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傻子》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傻子
阿城
北京的傻子不多,多还成个什么世界?可也不少,少怎么会差不多各处都有那么一两个?
我在北京搬过五次家。每回收拾停当,就到街门口站那么一会儿,看看。直到看见一个人身上脏得不正常,眼神儿不对头,走起来像——像什么呢?就像他自己。心里踏实了:这个地方也有傻子。
我第五次搬家,是在一条不小的街上。几天了,却还没有发现一个傻子,于是上班和对面的老李说起来。老李听了,说:“各家有各家的事儿,哪儿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我知道老李有一个极漂亮的女儿小雯儿,常来单位走动,于是不再说什么。
我到这个单位几年,很敬重老李,他写得一手好颜体,很像他的人,敦敦实实。北京新开张
了许多小铺子,有讲究的,就请老李给写个匾额。
店家自然是请老李吃饭,老李总拉上我一起,喝酒喝到酣时,就蘸着酒在桌面上写字讲给我听:“字,就是一个写。你瞧着这字好,照着写上半年,一天别落。只要写着像,也就行了。”喝到高兴了,还说些让你觉得又对又不对的字经:“这个字,就像人。不是说字如其人的那个像,而是体面。人都要体面,字就是人的一面旗。骨力?写出骨力自然高。可一个匾,谁看骨力呢?其实就是看个顺眼。一个人骨架再好,可穿个鸡腿裤,刀螂似的在街上走,变成字能上匾吗?”我说:“那这字不就媚俗了?我就不信罗锅能穿出衣裳样儿来。骨力不在,衣裳白搭。”老李说:“字其人,那人歪,字就不能正。可严嵩、蔡京的字怎么说?写字就是写体面嘛。”
现在,老李请我去他家里喝酒,这倒是第一次。老李的家在临街的一个院子里,北屋是这个院子里最体面的房。虽然院子里高高低低盖了一些砖棚,北屋还是维持着昔日四合院儿上房的体面,干干净净。见惯了北京的院子里的拥挤与杂乱,你会以为老李的北屋是国家保护着的一级文物,心里忽然地敬重与舒服起来,觉得假如自己能有这样体面的房子,就是人口再挤,也是舍不得再续盖个什么矮棚。
老李的爱人在屋里走动着,显得那么稳实、安静,似乎是颜体的贤惠二字,透着体面。老李说:“今天小雯儿的朋友来。我拉着你,为的是帮着看看,不要挑了一个人,街坊四邻的看着那个。”
不多时,小雯儿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伙子。老李和他爱人的四只眼睛不松不紧地看着,我也不敢怠慢,小雯儿介绍说:“这是严行,我们那儿的同事。”
老李的爱人进了里屋,拿几样菜出来,却不一同坐下。我招呼她说:“您也来呀。”她笑着摇摇头,一掀墙上的一个大布帘,拔了一声销子,推一扇门进去了。我回头对老李说:“你们家还这么大规矩?女人不上席?”老李很和善地瞧瞧我,只是举了举杯。
菜多且好。我觉得让老李的爱人一个人在里屋吃,实在不过意,就站起来要去请。老李一把按住我:“坐下,坐下,她一会儿就完。喝,喝。”大家就都呷了一口,严行指着墙上的字问道:“这是谁写的?”小雯儿说:“我爸!”严行眼里透出敬重,说:“写得真好!”
背后门一响,老李的爱人一团喜气,拿着碗筷出来。觉得酒暖烘烘地在身子里漫开,说:“老李,你这日子,这样的住房条件,老伴儿这么贤慧,你写得一手好字,小雯儿也快了,真是——”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响了一下,我分明看到老李的爱人哆嗦了一下,眼睛凄凄地看着老李,老李的细眼里闪过一道光,额角儿腾腾地跳了两下。我回过身儿去,只见门帘掀开一些,一张脸向灯下的人们望着。不用再多看,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傻子。
老李低而快地说——“怎么不插门?”小雯儿的脸在灯下白得不成样子,愣着眼儿看着严行。严行没有表情,静静地注视着老李的爱人走过去处置傻子。
小雯儿忽然涌出泪水。老李笑得很勉强,说:“喝,喝!”严行没有动。我端起酒杯,觉得杯里是水,吸了一口,辣极了。
我问老李:“你还有个儿子?”老李垂下眼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我到单位几年,从来没有听说老李还有这么大个儿子。这会儿又看看老李,老李正看自己那幅字,身架塌下来。严行说:“喝,伯父,喝。”老李回过神儿来,脸上暗暗的,呷一口酒,脸忽然松下来,说:“反正是早晚的事儿,跟他妈自己过不去干嘛?”搓一搓手,招呼着:“喝,喝。”
小雯儿每样菜又都给严行夹了一些,严行不看她。老李却一脸宽松,只与我讲字经。严行
忽然说:“我赶明儿跟您学字吧。”老李给严行斟上酒,把筷子做笔竖捏着,朗声说:“这写字,第一要骨力。人看字,看什么呢?就是看个骨力。你要学字,学颜体。颜体不易取巧,非要心宽心正,不能写好。先多宝塔临着。写好了,再看看鲁公的麻姑、告身,得了气体,再看与夫人帖,漂亮,正,不俗不媚。再看裴将军,绝!字如其——”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酒遮脸,对我说:“不对?”我连忙点头。
吃罢了饭,又喝了茶,严行说回去了,于是老李两口子和小雯儿送出来。严行刚要走,忽然站住,说:“小雯儿,不送送我吗?”小雯儿一下儿跳下台阶儿,可着嗓子叫了一声:“哎——”老李呵呵笑着,和爱人在门口站了许久。
(原文有删改)
31.小说三次写到老李劝酒“喝,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请分别说明。
32.“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3.小说为什么要用“傻子”做题目?
34.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老李的“字经”,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答案】31.第一次表现了老李的窘迫;第二次表现了他想掩饰、强撑面子的心理;第三次表现了他轻松的心理。
32.(1)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有很强的代入感,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
(2)作为小说中的人物,“我”与老李志趣相投,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故事更有感染力。
(3)“我”在北京,没事了,在路上看傻子,并对傻子进行辨别与分析,为下文发现老李家的傻子作铺垫。
(4)文中通过“我”展现老李爱面子的的形象。
33.(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小说围绕傻子展开,丰富了人物形象。从几人面对傻子的反应,体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
(3)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描写对待家庭不和谐因素(傻子)的态度来凸显人性百态。
34.第一次强调老李并不认同字如其人,认为字是面子,说明老李是个爱面子的人,也为他隐瞒家有傻儿子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老李在女儿男友面前大谈字如其人,谈“骨力”,在发现“我”在笑之后尴尬收场。与前文对比,从另一个角度写出老李的强撑门面。因为家有傻儿子,怕女儿男友嫌弃,因而改变自己之前的观点,暗示女儿男友要注重品性,体现出老李的无奈。
【解析】
3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心理的能力。
第一次:“我觉得让老李的爱人一个人在里屋吃,实在不过意,就站起来要去请。老李一把按住我:‘坐下,坐下,她一会儿就完。喝,喝。’”,一听说“我”要站起来去请老李的爱人,老李赶紧按住我,并劝酒,意思是不想让我去,可知表现了老李的窘迫,以及想掩饰的心理。
第二次:“小雯儿忽然涌出泪水。老李笑得很勉强,说:‘喝,喝!’”,表明他强撑面子,极力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的心理。
第三次:“‘反正是早晚的事儿,跟他妈自己过不去干嘛?’搓一搓手,招呼着:‘喝,喝’”,老李领悟到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纸终究包不住火,既然如此,那就选择面对自己家有傻儿子的事实,心情顿时放松,于是又劝起酒来。
3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我在北京搬过五次家”“我到这个单位几年,很敬重老李,他写得一手好颜体,很像他的人,敦敦实实”,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有很强的代入感,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
作为小说中的人物,“我”与老李志趣相投,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小说尾段“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酒遮脸,对我说:‘不对?’我连忙点头。”这是一副非常有趣的场景,我笑是因为老李此刻关于书法的说法前后不一,老李以酒遮脸是因为意识了我的发现,以酒遮脸——遮的不是脸,而是尴尬。老李问“不对?”我连忙点头——点头并非我认同老李此刻的说法,而是为了保全老李的面子。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故事更有感染力。
“我在北京搬过五次家。每回收拾停当,就到街门口站那么一会儿,看看。直到看见一个人
身上脏得不正常,眼神儿不对头,走起来像——像什么呢?就像他自己。心里踏实了:这个地方也有傻子”,“我”在北京,没事了,在路上看傻子,并对傻子进行辨别与分析,为下文发现老李家的傻子作铺垫。
文中通过“我”展现老李爱面子的形象。文章借助“我”带领读者从字体效果、穿衣打扮、为人处世、住房布局等方面认识老李追求体面的性格特点。
3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由“北京的傻子不多,多还成个什么世界?可也不少,少怎么会差不多各处都有那么一两个”“几天了,却还没有发现一个傻子,于是上班和对面的老李说起来”“我回过身儿去,只见门帘掀开一些,一张脸向灯下的人们望着。不用再多看,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傻子”,文章以对傻子的议论开头,后来搬家因为见到傻子向老李,后来意外发现老子有个傻儿子,可以说傻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这故事情节发展。
两个傻子在一起小说围绕傻子展开,丰富了人物形象。从几人面对傻子的反应,体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如小雯的男朋友严行,在小雯家做客时发现了傻子的存在,他以向老李学书的方式以及让
小雯送自己的方式明确宣示了自己的不介意。又如老李,一度为自己生出一个傻子儿子而尴尬,在外人面前诸多掩饰,然纸终究包不住火,既然如此,那就选择面对,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有着强烈家庭责任感的父亲应有的担当。又如老李的妻子,她对傻儿的关照写出她作为母亲隐忍和为难。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响了一下,我分明看到老李的爱人哆嗦了一下,眼睛凄凄地看着老李,老李的细眼里闪过一道光,额角儿腾腾地跳了两下”“老李低而快地说——‘怎么不插门?’小雯儿的脸在灯下白得不成样子,愣着眼儿看着严行。严行没有表情,静静地注视着老李的爱人走过去处置傻子。小雯儿忽然涌出泪水。老李笑得很勉强”,这是傻子突然亮相后众人面面相觑的场景描写,使对上文的一团祥和的家宴场景的突转,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描写对待家庭不和谐因素(傻子)的态度来凸显人性百态。一个家庭一旦生出一个傻子,再和睦也难免生出诸多矛盾和种种嫌隙,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如洋葱如丝茧,在剥瓣抽丝中,一一得以显现。
3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写作意图、鉴赏情节作用的能力。
由“这个字,就像人。不是说字如其人的那个像,而是体面。人都要体面,字就是人的一面
旗。骨力?写出骨力自然高。可一个匾,谁看骨力呢?其实就是看个顺眼。一个人骨架再好,可穿个鸡腿裤,刀螂似的在街上走,变成字能上匾吗?”“字其人,那人歪,字就不能正。可严嵩、蔡京的字怎么说?写字就是写体面嘛”可知,老李第一次讲字不认同字如其人,认为写字就是写体面,骨力不重要,说明老李是个爱面子的人,也为后文他隐瞒家有傻儿子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由“这写字,第一要骨力。人看字,看什么呢?就是看个骨力。你要学字,学颜体。颜体不易取巧,非要心宽心正,不能写好。先多宝塔临着。写好了,再看看鲁公的麻姑、告身,得了气体,再看与夫人帖,漂亮,正,不俗不媚。再看裴将军,绝!字如其——”可知,在第二次讲述时他说第一要骨力。当然,老李的一贯主张是体面,之所以改变说辞,主要还是为了间接提醒严行,骨力象征着品行,意思是你若是嫌弃我家有傻子那你就是品行不好。从这我们不难看出老李对傻儿的爱护,从中也可以体味出老李的无奈。“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酒遮脸,对我说:‘不对?’”在发现“我”在笑之后尴尬收场,从另一个角度写出老李的强撑门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