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放送古代⽂化常识积累
古代⽂化常识积累(⼀)
1.与进⼠、科举、选拔⼈才相关
①进⼠,元明清时,通过会试的贡⼠,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称进⼠。
②三甲,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甲三名赐进⼠及第:状元、榜眼、探花;⼆甲赐进⼠出⾝,第⼀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出⾝。
③连中三元,主要意思是⼀个⼈⾝兼解元、会元、状元。具体是乡试第⼀,会试第⼀,殿试第⼀。
④古代的各级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普通读书⼈通过县试成为童⽣。童⽣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第⼀名叫:案⾸。秀才通过乡试,成为举⼈,第⼀名叫:解元。举⼈通过会试,成为贡⼠,第⼀名叫:会元。贡⼠通过殿试,成为进⼠第⼀名叫状元,第⼆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⑤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是举⼈,在乡试后第⼆年的春天(三⽉),所以⼜叫“春闱”或“礼闱”。
⑥殿试,为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称“御试”、廷试”、“廷对”,是科举制最⾼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亲⾃策问,以定甲第。由唐⾼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
⑦童⼦科,中国古代主要通过童⼦科来选拔神童,童⼦科萌芽于汉代,但尚未形成正式的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式以荐举为主。
⑧童⽣,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不管年龄⼤⼩,未考取⽣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或儒童。
⑨贡、举,“贡”,指贡⼠;“举”指乡举⾥选。古时地⽅官府向帝王荐举⼈才,有乡⾥选举诸侯贡⼠之制,⾄汉始合贡、举为⼀,⽽浑称“贡举”。
⑩孝廉,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之⼀。孝廉是孝顺⽗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别居。”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的雅称。举孝廉,是⼀种⾄下⽽上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能之秀异者,是⼀种泛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秀才”是荐举⼈才的科⽬之⼀,与科举制中的“秀才”不是⼀个概念。
2.六部职能
①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②吏部,掌管⽂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
③户部,掌管⼟地、户籍、赋税、财政收⽀。
④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典礼、学校、科举、宴飨等事宜。
⑤吏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宜。
⑥⼯部,主管各项⼯程、⼯匠、屯⽥、⽔利、交通。
⑦六部长官,六部最⾼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或称右侍郎。
⑦六部长官,六部最⾼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或称右侍郎。
3.⼏个常见的中央官职名称
①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级官职,它的设⽴始于秦朝。因这是中央最⾼官职,权⼒
很⼤,所以在东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限制三公的权⼒,⼤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建⽴,三公和九卿的权⼒逐渐被替代和分割。到了隋统⼀后,三公九卿制让位于三省六部制。
②三公,两汉尤其是西汉的官制延续了秦朝官职,也就是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尤为突出,是国君⼿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长官,也称“三司”。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东汉⾄魏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清朝的历代帝王
③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先秦时期,御史是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从秦朝开始监察官员,并且御史台的长官应为御史⼤夫。
④宰相,是中国古代最⾼⾏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字义有辅佐之意。中国的宰相在历代王朝有不同的称谓。
⑤⾸相,指宰相中居于⾸位的⼈,⾸相的意思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脑的含义是⼤致相同的。如:王安⽯是北宋神宗时的⾸相。
⑥鸿胪寺,官署名。鸿胪,本为⼤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鸿胪寺的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仪礼等事。
⑦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的“中官”指宦官,⼜称阉⼈、内官、内⾂等。
4.与古代皇位继承相关
①太⼦,指封建时代君主⼉⼦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太⼦⼜称皇储、储君或皇太⼦,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不能指其他⼉⼦。
②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嫡长⼦继承制,君位并不是简单地由最年长的⼉⼦继承。
③建储,意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我国古代通常采⽤嫡长⼦继承制。
④嫡长⼦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由嫡长⼦继承,嫡长⼦是嫡妻(正妻)所⽣的长⼦。
⑤太⼦的别称,皇嗣、皇储、帝储、储皇、储胤、储君、储嫡、储嗣、储贰、储副、储两、元储、储元、东储、储闱、储宫、副主、副君东宫、青宫(注:太⼦所居的宫殿在东⾯,故称东宫,东⾯对应的颜⾊是青⾊,故称青宫)。(补: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可以借指皇后。)
5.对百姓的称呼
①布⾐,是指平民,⾮读书之⼈,且平民穿⿇、葛织物。“⾂本布⾐,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黎民,即众民之意,即是平民。还有⼀种说法即是:“黎,⿊也,民⾸皆⿊,故⽈黎民。”
③黔⾸,是战国时的秦国以及后来统⼀六国的秦朝对治下平民的称呼。黔本指⿊⾊的意思,黔⾸即是⿊头。秦朝⾐服旄旌节旗皆尚⿊,且平民也以⿊⼱裹头,故⽽称其为黔⾸。相类似的有:黎⾸、黔⾸、黎民。
④庶⼈,⼜称为庶民。西周以后多将此词⽤于从事农业⽣产者。当时的庶⼈地位⽐奴⾪⾼,可以接受周天⼦的赏赐。到了春秋时代,庶⼈的地位⼤约在⼠以下,⼯商奴⾪之上。秦汉以后,即是泛指为做官的平头百姓。
⑤流民,指因⾃然灾害或战乱⽽流亡在外,⽣活没有着落的⼈。
6.与⾂⼦进⾔、进谏相关
6.与⾂⼦进⾔、进谏相关
①诣阙、赴阙,既可指到朝廷也可指到京都。
②伏阙,古代⼀种礼仪,本指官员拜伏在宫阙之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③伏閤gé,唐朝⼤明宫中的紫宸殿称閤,是天⼦朔望⽇接见⾂的便殿,后因以“伏閤”指朝⾂俯伏閤下向天⼦奏事。
④疏,⽂中指古代的⼀类⽂书是封建社会⼤⾂向帝王进⾔使⽤⽂书的统称,属于上⾏公⽂
⑤表,是古代⾂下给帝王的⼀种⽂书,如晋武帝时,李密给皇帝上了《陈情表》。
古代⽂化常识积累(⼆)
1.与古代统治者、皇帝相关
①寡⼈,即为寡德之⼈,意为“在道德⽅⾯做得不⾜的⼈”。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的谦称。
②陛下,指宫殿中⽴有护卫的台阶下,因⾂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为对帝王的尊称。
③先帝,⼀般先帝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前皇帝,如康熙驾崩前为皇帝,驾崩后成为先帝;或者指远古帝王,如《礼记·⽉令》:“(季春之⽉)天⼦乃荐鞠⾐于先帝。”郑⽞注:“先帝,⼤皥之属。”
④崩,本义是⼭的倒塌,古代把天⼦的死看得很重,常⽤⼭塌下来⽐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对帝王的死
称“崩”。
⑤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书,秦以后指皇帝的诏书。
⑥受禅,指接受禅让。禅让是指古代帝王把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的⼈让更贤能的⼈统治。有主动禅让与被动禅让之别。
⑦跸bì,泛指帝王出⾏的车驾;移跸,指帝王出⾏。有时“移跸”指迁都。
⑧禁军,是封建时代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御林军、⽻林军等。
⑨北狩,有三个意思:⼀是到北⽅狩猎。⼆是借指向北进军。三是皇帝被掳到北⽅去的婉词。如:宋徽宗、宋钦宗都被掳到北⽅去,成为阶下囚,南宋称之为“⼆帝北狩”,所谓北狩只不过是为了顾及皇家体⾯的婉约说法,徽钦⼆宗由此开始了阶下囚⽣涯,终⽣未回宋朝。
⑩朕,⼈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秦始皇起专⽤作皇帝的⾃称。
阙,外⼤门的⼀种形式,种类按其所在位置有宫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等等,⼜借指宫廷。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古⼈认为⼭中泰⼭最⾼,为“天下第⼀⼭”,因此⼈间的帝王应到最⾼的泰⼭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幸汴州”中的“幸”即前⼀个意思。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下⽽⾔。
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等等。(注:结构相似,但⽆“登临皇位”的意思的词有:“践政、践莅、践袭、践事”。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之意。)
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
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法亲⾃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诏,是天⼦下达⾂属的⽂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诏、⼝诏等,属于命令⽂体。
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书的⽂种名称之⼀。⽤于任官封爵和告诫⾂僚。
诏狱,指九卿、郡守⼀级⾼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在,也称⾏在所。第⼀释义指天⼦所在的地⽅。第⼆释义专指天⼦巡⾏所到之地。
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虽然级别不算很⾼,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担任。
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因宫中禁卫森严,⾂下不得任意出⼊,故称宫禁。
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称王,其他是公侯伯⼦男等诸侯。
改元,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年称改元。
宫车晏驾,“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隐讳说法。
2.古⼈的名、字、号
①名与字,古代男⼦有名有字,名是出⽣后不久⽗亲起的,字是20岁举⾏冠礼后才起的。古⼈⼀出⽣就会取名,成年后(⾏冠礼后)则会有字。如,岳飞,名飞,字鹏举。
②号,除了名、字,有些古⼈还有号。“号”是⼀种固定的别名,⼜称别号。类似今天的笔名、艺名。
古代⽂⼈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的青莲居⼠、杜甫的少陵野⽼、宋代苏轼的东坡居⼠、明代唐寅的六如居⼠、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率甚⾄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
③以字⾏,是“以字⾏于世”的简称。即仅称呼此⼈的“字”,代替其名。例:“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译:谢弘微本名叫谢密,因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以字⾏世。)“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更字知道,温州⼈。”(译:叶味道,最初名叫贺孙,以字⾏世,⼜改字为知道,是温州⼈。)
④表字,字,⼜称作“表字”。古时孩⼦成年时取字。孔丘字仲尼,秋瑾字卿。
3.古⼈的名、字、号不可乱称谓
①⽗母起的“名”⼀般⽤以⾃称或是署名,如果是其他⼈直接喊出你的“名”来称呼你,在封建时代可以算作“犯讳”。
②“字”则是显⽰尊敬的⼀种称呼⽅法,如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当时的⼈在称呼王国维时,需以“静安”来代替,直呼全名便是失礼的⾏为。
③号⼀般是⾃⼰起的,相当于是笔名或艺名,其他⼈⼀般不会直接喊别⼈号。
④皇上称呼⾂⼦,⽗亲称呼⼉⼦、上级称呼下级时,都可以存在直呼其名的情况。⽆话不说的亲密好友,有时也会“直呼其名”。但在绝⼤多数的时间段⾥,长辈在称呼⼩辈时,还是会客⽓地以“字”来称呼,表⽰对晚辈的尊敬。如苏轼,字⼦瞻,号东坡先⽣。他⽼弟苏辙,字⼦由。苏轼《⽔调歌头·丙⾠中秋》中“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苏辙的字“⼦由”来称呼⽼弟,以⽰尊敬。
4.庙号、谥号、年号
①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祖、太宗、钦宗。
②谥号,皇帝的是古代帝王死后,据其⽣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谥号,是⼈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例:汉⾼祖是刘邦的庙号,谥号为⾼皇帝,按照唐朝以前的习惯⽤谥号称呼皇帝,应该称汉⾼帝,汉⾼祖是司马迁有《史记》中的提法。
③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来纪年的⼀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年份)。⼀般由皇帝发起。先秦⾄汉初⽆年号,汉武帝即位后⾸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
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个皇帝所⽤年号少则⼀个,多则⼗⼏个。如
唐⾼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多⼀⼈⼀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④皇帝的庙号与谥号,庙号常⽤“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般被称为“太祖”或“⾼祖”,如汉⾼祖、唐⾼祖、宋太祖;后⾯的皇帝⼀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国,其帝王庙号⼏乎⽆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烨,庙号:清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成仁皇帝。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庙号是清⽂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庙号是清⾼宗,谥号:法天隆运⾄诚先觉体元⽴极敷⽂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古代⽂化常识积累(三)
1.与死亡相关
①殁,古⼈⽤沉没⽐喻死亡,“没”是死的委婉说法,如:曹操《加枣祗⼦处中封爵并祀祗令》:“不幸早没。”后来易⽔旁为⽍旁,亦作“殁”,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其⾝未殁,诸侯倍叛。”
②崩,本义是⼭的倒塌,古代把天⼦的死看得很重,常⽤⼭塌下来⽐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对帝王的死称“崩”。
③薨(hōng),指成的昆⾍⼀起飞的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官死去,也可以⽤于皇帝的⾼等级妃嫔和所⽣育的皇⼦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④卒,古代指⼤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⑤东园秘器,古代的⾼级葬具,起初仅指皇帝的棺⽊,后也可作为⼀种荣耀赐予⼤⾂和外戚。
⑥⼭陵,指⼭岳,旧指皇帝或皇后的陵墓。⼭陵崩是帝王或皇后死亡的委婉语。
⑦⼀些称呼,称死去的⽗亲为“先考”、“先⽗”;称死去的母亲为“先妣”“先母”;称死去的有才德的⼈为“先贤”。
⑧弑,封建时代称⼦杀⽗、⾂杀君为“弑”。
2.与守丧相关
①丁忧,当儒家思想主导意识形态后,“以孝治天下”就成了中国历代正统王朝的基本国策。孝道最重丧礼,⽗母任何⼀⽅去世,⼉⼦需要守孝三年,这叫“丁忧”,也叫“丁艰”。⽗亲去世,叫“丁⽗忧”,母亲去世,叫“丁母忧”、“丁内忧”。
②服阕,“阕”的意思是“终了”,“服阕”即“穿丧服的时间终了,守丧期满”,(服除)守丧期满除服。旧制,⽗母死后,⼦⼥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亦称为“终制”“终丧”。
③居丧,⼜称守丧或丁忧。在居丧期间,死者的亲属或其他有关⼈员⼀般要遵守某些特定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