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家与道家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实际上,孔子与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虽然字面相同,而实质却不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以虚无,清静为基础,既反对 道德修养,又反对举贤使能。一而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却并不是说 领导者真正什么事都不做,完全不管,一放任自流。而是包含了如下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强调领导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 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如《吕氏春秋·先己篇》所说:“昔者先圣 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或者如《中庸》一里面所说: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君子笃恭”也就是孔子在这里所说的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作为领导者,切忌事必躬亲,而应该举贤授能,臣分职,也就是 《子路》篇所说的“先有司,举贤才”。《大戴礼记·主言》曾说: “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也说: “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儒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积极有为的态度,与道家主张虚无清静,顺其自然的 无为而治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换句话说,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个领导战术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则是个社会战略问题。
人生天地间,要有所作为。儒家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这样积极有为的思想。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仁爱学说,试图以此来拯救天下苍生。他毕生实践生动诠释了其有为理念。但孔子也有自知之明,多次表示:“道之不行,吾知之矣!”一个守门人得知子路是孔门的弟子时,都这样问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孔子郁闷的时候也发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们看出,孔子主张积极有为,但又留有出口,即努力去做就好了,不往牛角尖上走,后世王安石说的“尽吾力已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实在做不好了,我们漂流海外,去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好了。没有自绝于人民的意思。后世孟子也
孟子一共有几篇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理想抱负,并仿照孔子游说列国。同样,并不是头破血流不回头,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还可以独善其身。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
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第二篇: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一,论题
在讨论这一问题前,首先应该明确先秦的道家和张角的太平道、张鲁的五斗米教,以及和以后的南北天师道、正一道,不是一回事。先秦的道家并不是宗教徒,而是一些类似于今天哲学家的文学家。即使把那些方仙道的方士也算上,也与后来的道教有着极大的差异。我们这里为了讨论问题的简单,仅在这一章里,讨论先秦道家与儒家的关系,而不涉及以后的道教与儒家的关系。
二,道家、儒家对周易的不同见解
《周易》又叫《易经》,相传是周文王写成,其本身与儒道两家并无关系,而是一本单纯介绍自然事物发展的书,作者抽取了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六十四个事物,通过描述其产生、发展和变化来阐述世界的道理,并且初步介绍了根据这六十四种典型事物来组合推断世间万物发展的方法,是一本富含哲学内容的百科。它既是道家经典,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之所以《周易》被道家和儒家同奉为经典,是因为道家和儒家能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周易》进行阐述,而且能够借用《周易》来对自己的思想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道家与儒家都把周易当作自己的理论奠基之作,但两者又对周易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里再一次强调,
先秦的道家对周易的学习和运用是与后来的道家,是有显著地不同的。道家和儒家的关系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之。三,道家理论与儒家的对立统一关系
(引自陈应发的文章)
(一)从本质上看,道家和儒家思想是对立的
从本质上看,道儒两家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道家归本于自然,儒家归本于伦理;一个是彻底自然本位,一个是彻底伦理本位。儒家代表封建官僚的统治,所以只关怀人际伦理关系,而道家则代表返于原始的平等、返于自然的倾向。在这一根本之点上,李约瑟博士认为,道家显然要比儒家高明,因为毕竟社会伦理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由自然界派生的,而不是相反(李约瑟,2003)。庄子就曾指出,人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的环节,不可能从人本身得出万物的普遍原则:“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辨。”只有从自然天道中才能真正求得人生的正确生存原则:“圣人游于万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因为世界观的不同,道家和儒家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都是相反的。
1、道家倡导“君道无为”,儒家演变成了皇权御用文化
道家对君主的态度可以用“君道无为”来概括,老子在《道德》经中痛批多欲有为的假圣人,赞美清静无为的真圣人,鼓吹君主遵道贵德,无为而治,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后世道家继承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分而用之,倡导“君无为而臣有为”。西汉黄老学派大力倡导“君无为而臣有为”。《庄子·在宥》曰:“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韩非子认为,“人君无为,臣下无不为”。《慎子·民杂》说:“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
儒家对君主的态度从“民本位”到“君本位”,最后彻底堕落到为皇权服务的御用文化。先秦儒家还没有明显的独尊皇权思想,反而充满了“民本位”思想,孔子推崇仁爱,倡导礼治,“克己复礼为仁”;孟子倡导仁政,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推崇礼学,强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此,儒家第一个下了油锅,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大儒董仲舒看透君王心里,创立天道论,费尽心机的提出“天授皇权”,讨得了汉武帝的欢心,从此独尊儒术的局面一直维持了近2000年。宋明的程朱理学进一步发扬了这种马屁文化,其“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不仅把天授皇权、三纲五常美化成是天理,而且
百姓吃好点的生存权也要剥夺。
2、道家倡导平等,儒家理论核心是维护礼治的等级秩序
道家倡导平等,而且是一种更广义的平等。道家这种平等思想可归结为两点:一是人人平等。包括人性平等、人格平等和社会地位平等诸方面。二是天人平等。道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人既不是上天的奴隶,应自己主宰命运,同时也不可以不顾自然规律,而应适应自然,主动认识规律,这样人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老子坚决反对儒家的礼治,怒斥礼是国家发生祸乱的罪魁祸首,《老子》第38章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指责礼仪中的繁文缛节浪费了钱财,荒废了农业,降低了收入,造成了财物分配不均,导致了社会贫富悬殊。《老子》第53章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这与法家非常相似,法家要求平等守法,反对宗法等级制和世袭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