题而起。清朝最后还是于民族问题、特别是八旗体特殊化、尤其是八旗贵族掌控朝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孙中山"驱除鞑虏"的纲领,虽然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彩,却反映了埋在汉人心中的积怨。清朝最后还是在"文化"问题上翻了船。
(五)东北开发及驻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