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端午节七彩绳的寓意有什么含义
  端午节七彩绳的寓意有什么含义
  系彩线避毒虫。手腕、脖项及腿上拴五彩线,这种红、黄、绿、黑、白五彩线,一直要戴到六月初六才能剪掉。其用意是:夏季虫多,娃们常在草丛中玩耍,系上这显眼的花线,就可惊避毒虫叮咬,平安过夏。
  俗语还有避邪、保佑人的意思,作以祝福平安之意。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妈妈就会出各的彩线,给我们搓一条彩绳系在手腕上,脚腕上,更小的孩子还有在脖子上系一条的。那时候,并没有太多的装饰品,所以也很盼着端午节的到来,系上这小小的彩线,好像戴上了漂亮的手镯。上学的时候,也会跟同学们比比看,看谁的颜更多,谁的更漂亮,小小的虚荣心也能得到满足。 这样的彩线,并不是一直戴在手上的,当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下过,就要把线剪下来,让它们随水流走,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总之,很不希望下雨,很想把这美丽留得更久一些。
  关于端午节五彩绳的寓意
  五线是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的丝线搓(编)在一起的细索。过端午节这天,大人们便在儿童的手腕、服腕和脖子上系上五线。人们认为系上五线,可以驱恶免疾,长命百岁。因此,五线又叫“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绘”、“朱索”,民间还有称作“花花绳”的。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这五种颜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五行的最初含义是表示五方龙,构成完整统一的世界,即:木代表东方,为青龙,火代表南方,为赤龙,金代表西方,为白龙,水代表北方,为黑龙,土代表中央,为黄龙。黄龙最大,其他四龙全归其统领,五龙便形成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五行说产生于我们祖先对龙的图腾祟拜时代,五线用青、赤(红)、白、黑、黄五线编成,正是符合五行的学说。产生图腾祟拜稍后的时代,用五线象征五条龙,便可以证明祖先的创造。系五线于身上源于“断发纹身”,是用五线来象征自己已为“龙子”。
端午节佩戴五彩绳有什么意义
  为此,人们认为五线戴在脖颈或手足腕上(或吊在纹帐及摇篮上的五线),不论哪一方来的鬼怪都可以被五龙镇压住,起到“辟鬼及兵,令人不生病瘟”的作用。
  五线可以祛邪辟瘫,佩戴的人们可以系住性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因而把五线叫“长命缕”,专给儿童系戴。有人因此以为用五线可以锁住小孩的性命,于是就在五线下缀一个契刻“长命富贵”或“长命百岁”字样的银制的锁,认为这样可以把小孩锁住,邪鬼恶神不会上身,永远健康。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身体。为了寄托哀思,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吃粽子有什么寓意呢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糵”,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端午食粽的寓意
  驱赶蛟龙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丝线捆好”
  “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
  且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功名得中
  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光宗耀祖
  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其实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
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