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小故事
【篇一:景泰蓝小故事】
景泰蓝是一种富有民族特的北京工艺品。这种工艺品为什么叫景泰
蓝?在民间有这样一段传说。
说不准是那一个朝代啦,只知道当时北京城里已经建了皇宫。
一天夜里,皇宫里起了一场大火,把摆满奇珍异宝的金銮殿烧成了一片
灰烬。皇上大怒,就拿宫女、太监们撒气儿,有的挨棍棒,有的进牢门,有
的被砍头。皇上撒够了气儿,就吆喝来一帮人,给他从灰烬中过筛过箩地清
点宝贝。他站在旁边亲自监督。
忽然,有个太监捧来了一只瓶子,接着又一个太监捧来一个小罐儿。皇
上一见,紧锁的双眉一下子舒展开了。咦!这是什么宝贝?怎么从来没有见
过呀!他询问左右近身侍臣,也都连连摇头。只见这瓶子和小罐儿,彩斑
斓,品莹闪耀。皇上爱不释手,当即传下一道圣旨,调集京城能工巧匠,限
期三月仿造成,如若不然,决不轻饶。
皇上的圣旨一下,这下子可忙坏京城里九九八十一家手工艺作坊的工匠
们了。
大伙儿围着两件奇宝翻来转去看了半天,
只见这瓶罐上是用金银作胎,
的呀!大伙儿揣摸来揣摸去,怎么也揣摸不出个所以然来。工匠们可真犯难
了,只好各自盘算各自的主意,有的用铜或铁揻成圆圈,抠胎型;有的在胎
型上一圈又一圈地绕金银丝;可是甭管怎么鼓捣,那胎型和金银丝就是不能于朦胧八卦
粘连在一起。至于那绚丽的彩釉是怎么烧结的,更是摸不出个门道。日子一
天天过去了,急得大伙浑身出汗,眼冒金星,心里憋闷透了。
一天,正当有位老工匠双眉紧锁,对着瓶罐冥思苦想,两眼紧盯着瓶罐
琢磨时,看着看着,忽然,那瓶罐放射出五彩的光环,旋转起来,越旋转越
快。猛然间,光环中现出一个头戴珠翠、身披彩衫、脚踏祥云的美丽仙女。
她抑扬顿挫地说道:
“宝瓶如花放光采,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急花不开,
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老工匠听了那仙女的话,一时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想问问,却张不开
口,说不出声来。眼看着那仙女一闪身就溶进光环中不见了。他心急如焚,
迈腿就追,只听见“哗啦”一声,把身边的瓶罐撞倒,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睁开朦胧的双眼,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
这梦做得可真蹊跷,他赶忙把身边的几个工匠喊来,把梦中遇到的事讲
给大伙听。大伙儿听了都觉得挺奇怪,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这个说:“那头两句说的,是夸这瓶罐好呗!可后几句是什么意思呀?”
一个机灵的小伙子抢着说:“仙女说的‘不得白急花不开’,这话很明
显,是让咱们得有‘白急’,这‘白急’是什么呀!”
一听这话,老工匠恍然大悟:“噢,是不是指中草药‘白芨’呀!”
“对,准是。您想,白芨用水一泡,跟粘胶似的,过去,我们就用它来
粘东西。咱们干嘛不用它来粘接胎上的金丝?不妨试试看。”
另一老工匠说:“还有‘不经八卦蝶难来’,这又是怎么个意思呢?”
“这句的意思是不是说,那宝瓶上的五颜六釉彩,如彩蝶纷飞,”一
个中年工匠若有所思地说,“莫不是象李老君用八卦炉炼仙丹的办法炼出彩
釉,再烧结到金丝上的呀!”
“唉呀!那梦中仙女,别不是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显灵指点咱们,叫
咱们搭起八卦炉熔炼石头。”又是那个机灵的青年工匠抢着说。
“嗯、嗯,是有点儿意思。”老工匠手捋着胡须,连连点头,“你们想
啊,皇宫那把大火,不就是把金銮宝殿里收藏的各种宝石金银都烧熔在一起
的吗?这珍奇的宝贝瓶罐兴许就是这么烧出来的呢!”
“还有,那水浸石磨,不用说就是嘱咐咱们烧结之后,还得象琢玉一样,
把那瓶罐经过磨砺才会大放光彩呀!”
就这样,工匠们紧张地搭起了八卦炉,捡来石头和金银铜铁锡的粉末放
进去。经过七七四十九个时辰的冶炼,果真熔炼出来了晶莹的七彩釉。那
白芨把丝和胎牢牢地粘接在一起。宝瓶终于制作出来了!
从这以后,凭着工匠们的灵心巧手,北京开始有了前所未见的彩釉金银
丝瓶。但是,在那时候,不管制作多少,全归皇宫所有,所以人们就管它叫
“宫庭艺术”。因为这种珍品是皇宫里一场大火烧出来的,有些人就管它叫
做“奇宝烧”。到了明朝代宗朱祁钰时候,他特别喜欢这种工艺品,因此传
旨大量制作,工艺水平提高很快。由于当时正是景泰间(公元
1450
—
1456
年),产品又大多以孔雀蓝为主,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工艺品叫作景泰蓝。
这个称呼后来就一直传下来了。
清朝末年,北京的景泰蓝在国际上逐渐闻名,
1904
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
的世界博览会上,荣获了一等奖。解放以后,景泰蓝在五洲四海名声大震,
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称赞。
()
【篇二:景泰蓝小故事】
从历史上看,我国对景泰蓝的称为颇多。最早关于铜胎珐琅器的记载时出现在宋代。而“景泰蓝”这一称为目前所见的最早记录则是清雍正六年(1728)。
但是,由于景泰蓝这一名称流传十分广泛。已然成为中国特种工艺美术重要门类——掐丝珐琅的代名词。
那么,景泰蓝与掐丝珐琅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
本土说
认为景泰蓝起源于中国这一观点,在景泰蓝艺人中较为普遍。他们是根据从师父那一带一带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早年间一天的夜里,皇宫失火,把藏有奇珍异宝的宫殿烧成了灰烬。后来人们在清理时,从灰烬中清点出一个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瓶子。皇帝爱不释手,当即传下圣旨限期三个月仿造出此物。
这瓶子是金银胎外包裹着亮釉,釉间还有金丝缠绕。工匠们苦思不得其法。就在限期将近前的一个晚上,一老工匠在梦中得到女娲娘娘的指点:此物金石为胎、松石玛瑙为釉,用八卦炼丹之法。终于制成了相同的瓶子。
人们认为是一场大火烧出了这奇异宝瓶,就管他叫“奇宝烧”。后来这种工艺逐渐发展改进,值名景泰年间制作出了最完美的作品,所以大家又管他叫景泰蓝,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景泰蓝,在艺人中还有种说法:“明朝有个叫王景泰的人。他酷爱金是瓷器。他想把瓷
器的釉子涂在金属上,经过用好多种金属实验,最后确定用铜,并且将瓷釉改用珐琅。
现在的景泰蓝,的确是用铜做坯子的。
外来说
而在学术界一些人认为,掐丝珐琅发明于3-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那么,他又是怎样传入我国的呐?
相传13世纪下半叶,元代蒙哥曾派遣忽必烈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当时军中有这么一条奇怪的法令:“唯匠可免”,在俘虏中凡是有专业技术的工匠均不杀。这些人被押运到后方作为工奴,给元代贵族制作共享受的专用品。
经过若干年后,我国工匠逐渐掌握了这种烧制珐琅器的工艺及原料,在生产出的制品也就具有了中国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情调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