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潜移默化,形成自己的品格。
其中,《〈孟子〉三章》展现了孟子的品格和志趣,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周亚夫军细柳》叙述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刻画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诗词五首》分别表现了陶渊明、杜甫、李贺、杜牧和李清照不同的志趣、情怀,展现了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从而提升学
生的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预习,落实预习中提出的要求,包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查相关资料等;重视诵读,把诵读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重视古今的沟通,让学生明确诗文传达出的思想与精神。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教学写作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教学综合性学习部分时,要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并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以此展开活动。让同学们既有思想认识的提升,又有语文素养的多方面训练。
孟子一共有几篇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22.《孟子》三章
3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带领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4.引导学生在不同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5.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
6.要求学生注重课外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23.愚公移山
2
24.周亚夫军细柳
2
25.诗词五首
3
写作
表达要得体
1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1
课外古诗词诵读
22《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内涵,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
3.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亚圣”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的观点,我们本学期学的第一课《消息二则》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西路军胜利的原因之一就是“得人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入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板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设计意图】由孟子的观点引入对本学期第一课的回顾,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预学展示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事论理雄辩有力。
2.作品简介
课件出示: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其特点包括: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彩鲜明;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设计意图】文学常识用屏显的形式出现,意在巩固学生的自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
1.熟读课文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方法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译读课文
(1)译读课文“天时不如地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部分内容,把握文意。
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课件出示: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物质条件的优势)。
人和:指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围。
(2)译读课文“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部分内容,把握文意。
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课件出示: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委:放弃。
去:离开。
域:限制。
固:巩固。
威: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3.品读文章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预设  中心论点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补充: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
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这个条件,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设问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预设  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首先选取攻战的例子,从进攻的一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接着同样选攻战的例子,从防守的一方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证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