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篇》:不仁哉,梁惠王也
14.1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回应第一篇,孟子与梁惠王的义利之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推己及人,絜矩之道。中国文化就在于,把最美好的德性推而广之,隐恶扬善,关键在于扬善。所以,孟子主性善,并非不知人性中有恶也。
仁之广,非私意也,非爱屋及乌。爱屋及乌,被其所爱而迷,不分是非。因其爱也,固益多而害少。恨乌及屋。迁怒也,亦不分是非。因其恨也,怒也,害多而益少。
当今法律,其实就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所以很多时候,倒了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了。
梁惠王失败后不服,这是赌徒心理。这个时候,多是只以自己的好恶行事。
为什么孟子称梁惠王不称魏惠王呢?这里含有春秋笔法,一字定褒贬。魏惠王用兵失败,被迫迁都大梁。称梁惠王暗含贬义。“望之不似仁君”。
《孟子·尽心下》开篇就有《春秋》精神蕴含其中,我们读书,要读出这一点。
14.2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是义。诸侯相互征伐,不义。
这是春秋时的伦常,诸侯有罪,天子伐之,诸侯不能代天子行征伐之行。
在这个义理下,儒家不会承认孙武这类善战者之能。
征,从正也,求正也。政者,正也。前者以武求,后者以文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我们读四书五经,心里存一个天下的格局。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六个位。有这个天下格局和六位,我们再看诸侯之间的征战,再看天下秩序的建立,再思考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我们就能明白,孟子为什么这样讲。如果,我们以当前的世界格局理解孟子的话,我们很难理解,甚至觉得孟子说的是自己在定这个“义”。
14.3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居仁由义,读书亦是如此,不以文害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书,尚书也。书中有时候描写,过于夸张,要实事求是。
我们也不能偏信孟子的话,周武王伐殷,最终解决的方式确实是战争,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需要正视当时发生的战争,不能说“以至仁伐至不仁”就没有流血,没有战争了。
但是呢,我们一定要明白孟子得用心。居仁由义,建中立极,有不变之经,才有善变之权。
我们要有自己的支点,再想着选择杠杆,调节比率,撬起这个物,这就是知权变。
我们不能尽信,也不能尽不信,实事求是是一方面,抓住根本是要义,明经达权。这样,变化由心,信与不信由道。
庄子多是寓言?你怎么信?信的是这个道,这是根本。
14.4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征伐,正也,以征伐正不义。仁者无敌,没有敌人,怀远人也,近者悦远者来。
军事能力末也,然君子必善之,藏而不用也。军事能力是权法,明经达权,真君子也,否则,多是乡愿之伪君子,小人儒也,能言而不能行。
军事能力,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时知变,知正知奇,君子岂不应通乎?
文治武功,要兼备。只是不能穷兵黩武。仁者无敌于天下,不仅仅其行仁道,还在于其有过硬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只是藏而不用,只是用来防卫,自卫,不以此侵略它国,不以此要挟它国。得民心者得天下,还要紧跟着杆子出政权。周天子说话其他诸侯国不听,为什么?还不是杆子不在自己手上?这样,仁义礼乐,久而久之,就变成形式了。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军事,民生,这些是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14.5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孟子一共有几篇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庄子的寓言,正是孟子说的“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老师教学人必明乎此,知师之可为,知师之不可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父母教孩子也是,做父母该做的。这就是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教学,养孩子,都是行道。
其实,礼乐的传承也是这样,形式可传,内涵难传。故久而久之只有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就到了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
好,到这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