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特点
1.1 科普创作的生命是科学性
在任何情况下,科学性都是科普创作的核心和生命[1]
。对于有学术争议的内容,应采用主流认识和公认的知识,不必以科普的形式介入学术之争[2]
。目前医学科普创作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内容是否科学、正确、实用。
例如,以“科普”面貌出现的反科学、伪科学作品,鱼龙混杂、良莠难辨。前些年,某些报刊曾经大肆介绍“换头术”,混淆了科幻与谎言的界线,使读者真的以为目前医学可以做到大脑移植成为当年全国“十大假新闻”之一,受到科学家的指责和鄙视。同时,医学科普作品还必须杜绝提供“垃圾信息”。所谓“垃圾信息”,是指以“科普”面貌出现,为伪劣商
新时期医学科普创作的特点及对创作者的要求
夏乐敏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4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新时期的医学科普表现出3个明显的新特征,即科普创作的生命是科学性;医学科普创作应体现人文关怀;医学科普要有创新性。对于医学科普创作者也相应有了更高要求。
作者简介:夏乐敏,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品充当“软广告”的有偿科普“作品”;在医学科普创作中,还包括为所谓“特医疗”吹捧的“作品”。这些属于科普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范畴,但不能不郑重提及。如果容忍这样的“科普”作品充斥报刊,首先伤害的固然是广大众,同时也败坏着医学科普的声誉。某些保健产品的欺骗宣传,直接导致广大众怀疑整个行业的诚信程度,就是前车之鉴。
在目前医学科普作品中,相当一些内容属于“老化知识”。例如,在“禽流感”流行初期,相当多的报刊宣传用“食醋熏蒸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这就是科普知识“老化”的典型。
近年来,一些医学科普作品热衷于传播一些无聊的所谓“医学趣闻”,从国内外一些小报上摘取“鳞爪”消息,或者将道听途说的一些“猎奇”知识,加以“科普”的桂冠,以为这就是“科普”。这些状况也应引起注意。
因此,在医学科普创作上,应注意几
个方面:不替伪劣商品作欺骗宣传;不写庸俗、无聊、以宣传腐朽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不借“纪实”为名“炒新闻”;不打政策“擦边球”;不东拼西凑、胡编乱撰。
1.2 医学科普创作应体现人文关怀
医学科普创作应该体现医学的人文关怀,让读者一接触医学科普读物就能够感受到一股人文关怀的情感关照扑面而来。
医学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人学,因为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中国古代将医学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的和最高尚的”,并指出“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地判断……”
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根本是从“人”与“文”的双向互动中得到解释的,那么这种双向互动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历史性的人文取向。然而,在物质
生活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不争的事实。
医学作为“人学”和“仁术”本应体现一种最为深刻的人文关怀。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医疗界人文精神的缺
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部分医院,医疗这一最有人情味的服务已经变成了最无人性的服务。一是过分技术化,不把病人当人,只看作疾病的载体和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后果。在医院所见的是冰冷的建筑、贫乏的彩、神秘的气氛、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床前与病人交流等。二是过分的商业化,就是不把病人当人看,而只是消费的主体,尽可能多赚钱。可以说科学的发达和商业的贪婪,使现代医学逐渐失去了生命感。因此,在医学人文精神被现代科学技术的洪流冲刷下失去往日光辉的今天,如何培养适应时代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上述现象很自然地也延续到医学科普创作领域,大量的医学科普作品仅从标题来看就是冷冰冰的,缺乏爱心和关怀。例如,《真假血管瘤》《嗜酒者该提防哪些疾病》《肝功能不良的原因》等。这些标题在语法和内容上也许没有任何错误,但给人一种冷漠、刻板、僵硬、千篇一律的印象。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标题表现了一种高
高在上的导师、权威的模样,读者很自
然地就成了无知的氓,成了没有知觉
和感情的对象。还有的文章涉及的是一
些比较敏感的社会问题,如、性病、
变性等,这类文章在标题上往往就表现
出歧视、嘲讽,甚至是恐吓的意味,如《还
了男儿身还要男儿“心”》《“良民”
也要防性病吗》《者的“灭顶”三
部曲》等。且不谈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
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和处理这些社会问题,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变性人、者、
性病患者等也是病人,同样需要医生以
博爱和人性化的态度来救治他们,科普
文章也同样应该体现医学对这类特殊人
的人文关怀[3]。
人文关怀不同于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
知识关怀,它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人、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
心,提倡的是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
精神。
现代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转化有赖于
医学对人们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关怀,而传
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形成的技术至上观念妨
碍了关怀的实现,进而也给现代医学模式
的转化造成了困难。因此,在医学科普创
作中倡导人文关怀是必要的,从知识、技
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将成为现代医学模式
在实践中转化的必要条件。医学科普创作
应该为这一模式的转变作出自己的贡献。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已经有很多
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创作
中已经逐步体现出这种让人感动的人文精
神,充满了对生命的人道关爱。如《离婚了,
别同时离间了亲情》《姑娘,请对骨盆多
关照》《给抑郁老人更多的关爱》等标题
既点名了文章的主旨,又具有真诚的关怀。
假如将上述标题分别改为“离婚后孩子的
心理问题”“少女应该注意自己的骨盆”“如
何对待抑郁老人”,原标题中的那种对读
者的尊重、理解、同情等人性化的因素就
消失殆尽了。
人文关怀作为医学的终极取向,同时
必然构成医学科普创作的终极取向。医学
科普创作活动的规律决定其作者必须高举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面旗帜。
1.3 医学科普要有创新性
医学科学能否创新,不仅是科普创作
是否有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作品能否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关键。科普创作
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必须符合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传统的医学科普创作,侧重于医学知
识的传播,已经不适应大众的需求。创新
的医学科普作品,选题的目标应放在科研
成果的转化上。这样做,可以从大量科研
成果中选取适合的内容,使科普内容能及
时传递最新科研成果的信息。
创新的医学科普作品,还需要解决医
学与人文结合,医学与文学结合,以及医
学与艺术结合等问题,这些都是从理论到实践上需要解决的课题,也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解读生命丛书》是一部近年来经典的医学科普作品,为生命科学(包括医学) 科普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其中一册《珍惜生命权利》,分别就“你是否愿意与艾滋病人握手”“医生与病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我有没有权利选择死亡”“谁说我死了”“临终关怀——维护最后的尊严”“21世纪,‘克隆人’吸引了新闻的眼球”“用基因修改‘上帝’的杰作”等话题进行科普宣传。作品从新闻事件作为切入点,介绍相关的焦点人物、典型事件及社会背景,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融为一体,采用文学的语言,绘声绘地讨论这些读者关心的内容。所以,才受到读者的青睐。
科普创作要注意选题。除了从学科基础知识中知识点外,还可以从热点新闻话题、学科知识的人文背景中挖掘知识点。科学并不枯燥,每一项科学成果背后的人文背景,都体现出科学精神,也是科普作品中最吸引读者的知识点之一。其中,更容易利用的,就是有关人物或事件。当然,更多的科学研究中并没有那么多好看的故事,但可以此引出话题。
近期来,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有:“禽
流感”会不会大规模爆发,食品安全,预
防冬春季传染病,流感与流感疫苗、脑死
亡、安乐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科技
发展的前沿知识(如基因、转基因食
品等),新闻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如基因
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转基因食品能
改变我们的健康吗?)等。
选题脱离读者需要,内容枯燥乏味,
写作手法陈旧,是困扰医学科普创作的老
话题。优秀的科普作品应是融家庭味、生
活味、现代味、人情味、文学味等“五味”
于一体:从科普创作的手法和内容上,一
些科普作者已经从观念上发生转变。其中
如“科学好玩”“快乐科普”等主张,受
到了科普界的重视。如何使科普作品写得
好看,能够吸引读者,一些科普作者开始
进行尝试,并逐步引进了科普作品进入“包
装时代”“策划时代”“读图时代”与“读
题时代”的观念。
总之,科普创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
吸引广大人民众,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新时期医学科普创作对
创作者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百姓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
的提高,人们对出版物上刊登的医学科普
文章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
由于新的疑难疾病的不断出现和一些旧有
顽症的复杂性,为防止一些庸医和江湖郎
中借机愚弄大众和骗取患者钱财,迫切需
要高质量的医学科普作品引导人们正确地
对待健康与求医问题。
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二三十
年来,医学生物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
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面对疾病,
过去医生只能依靠肉眼和经验诊治,今天
有了各种新“武器”,如胶囊胃镜、基
因探针、高效影像等的辅佐,这些新技术、
新手段的出现常常让人目不暇接,不要说
患者和普通百姓,就是多年的医务从业者
也常常有隔行如隔山之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可以快速赚钱
迫切需要那些一直从事或追踪新技术的专
家学者,而不是那些对新事物一知半解的
人,将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研究成果在
大众传媒上进行传播[4]。
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
使得人们对个人的健康、生活的质量和人
类的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人
不满足于仅仅知道简单的生活常识和保健
知识,像“盛夏防中暑”“食盐吃多了不
利健康”这样的老生常谈已难以吸引人
们。一些科普杂志经常会收到各地读者的
来信,要求多刊登一些医学新技术、新疗
法的文章。在众多的读者来信来电中,很
多是求医问药,特别是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是需要有经验的高层次医务人员来解答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纵观历史,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一直异常艰难。虽然,我们宣布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灭绝和控制,但是还有更多的疾病人们对它们无能为力,或能力有限,如让医生束手无措的疯牛病、正在全球肆虐的艾滋病;还有癌症、肝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影响广泛的疾病,迄今尚无根治良策。这种情况下,再优秀的医生仅靠在医院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如果他们能够把他们的
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出来,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如何预防、怎样配合,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大众对医学的无知或知之甚少,使得一些卖假药的骗子、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势力时有抬头。如果令人信服的权威医学界人士能够经常性地出现在大众媒体上,教给人们正确科学地对待疾病的知识,就可以避免很多不良宣传误导大众,也会给医疗工作带来方便。
杨秉辉教授曾经说过:“医学不应该仅仅只是给人治病的学问,而是以促进人的健康为己任。”由此可见,社
会迫切需要更多从事医学科普工作的高层
次的人才。“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更
多医学人才为医学知识普及而努力[5]。
参考文献:
[1]周寂沫.新时代科普理论发展的任务和问
题研究[J].民主与科学,2017年06期.
[2]柯海新.科普迎来利好时代[J].
今日科苑,
2017年06期.
[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六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杨震.一百年前的医学科普[J].中国医学
人文,2018年02期.
[5] 王复苏主编.医院全面品质管理实施手册
[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关键词:医学科普;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创
新性
图源网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