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淄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淄【公布日期】2021.12.03
【字 号】淄政办字〔2021〕100号
【施行日期】2021.12.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
正文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淄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淄政办字〔2021〕10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淄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日
 
淄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开启我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依据《山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1.气象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坚决落实省气象局“1+3”总体工作布局,以“三三三一”十项重点工作为主线,以“项目落实年”“人才科技年”“科学管理年”为抓手,聚力攻坚、狠抓落实,认真开展“十三五”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建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由1部C波段数字天气雷达、8个国家级新型地面气象观测站、7个GPS/MET水
汽监测站、8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个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5个专业小气候观测站、14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组成的气象观测站网,基本实现了地面自动化观测。在我市东部柳毅山风景区建成大气负离子监测站和紫外线自动监测站。建成装备保障移动校准维修系统,社会化气象装备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完成市县业务宽带网链路升级改造,建成由30M MSTP为主,50M IPRAN和4G VPDN无线网络互为备份的市县气象宽带网络。市级实现基于政务外网的互联网接入,升级市气象局核心交换机、网闸、防火墙等重要设备,网络支撑和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基于政务外网气象数据交换平台,为应急、水利、水文等多部门信息共享提供数据支撑。
  2.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认真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坚持每次天气过程不放过,努力做到“早、准、快”,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0%。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落区格点预报精细到5公里、关键区域1公里。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达30分钟以上。全市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号3145条,启动应急响应184次。通过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平台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达260万人次。出完成台风“温比亚”“利奇马”等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抢险救灾保障任务。组织开展人工防雹、增雨(雪)作业620轮次,防雹作业累计防护
面积7998平方公里,增雨作业累计受益面积5631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约3872万立方米。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机制,与多部门建立联防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和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建成3个国家级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生态农业特气象服务示范点、22个市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完成全市气象服务和为农气象服务网站的开发,实现基于位置自动推送智能格点精细化预报服务。建设完成由城市气象监测、气象灾害监测报警、智能化气象业务、可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组成的淄博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建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键式”制作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一键式同步、多点、实时发布。
  3.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强化。坚持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开展“人才科技年”活动。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省气象局科研课题11项,组织市气象局自立课题37项,发表科技论文86篇。组建“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技术”青年创新团队。全市气象部门具有副高级工程师资格20人,具有工程师资格44人。加强人才引进和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引进博士1人、硕士7人,获得在职硕士学位4人。至2020年年底,全市气象部门在职职工中大学本科学历8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人员总数的93%,较“十二五”末增长5%。
  4.气象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工作,调整优化业务布局和流程,全面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运行。完成了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全面厘清并切实履行防雷安全管理职责。加强社会监管,加大气象执法检查力度和“互联网+”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气象部门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为气象事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存在问题
  一是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服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还有待提升。二是综合气象探测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需加强。三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基层台站业务人员综合素质与气象服务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支撑引领作用不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是短板。
  (三)发展形势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
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是推动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提供了总依据和新坐标,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路径。
  2.现代化组式大城市目标定位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市提出奋力打造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式大城市的目标定位,并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气象工作必须在保护生命安全、服务生产发展、促进生活富裕、建设生态文明上发挥更大作用。
  3.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建成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实现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气象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气象科技创新,破解气象科技难题,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省气象局“三三三一”十项重点工作,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有力载体,全力推动“十四五”期间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建统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坚持融入发展。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提升气象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能力,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气象保障,更好满足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优先发展,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科技人才
培养,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科研、业务、服务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大力提升我市气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4.坚持项目引领。做好与省气象局和全市综合规划、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围绕重点领域,因地制宜、突出特,科学凝练和实施重大项目。继续打造特气象服务品牌、攻关核心业务技术、夯实基础气象业务,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市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
  5.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破解全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不断优化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气象业务、服务、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集约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我市现代化组式大城市建设需求,强化现代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预报体系、综合观测体系、气象科技人才体系和气象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到2025年,初步形成广覆盖
的气象观测站网,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精密度。发展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预报业务,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90%。加强市、县一体化短临预警,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和时效,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 45 分钟。应对气候变化和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气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气象人才队伍素质、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气象管理与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到2035年,全面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业务体系,气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和行业发展,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和效益更加凸显,气象现代化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