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
2019·04
100
Chenmical Intermediate
当代
化工研
技术应用与研究探。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还发展出了一种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探测技术。图1显示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3.综合物探法实际运用案例
(1)浅层近水平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
(a)DZ1线浅层地震法反射时间剖面
(b)TEM3线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剖面A-推断积水采空区:B-推断采空区
图2 浅层地震法反射时间剖面和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剖面的
对比图
煤矿中主要存在3-2煤层和4-2煤层。3-2煤层的平均厚度为3.05m,平均埋深约为53m。4-2煤层的平均厚度约为2.72m,这两层煤都属于近水平煤层。为了更好地探明3-2煤层内部的采空区和积水范围,可以采用浅层地震法和瞬变电磁法来进行综合物探。采用法国生产的428XL地震仪来进行测试。地震仪的道距为4m,接收的道数为48道,排列的长
度为300m,在物探的过程中采用重锤中间激发的方法来激发,整体叠加次数为11次,最小炮距和最大炮距之间跨度为8m-100m。浅层地震法反射的时间剖面和TEM视电阻率剖面的对比度如图2所示。
运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测量,在3-2煤层的地方,其反射波的能量正明显的消失和减弱,甚至会出现波形缺失和紊乱的现象,所以可以推测确实存在采空区。而又因为250-360m 存在低阻的反映,所以推断确实存在1处采空区。而在之后的370-820m的位置确实存在高阻反映,则推断此处存在采空区。
(2)深层倾斜采空区地面综合物探方法
某煤矿其中的2煤的平均厚度约为8.36m,4煤的平均厚度为11.12m,煤层的倾斜角度的跨度为22-60度,平均的倾斜角度为37度。正因为该煤矿内部的小煤窑肺部积水范围不明,所以可以采用瞬变电磁法和可控的音频大地电磁法来全面进行采空区的综合物探。在本次煤矿探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PROTEM67瞬变电磁仪和V8多功能电法仪来进行综合物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包括瞬变电磁法、地震法和探地雷达法都属于比较常用的煤矿采空区的物探法。在采空区内部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根据采空区的不同特征来选择不同的探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物探的效率和物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于作成.浅谈煤矿物探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展望,2015(5):159-163.
•【作者简介】
陈飞(1987-),男,山西阳煤集团平定兴裕;研究方向:矿井地质防治水技术与管理。
泊江海子煤矿矿井地质条件评定及分类探讨
*黄治富
(山西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045000)
摘要:主要以地质构造的负载程度和煤层的稳定程度为主要的依据来全面进行矿井地质条件的分类。再以其他开采技术和条件为基础,
采用合适的分项评定方法来对泊江海子井田进行全面的评定,并在之后归纳出合适的矿井地质条件。
关键词:泊江海子;煤矿矿井;地质条件;评定策略;探讨策略
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n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Pojianghaizi Coal Mine
Huang Zhifu
(Shanxi Xinjing Coal Mine Industry CO., LTD., Shanxi, 045000)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classifies mine geological conditions mainly based on the load degree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stability degree of coal seam. On the basis of other mining technologies and conditions, the proper sub-evalu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Pojianghaizi Mine Field, and then the proper min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concluded.
Key words :Pojianghaizi ;coal mines ;geological conditions ;evaluation strategy ;discussion of the strategy
上接第99页
下转第101页
环境工程
2019·04
101
Chenmical Intermediate
当代化工研究
技术应用与研究1.泊江海子煤矿概况
泊江煤矿位于东胜煤田的西北部边缘,整体为东西走
向,属于向北倾斜的单层构造,地层的倾斜角度浮动在3度左右。虽然地层的走向和倾向都会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是整体变化不大。此外,褶皱曲面的构造比较发达,主要包括于家村西背斜、苏家村北向斜和泊江海子矿南背斜等。从相关资料的内容来看,一共有15条三维地震带,且区域内部没有岩浆对其侵入。
2.地形与河流
泊江海子煤矿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北部,且本身属于区域性麦分水岭。整体地形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而从整体走向来看,又主要变为西高东低的走势整个煤矿的最高点位于井田的西北部,最低点位于井田中部UN21号孔附近,最大地形的标高差为133.56m,一般的地形海拔标高则徘徊于+1430和+1380之间。
本区的地形多呈现沙漠地貌,大部分地区存在较多的风积沙,第四系内部地形分布异常广泛。志丹的基岩仅仅在西北部的地区零星出现。整个区域的内部不仅植被稀疏,而且多属于半荒漠地区。区域
内部仅存在名为鸡沟河的季节性沟谷,但是在枯水季节一般都呈现干涸的状态。但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则可以形成短暂的溪流,如果水量较大,则可以形成流量很大的洪流,主要从西北方向流向东南方向。
3.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测评
(1)断层分类
尤其需要根据区域内部构造特点和煤矿构造应力特点来解释断层的存在。在本煤矿三维地震区域内一共存在15条断层,除了NDF1为逆断层,其余的断层都为正断层。其中1条断层的落差在10m以上,而其他2条断层的差距一般被控制在5m到10m之间,2条断层的落差都在介于3m和5m之间,有10条断层的落差小于3m。从方向发展来看,向北发育的断层比较少,向东发展的断层比较多。可靠的断层只有2条,其余的断层都不可靠。
上述不同类型的断层上都会伴随小褶皱,而牵引和层滑的存在也会使得煤层的稳定性在不知觉中被破坏,从而使得煤层原生空间关系被改变,这将会对矿井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断层的复杂程度可以被定义为Ⅰ类。
(2)褶曲
泊江海子煤矿总体呈现东西走向,并向北倾斜。整体地层状态的变化不大,虽然褶曲的构造比较发达,但整体起伏不大。因此,可以将褶曲的复杂程度定性为Ⅰ类。
4.煤层稳定性评价
(1)3-1煤层。该煤层为泊江海子煤矿中最稳定的煤层,煤层厚度一般被控制在0.22-7.34m之间,平均厚度为3.85m。整体Km为0.92,γ为60%,面积的可采率为96%,总体结构非常简单。整体煤层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2)4-2煤层。该煤层的厚度主要被控制在0-3.08m之间,平均厚度为1.38m,从长远发展来看,属于中型和薄型的煤层,Km值为0.58,γ为60%,面积的可采率为62%。该煤矿的连续性也较好,且结构非常简单。
(3)3-1下煤层。该煤层的厚度介于0-1.40m之间,平均的厚度为0.73m,从结构上看,总体属于薄煤层,Km值为0.55,γ为45%,面积可采率为28%。该煤矿的可采连续性较
差,但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被评定为不稳定煤层。
(4)4-1煤层。该煤层的厚度介于0-2.30m之间,平均的厚度为0.70m,所有煤层主要属于薄煤层,Km值为0.30, γ为70%,面积的可采率为25%。整体煤层的结构简单,但是因为稳定性较差,所以基
本也属于不稳定煤层。
(5)5-1煤层。该煤层的厚度介于0-4.37m之间,平均厚度为2.7m,Km值为0.93,γ为34%,面积可采率为95%。不仅煤矿的稳定性较好,而且连续性也较好。
5.其他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1)煤层顶底板。整体煤层的顶板和底板都显得非常平整和完整,裂缝发育的却不完善,属于Ⅱ类地形。
(2)倾角。本煤矿主要呈现东西走向,地层的倾斜角被控制在1度和3度之间。虽然内部地层的走向和倾向都有少许的变化,但是内部呈现的变化不大,局部的倾斜角则可以达到10度左右,煤层的倾斜角为Ⅰ类。
6.煤层稳定性评价表
稳定性
形态
厚度
可采煤率(%)
变异系数(%)
层状
稳定
层状
薄煤层
大于等于95小于等于25中厚煤层、厚煤层
小于等于25特厚煤层小于等于30较稳定
层状薄煤层80-9537-28中厚煤层,厚煤层
40-29特厚煤层50-33似层状不稳定
藕节状
薄煤层60-7855-42串珠状中厚煤层、厚煤层
66-7966-43瓜藤状特厚煤层70-8875-53不规则状
极不稳定
鸡窝状
薄煤层<60>55透镜状中厚煤层、厚煤层
<65>65扁豆状特厚煤层
<70>75
表1 煤层稳定性评价表
表1全面地评价了各个煤层的稳定性,而由于煤层不同则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层状的煤层有着最为明显的变化规律,且煤层的厚度变化很小,煤炭质量的变化也较小,既可以在全区进行采集,也可以大部分进行采集。
7.结束语
泊江海子矿目前正处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境内。其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在进行矿井开采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全面地在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做大量综合查探和评价的工作,并在过程中对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煤层稳定性和其他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希望能够更好地确保矿井进行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李增学.煤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5(3):129-133.
[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S].安监总煤调,2016(3):59-63.
•【作者简介】
海子简介黄治富(1986-),男,山西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矿井地质及瓦斯地质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