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代美学是如何建⽴和发展的?
20世纪的中国美学,⼤体上分为两个⼤的阶段,即前后各50年,可以分别称之为现代美学与当代美学。还可以进⼀步细分为四个具体的阶段:
(⼀)世纪初到20年代末的美学启蒙与学科创建时期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创⽴与启蒙思想相伴随。⾯对落后挨打的衰弱国势,出于救亡图存的社会理想,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在强调向西⽅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对⼴⼤民众进⾏思想启蒙。在他们看来,美学承担着改造与拯救国⼈⿇⽊的精神状态和僵化的思维⽅式的使命。20 世纪初,王国维最先把美学理论从西⽅介绍到中国时,⾃觉地把中国传统哲学与西⽅美学思想加以融汇贯通,加以传播和发挥,实现了中国美学理论从⾃发到⾃觉状态的转型,中国⼈开始有意识地建设美学学科。这样,伴随着新⽂化运动,美学被纳⼊现代化的思想⽂化启蒙的轨道,尤其是蔡元培对于美学学科的研究与介绍,与当时救亡图存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此,美学承担起思想解放与⽂化启蒙的历史任务。
这⼀时期,由于美学家的启蒙、倡导和影响,以及他们对西⽅美学的引进、译介和传播,20 世纪20 年代,迎来了美学研究的⼀次热潮。美学学科知识从最初的翻译、介绍到专业教材的翻译与编写,美学课程从教育体系的设置到最终落实进课堂,美学学科从⾃发地引进到⾃觉地确⽴,美学和美育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具备⼀定的基础,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相继出版了⼀批有关的学术论著,构建起初具
规模的美学理论体系。
(⼆)20 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中国现代美学奠基期
20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末,对西⽅哲学与美学的⼤量翻译为中国美学体系的建构准备了理论资源。⽽具有民族特⾊的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体系的确⽴,以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为根基,融汇西⽅美学思想和⽅法,汲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内核。
这⼀阶段,在⼤量介绍西⽅美学思想的同时,中国美学家也开始着⼿寻求某种理论的新建构。⾸先,在美和美感研究⽅⾯,他们试图超越以往那种单纯的艺术思维⽅式,代之以典型的西⽅式的、富于哲学思辨的“纯美学”研究。对各种美学、艺术问题的理论探索,基本上都围绕着美、美感等诸多理论问题⽽展开,有着极为明显的哲学抽象性。舒新城、华林、范寿康、铁庐等⼈的许多⽂章,以及李安宅的《美学》、邓以蛰的《艺术家的难关》、陈望道的《美学概论》等著作,都着重从哲学分析、逻辑推演的⾓度,研究了美与美感问题,其中不乏精彩见解。其次,美学研究⾃觉地探⼊到艺术世界之中,使诸如艺术起源、艺术创造与欣赏、艺术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升到审美判断的⾼度,形成初步的⽂艺美学、艺术⼼理学理论构架。代表性的成果有唐隽《艺术独⽴论和艺术⼈⽣论底批判》、胡秋原《⽂艺起源论》、熊佛西《论悲剧》等⽂章,及洪毅然《艺术家修养论》、梁宗岱《诗与真》等著作。
这⼀时期美学研究⽅⾯的代表⼈物是朱光潜、宗⽩华,他们致⼒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为现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光潜通过对西⽅近现代美学思想研究,建构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个具有⾃⾝特⾊的以美感经验论为核⼼的审美⼼理学体系。宗⽩华在中西⽐较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基、西⽅现代哲学为参照,创造性地诠释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念和⽣命意识,初步建⽴起了其⽣命美学观,并由此构建起中国艺术境界论、审美时空论及“空灵”、“充实”等范畴。傅抱⽯《中国绘画思想之进展》、许君远《论意境》、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等,也都于中国传统美学研究有新的建树。
由于对西⽅美学理论的⼤量介绍和接受,美学家开始⽐较集中地进⾏中西美学的⽐较,确⽴了⽐较美学研究的初步系统。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介绍、研究和运⽤蔚为可观。此前鲁迅、瞿秋⽩等⼈已有初步的努⼒,⽽到了这⼀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由中国⾰命的推进⽽⽇益传播,⽐较全⾯、系统⽽有⽬的地介绍、运⽤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美学,成为⼀种理论现实。蔡仪的《新美学》,标志着中国学者运⽤马克思主义的⽴场、观点、⽅法对前⼈学术思想进⾏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构建美学体系的开端。
(三)50年代到 80 年代的美学争鸣期
1.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的美学⼤讨论
新中国建⽴后,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的美学⼤讨论是20世纪乃⾄整个中国美学史上的重⼤事件。论争的焦点是美学中的哲学基本问题,产⽣了以吕荧、⾼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论美学,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论美学等四⼤学派。美学⼤讨论,标志着中国现代美学的理论终结和当代美学的理论创构。美学研究开始遵循⼀条新的思想路线,努⼒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为以后的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材料和思想基础。当代中国美学正是由于现代美学的理论终结,才获得了⾃⼰⽣长和发展的前提。
美学⼤讨论作为全国范围的⼀次美学普及,提⾼了美学研究者和教育⼯作者的理论⽔平。这⼀阶段的代表性论著,有朱光潜的《西⽅美学史》与《美学批判论⽂集》,蔡仪的《唯⼼主义美学批判集》,吕荧的《美学书怀》,汝信和杨宇的《西⽅美学史论丛》等。
接下来的“⽂⾰”时期,美学处于停滞状态,⽽存在着⼀定的“潜思考”、“潜写作”。
2.70年代末⾄80年代的美学热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了新的美学热。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共同美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稿》,以
及“主体性”、⼈性论和⼈道主义的论争⼴泛⽽深⼊地展开。论争形成了中国美学研究的重⼤成果,即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来建构美学本体论的共识。实践美学代表了当时美学研究的最⾼⽔平,充分显⽰了哲学美学的学术特征。《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实践论美学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展开。刘纲纪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体系,蒋孔阳的实践创造论美学思想体系等,也都成为实践美学的重要成果。
1979年,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室编辑的《美学》创刊。1980年,第⼀次中国美学会议召开,成⽴了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史研究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这⼀阶段的论著,以李泽厚《美的历程》及其与刘纲纪合著的《中国美学史》,于民等所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叶朗《中国美学史⼤纲》,敏泽《中国美学史》等为代表。
(四)90 年代之后的反思与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西⽅现代、后现代主义⽂化思潮的传⼊,⼤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以都市为根基的⼤众审美⽂化开始质疑实践美学的话语权,使得实践美学丧失了此前独有的政治和⽂化批判功能。如何解决现实中⼈的⽣存问题,学界开始重新思考。这种时代语境使许多新⼀代学者致⼒于反实践美学与超越实践美学,⽣命美学、⽣存美学、体验美学、超越美学、否定美学、和合美学等纷纷出现。
1995年,国际美学美育会议在深圳召开,意味着中国美学研究国际化时代的到来。着眼于⼈类社会的
现状与未来,中国美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与演进态势。
摘⾃陕西师范⼤学陈刚教授《20世纪中国⽂艺美学名作导读》
陕西师范大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