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淄博烧烤的联想与思考”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五一前后,淄博烧烤火出天际,全国各地游客纷纷“进淄赶烤”。对此,广大网友纷纷评论:
“我们吃的不是烧烤,吃的是一种情怀。”
“淄博卖的不是烧烤,而是那种沁入人心的烟火气和蒸蒸日上的生活状态,还让我们看到一座城市努力的样子。”
“神气什么啊,都是炒作罢了!”
“淄博烧烤也只会一阵风,就跟所有网红一样,红火之后一地鸡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关于淄博烧“火”起来之后的相关评论,评论角度不一,有褒有贬,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角度。
写作需要从淄博烧这一事件引发的联想与思考展开。从古至今,人类离不开居生活。在居中,积蓄仗剑走天涯的智慧和力量。在循规蹈矩、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下,一顿聚人气的“淄博烧烤”之旅,即是一个获取通道。再孤独的人,也会被当下的灯火和氛围所温暖,连空气中都流淌着自由自在的情绪因子,让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烟火气。人与动物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此,人活着需要烟火气,也需要情怀,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更有滋味。由此看来,城市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高大上,如果从情怀和烟火气入手,都应该深得老百姓的心。
淄博烧烤火了,当然离不开淄博人的创新,更离不开他们的智慧和诚意,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互联网流量加持让淄博凭借烧烤强势“出圈”,但是高流量的关注度,也对淄博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挑战:烧烤店工作超负荷、城市治安问题、旅游订单暴涨等等,流量是把双刃剑,爆红之下也可能出现流量带来的反噬效应,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觑。也就是
说,要能够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不能让“淄博烧烤”成为“昙花一现”,这就需要出现问题,要解决问题。
网红城市如何“长红”不仅是提高服务质量这类浅表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城市治理能够跟上营商环境,通过风口事件让大家对这座城市具有信心。配套服务要“有心”,方能实现游客和旅游城市“双向奔赴”。人和人之间想要和谐相处,离不开尊重、温暖和体贴。一座城市和游客之间想要和谐相处,同样离不开尊重、温暖和体贴。这也给更多城市提供了借鉴和范例,应该如何用心服务,让大家对城市有信心,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从“淄博烧”的事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事情发展都有两方面,如何化弊为利很重要;应该认识到事情的两面性,尤其是它的反面,不要回避问题;其实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就容易把事情干好。考生可先从正面立意,即城市的发展,可以从情怀和烟火气入手;然后提出“淄博烧烤”“出圈”带来的问题,分析解决的措施,最后总结归纳。
立意:
1.生活需要烟火气。
2.用智慧和诚意去干事。
3.双向奔赴更易成功。
【优秀范文】
1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近期,淄博烧烤“小炉+小饼+大葱”三位一体的“灵魂”吃法在社交平台迅速“出圈”,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打卡体验。淄博以“小炉般火热”的真诚、“小饼卷一切”的服务、“大葱般豪爽”的效率,俘获青年人的心。城市如何才能留住青年人才,赢得“青睐”?淄博烧烤给出了答案。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淄博烧烤爆火的背后是个知恩图报的故事,一感恩的山大学生带火了一座城,淄博用最大的真诚换取大学生的感恩。价格实惠,店家实诚,外地游客还受到的“疯狂投喂”,无不展示出淄博最大的真诚。人才工作同样需要要拿出诚心诚意,引进人才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对人才急难愁盼的问题,要切实拿出对应的措施,真正解决掉人才的各种“后顾之忧”,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人才才能像游客那样愿意来、乐意
来、积极来。与此相反,如果政府仅仅停留在把人才吸引来就撒手不管,服务、环境、发展前景无法满足人才需求,终将会浇灭了青年人才在城市扎根的热情。
烧烤是热的好吃,服务有温度才有吸引力。淄博政府推出烧烤公交专线、烧烤专列,半价入住的特青旅,交警民警集体出动维持秩序,严查出租车司机宰客,定向发放25万元消费券.....这些政策照顾着游客的方方面面,淄博人生怕怠慢了游客。与人均六七十块钱吃到撑的淄博烧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湖南等地网友的自嘲,人均两百的烧烤,量少还贵。人才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代青年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人才政策好不好,城市有没有吸引力,政府说了不算,青年人才自己最有体会,只有持续提升有温度的服务品质,让人才真真正正在落户、住房、就医、就学等方面受尊重、得实惠,照顾好人才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城市的“性价比”,使人才有家的归属感,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速度很重要,效率是关键。72小时修好一条路方便游客打卡,设立烧烤办证窗口方便商家,市场监管快速出手严禁哄抬物价,成立烧烤协会规范行业标准,推出文旅产品和景点开放日活动等等。淄博政府高效率的快速行动,同样赢得外界认可。办事繁琐是困扰人才的一大难题,对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来说,工作、生活节奏快,对服务效率有着更高要求。
只有不断优化各项审批流程,真正开通人才服务绿通道,让“秒报”“秒批”“秒付”在更多的场景实现,让“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在更多的领域应用,让更多人才享受“免申即享”“不见面审批”服务,才能让人才办事无忧、发展无忧、生活无忧,跑出人才服务的“加速度”。
2真诚和烟火气
实际上,淄博烧烤“热”的背后,“火”的是一种真诚的待客之心与迷人的烟火气,是工匠精神和人情味的体现。
在互联网时代快速更迭的发展潮流中,工匠精神正是文旅产业持续性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而在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再度掀起热潮时,则体现出了人情味在社会中的回暖。
工匠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中,则要求从业者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诚信、靠谱经营,提供好的服务。
多年来,淄博市将工匠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持续规范引导烧烤经营,普及环保炉具,合理设立经营区域,建立长效精细化管理机制。烧烤经营做到了不污染、不扰民、秩序好、市容好;好食材足斤足两,好服务细致入微,诚信、靠谱经营。
“看不到烟雾缭绕、占道经营,淄博烧烤不仅好吃,而且管理规范,刷新了我对烧烤的传统印象。在这院子里,马扎一坐,炉子一架,肉串一撸,特别好!” 来自西安的周勤对淄博的烧烤大院赞不绝口。
由此可见,工匠精神的落实,能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和幸福感,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淄博烧烤“热”。
旅游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情味开始回暖成为后疫情时代旅游的显著特点,建立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和需求导向的旅游治理体系,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淄博市吸引到越来越多年轻人“打卡”后,又为游客推出多项便捷举措,主动拥抱大众旅游者:
推出多条专门定制的“淄博烧烤”公交路线,从社会治安、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开展守护淄博烧烤的护航行动;来淄的市外高校在校在校大学生半价入住38处青年驿站,开通“烧烤专列”,主城区每周五至周日以及节假日视觉一体化项目全部亮灯。此外,还计划推出为青年量身打造的烧烤地图、烧烤节等。
种种保驾护航举措,可谓无微不至。
甚至当地一些烧烤店老板也表示,如今他们开店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来到淄博,是为了淄博的荣誉而战。
城市旅游应当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将工匠精神与大众旅游者喜闻乐见的烟火气相结合,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炉烤天下,一串兴一城。”淄博烧烤是目前全国城市中唯一保留着独立小炉纯炭有烟烧烤,再加上具有体验性和仪式感的小饼卷肉、葱蘸酱,“小饼卷一切”“万物皆可烤”成为淄博烧烤的标签。“淄博烧烤”是经典的“人间烟火气”,这正是体验经济时代,最收割消费者的“王牌”。
以美食抚慰人心,用烟火装点城市,用最容易理解和引流的方式迎来关注,再以烧烤走红为契机,维护好烧烤品质,借势全方位推介城市,甚至辐射全省,从局域游变全域游。
积极落实好工匠精神,发挥人文主义关怀,让烟火味更旺、人情味更浓,或将成为增强城市吸引力的有力举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外来年轻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淄博烧烤——善良的双向奔赴
今年的“五一”,“淄博烧烤”破圈,游客同期增加2000%,全网视频宣传铺天盖地,淄博无疑成为当下“顶流”。“进淄赶烤”,“小葱小饼加蘸料--灵魂三件套"等新词汇接踵而来。
淄博烧烤为什么能够破圈,一骑绝尘?网上各有评论,大致有三类,一是说淄博政府管理有方又善于营销。二是淄博烧烤有特确实好吃。三是大学生把淄博烧烤带起来的。
这些说法都有其道理,但是道理背后是否蕴藏着某个底层逻辑?能够吸引一人,更多的人做一件事情,必定是因为某种内在的呼唤,有一种情愫产生了共鸣,从而形成了一种自觉自发的行动。这就是底层逻辑在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淄博烧烤源于山大学子去年在淄博隔离受到的尊重,相约今年再来淄博相聚的故事。去年5月2日山大上万学子因为疫情,被政府安排来到淄博隔离。隔离七天,每天悉心照护,嘘寒问暖,伙食丰富,每天菜式不重样,这让当时内心有点焦虑脆弱的学子们深受感动。更让学子们难以忘怀的是,结束隔离临行前的晚上,政府租下市区所有烧烤店,给同学们举办了一场烧烤送别大餐。领导说,吃了七天盒饭了,我们一起到露天烧烤店感受一下淄博人民的烟火味。
可以想象,月光下,烤炉边,万千学子喝着啤酒,嚼着肉香,诉说衷肠,这种人间烟火气哪里能有?
忽然有位同学高声朗读起了淄博市委市政府《致山大学子的一封信》的一句话:
“凡我在处,就是山大;待你来时,这就是家。”
万千学子异口同声,声情并茂,久久回荡,绕城不息。报恩的种子从此在你我的心里埋下。
我忽然醒悟,这不就是淄博烧烤火起来的内在情愫吗?
善良,善良的双向奔赴,成就了淄博烧烤。
去年今日,疫情肆虐,万千学子来到淄博隔离,淄博政府和人民欣然承担起了这份重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当作一次使命,一次传递人间友爱的机会。倾情相护,细致有加。面对无情的疫情,“大白”们不顾个人安危,给万千学子们温暖和安全。这就是人性的善良,善良给了“大白”们力量,给了学子们温暖。
今年春暖花开,疫霾驱散,学子们相约,带上家人朋友一起回淄博。回淄博干嘛?走走看看,因为“待你来时,这就是你家”,回家看看,吃吃喝喝,没事发个朋友圈。你给我七天厚爱,我捧红你的春天。这就是报恩,报恩也是善良的表现,善良的人是知恩图报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底层逻辑是善良。网上视频能够火起来,营销宣传让人百看不厌,其实底层逻辑就是善良。无论是青年旅馆降价,还是政府单位免费让出停车位,无论是政府重拳维护价格诚信还是人们自发礼让外地车,这里面蕴含的底层逻辑都是善良。善良是什么?善良就是真心对你好。善良是人性的共识,也是人性所共求。因为善良可以触达人心,人们愿意相信,并愿意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