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民族 宗教
  金坛是以汉民族人口居住为主、少数民族散居地区。至2007年,全市有27个少数民族,共807人,占全市总人口0.05%。全市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有批准开放宗教活动场所27处。其中,佛教6处;道教5处;基督教14处;天主教堂、清真寺各1处。并成立金坛市佛家协会、金坛市道教协会、金坛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第一节 民族
  1988年前,全县除汉族外,有回族、藏族、满族、朝鲜族,城区以回族居多(104人)。1989年以来,云南、贵州、广西、湖北、四川等地少数民族妇女以婚迁至金坛。至2007年,全市有27个少数民族,477807人,全市1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回族、彝族、苗族等,散居全市,从事农、副业生产。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穆斯林众,饮食习惯为清真食品。
第二节 宗教
  一、道教
  茅山道教始于西汉,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为祖师,分全真、正一两个派别。唐宋年代是茅山道教鼎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信崇。南北朝思想家陶弘景辞官隐居茅山,时称山中宰相。茅山被誉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成为中国东南地区道教中心,在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都有茅山道教文化的传承。由于历史变迁和战火侵袭,茅山道教场所只剩残垣断壁。1993年以来,金坛相继恢复开放茅山乾元观、元阳观、崇寿观,直溪镇建昌真武院,城南顾龙山吕祖行宫等场所,有道士35人,信教众1万余人。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至翌年三月十八日为茅山道教香期,俗称庙会,有数十万人朝山进香。
  (一)乾元观 地处茅山东麓青龙山郁岗峰,秦时(公元前221~前206)李明真人在此炼丹,故名炼丹院,宋代大中祥符年间,改敕今名。由于战火不断,几度复兴衰亡。19934月,经县政府批准恢复建设开放,为江苏省惟一坤道院,占地面积4.8公顷,建筑面积4080平方米。道观有灵官殿、大罗宝殿、玉皇殿,三进式格局,有东、西拜殿、慈航殿、三茅真君殿,道众生活宿舍、斋堂等附属设施,整个道观为仿古典式建筑风格,有道士15人。19972007年,乾元观经乐团曾2次参访台湾高雄市道德院、8次出访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三清宫,开展法务活动和道教文化交流,在国内外宫观特别是在东南亚有一定的影响。金坛市道教协会办公所在地设在茅山乾元观内。
  (二)元阳观 始建于唐代,毁于战火。20038月,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坐落在茅山主峰南山腰,主殿为太元宝殿,现有道士8人。该观占地0.2公顷,建筑面积760平方米,道观建筑为仿古典式,别致幽雅。
  (三)真武院 明万历年间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20046月,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坐落在直溪镇吕坵村,有道士6人,占地0.76公顷,建筑面积717平方米。该院建筑有灵官殿、真武大殿及附属用房,均为仿古建筑。
  (四)崇寿观 始建于宋朝,被毁年代不详。20064月经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恢复建设开放。坐落在茅山风景区抱朴峰南侧金牛岭,有道士6人。该观占地0.42公顷,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灵官殿、太元宝殿及配殿,均为仿古建筑风格。
  (五)吕祖行宫 为八仙吕洞宾行宫,坐落在城南顾龙山,由于年久失修,只剩残垣断壁。20005月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为茅山乾元观下院。
  二、佛教
  金坛佛教兴起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明清年间为鼎盛时期,境内有220余座寺庙。民国
年间,寺庙屡遭损毁,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寺庙被日伪军占为据点,多处遭破坏。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恢复开放金城镇白凉亭念佛堂(城区矢巷180号),为全县恢复的第一个宗教活动场所。至2007年,全市有6处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有僧尼26名,信教众2万余人。
  (一)宝塔禅寺 坐落于城南顾龙山,始建于元代,于19918月市政府批准恢复重建开放,有僧人11人。该寺占地0.76公顷,建筑面积2706平方米,分三进式建筑格局,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500罗汉殿和附属设施。大殿后有7层元代所建宝塔1座,为香港妙音精舍应成法师于1988年捐资50万港币修葺。20035月举行放戒法会。1995年、2001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年和20073次举行水陆法会。亦为金坛市佛教协会办公所在地。
  (二)念佛堂 位于城区白凉亭,僧人2人。占地0.06公顷,建筑面积420平方米。
  (三)普门禅寺 坐落在儒林镇柚山大涪山,1995年批准恢复开放,有僧人5人。该寺占地面积0.28公顷,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
  (四)彭城禅院 位于薛埠镇彭城村,始建于宋代,2006年复建开放,有僧人3人。该寺占地面积1.33公顷,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
  (五)圆通庵 坐落城南风景区顾龙山西坡,梁武帝大同年间始建,元代重建,2003年批准恢复开放,2007年大雄宝殿竣工,其他房屋大都为清代建筑,占地0.56公顷,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有2名比丘尼。
  (六)弥陀禅寺 位于尧塘镇南汤村,始建于元代,清咸丰年毁,2005年批准恢复开放,有僧人3人。该寺占地面积0.74公顷,建筑面积281平方米,现有简易大雄宝殿,整体设施修复正在规划中。
  三、基督教
  清光绪六年(1880)基督教开始传入金坛,属镇江教区,主教是美国人苏密夫。1930年,由田万慧至金坛传教,发展信徒30余人,教堂设在城区北门大街106号,有7间平房170平方米。19494月,金坛解放后,田万慧牧师带领基督教徒走爱国爱教道路,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止。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在原处恢复基督教堂。同年6月,批准开放基督教中心堂。该堂原址位于城区东门大街,19959月在城区文化二村重建,占地面积0.31公顷,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宗教活动场所可容纳1500人。至2007年,金坛有开放基督教活动场所14处,教牧人员2名,义工传道14名,有受洗信徒2000人,慕道友1500人。
  1987年,尧塘镇站家村被批准开放基督教聚会点后,全市先后在尧塘镇汤庄街北、巷北街、水北健康南路、岸头村南,指前镇马庄圩桥旁、社头老车站,儒林集镇北街常溧路段,薛埠镇绿化村,开发区桥东村八佰市场内,直溪镇建昌沿河南路,金城镇钱家村六组、管家棚17号设有基督教集合点。信教众60%以上为妇女,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年老体弱者居多。基督教有守主日和安息日两个派别。
  四、天主教
  1934年,由无锡商人范鸿庆、常州商人闵君乾2人将天主教传入金坛,后由宜兴人杨明保到金坛传教,发展天主教徒,主要是农村以渔业为生的渔民。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0年后有少数天主教信徒到上海佘山做弥撒。
  全市天主教信徒主要分布在指前镇渔业村和城区港务处,有信仰众350人,为苏州教区管辖。1989年,县政府批准指前镇渔业村天主堂并建教堂1座,占地0.13公顷,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有常州市天主教神甫负责教务,教堂可容纳500人。
  五、伊斯兰教
  1931年,由镇江、扬州商人丁守斋将伊斯兰教传入金坛,并在县城相府前太常卿巷建清真寺1座,至19494月金坛解放时,有穆斯林众90余人。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被砸,30余册《》被毁。寺内房产由县房管部门代管出租。2002年在城区文化二村重建,占地0.05公顷,建筑面积332平方米。20044月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同时礼请沙宝卫阿訇主持教务,金坛境内信仰穆斯林众甚少,以西北地区到金坛经商、务工的穆斯林众为主。每逢周五为主麻日,有信教众3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