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5000年大浪淘沙,各民族流传下来的“非遗”如熠熠星辰,璀璨生辉。说的唱的,练的用的,吃的穿的……历代祖先的智慧,师徒的心诀,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居世界第一。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推动世界各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迄今已有178个国家成为缔约国。中国是履行公约义务的“优等生”,自2004年加入该公约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备受世界瞩目,许多“中国经验”更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随着2011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颁布出台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国的“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更是日趋完善。
社会关注让“非遗”成为全民热词。“铁树银花落,漫天星辰开。”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打树花”等非遗技艺刷爆了朋友圈,火晶柿子、水盆羊肉成了爆款“非遗”美食。“90后”和“00后”们也从追星、追剧,到最后追着“非遗”看。《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本草中国》等纪录片也一部接一部,口碑和热度不减。观众们一起看见“非遗”、聆听“非遗”、触摸“非遗”、品味“非遗”。影像的使命已不仅是展现与还原历史文化亮点,更要唤起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
“科技改变中国”,科技也让“非遗”在新时代下流光溢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互联网、高铁航空等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为“非遗”带来了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走出国门,不仅为世界各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更突出展示了我国在“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和发展中的丰硕成果,彰显着古老中国深厚的文化基因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取材于蒋波、韦衍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2020年12月,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还是“送王船”的盛大仪式、丰富意涵,都深深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太极拳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的动作范式,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送王船”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动例证,见证了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交融。
皮影戏阅读答案
中国在“申遗之路”上收获的成果,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更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传承的承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水平,解决好不同非遗项目保护发展面临的难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目前,多国联合申报遗产的数量在2020年创出新高。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隔我们相聚,但我们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彼此更紧密相连、团结在一起。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
太极拳吸引大量海外粉丝,“送王船”成为民间交往的纽带,都在启示我们: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唯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取材于张凡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 针灸
B. 二十四节气
C. 蒙古族的长调呼麦
D. 泰山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B. 我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的许多“中国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C. 多省市自治区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D. 原本追星、追剧的“90后”“00后”们,最后追着非遗看,体现年轻人对非遗的关注。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送王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送王船”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
B. “送王船”仪式盛大、意涵丰富,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
C. “送王船”生动地诠释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理念。
D. “送王船”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交融的见证。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京烤鸭、皮影戏等艺术形式,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B. 《本草中国》等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展现与还原了历史文化亮点。
C. 古老的太极拳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是世界级的“非遗名片”。
D. “送王船”是民间交往的纽带,对它的保护应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
5.  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国“非遗”为何能够绽放绚丽的光彩?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
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注]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取材于欧阳修《朋党论》)【注】诮:责备、讥笑。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反相贼害贼:偷盗
B. 尽解党人而释之释:释放
C. 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厌:满足
D. 可以鉴矣鉴:借鉴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虽其兄弟亲戚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 则同心而共济质胜文则野
C. 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人而不仁,如礼何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B. 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暂时互相结党援引而成为朋党
C. 更相推让
互相推搡责备
D. 目为党人
把他们视作党人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但是朋党却有君子与小人的分别,君主要善于辨别。
B. 第三段大量列举史实,从多方面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
C. 倒数第二段运用排比句式总结前文的观点,提醒统治者应从史实中汲取经验教训。
D. 本篇文章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以诡谲而多变的笔触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10.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11.  请分析文章第二段,作者是如何得出“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这一结论的?
12.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学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颜渊》)
请分别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概括孔子的交友之道。并就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古风(十四)
李白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①。
借问谁凌虐,天骄②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③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注】①嵯峨:形容白骨堆积如山。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②天骄:指侵略者。汉朝称匈奴为“天之骄子”,简称天骄,见《汉书·匈奴传》。③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长期驻守代郡、雁门,大破匈奴。后秦用反间计,言李牧欲反,牧不受命,被赵王杀害。三月后,赵国灭亡。
13.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四句写胡关风沙遍地、景萧条,深秋已至,士卒登高观察敌情,突出战情紧张。
B. “荒城”四句写战争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白骨如山,烘托战争的惨烈与诗人的哀痛。
C. “阳和”六句写皇帝大量征兵,驱使百姓服役守边,扰乱了社会安宁,导致田园荒废。
D. 本诗大部分写景、叙事,兼有议论,既放眼现实,又总结历史教训,情感昂扬奋发。
14.  “劳师事鼙鼓”中的“鼙鼓”本是古代军中所用的军鼓,此处代指战争。下列诗句没
有运用借代的一项是()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  陈沆评价本诗“有深刻的感情”,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1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2)男儿本自重横行,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3)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5)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7)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17.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下列事件或物品均与《红楼梦》中林黛玉密切相关的一项是()
A. 木石前盟、潇湘馆、魁夺菊花诗、戏谑刘姥姥
B. 兴利除宿弊、《葬花吟》、潇湘妃子、误剪香囊袋
C. 葬花、共读《西厢记》、教香菱学诗、戏扑蝴蝶
D. 新编怀古诗、绛珠仙草、朝阳五凤挂珠钗、冷香丸
(2) 如果你穿越到《红楼梦》中,最想结交谁,或者最不想结交谁?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
书中相关情节,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鲁院的竹子[注]
鲁院不大。
可是,鲁院有一片竹子。
这就够了。
不知为什么,文人大都喜欢竹子。文人植竹、吟竹、画竹,凡有文人的地方似乎都有它的身影,否则,总觉得有些不对头,缺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又说不清楚,反正别扭。
竹子并不美,它不健壮,也不丰满,腰杆细弱,瘦骨嶙峋;它不娇艳,也不绚烂,颜单一,没有变化;它不热闹,也不喧嚣,往往偏处一隅,缩身在角落里,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只有风雨到来的时候,才发出一些细碎的声响,但那是无碍的,它的声音太小了,不会惊扰世人。
竹子是一种可怜的植物。
来鲁院之前我在家种了一棵竹子,种在六楼顶阳台的一角。用旧砖块堆个一尺见方的小池,用尼龙袋取来土,碾成碎末,拌上草木灰,为她铺了一张小床,把她放在床上,盖上松软的薄被,精心哺育,一天两遍浇水,从不懈怠。可是,她并不领情,所有的叶子都枯萎了,卷成细长的小筒,发黄变白,寂然飘落,只剩下一根主干,泛出莹莹的绿。妻子说她死了,扔了吧,我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