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是基于乡村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几千年来,乡村文化在经历了无数次战乱和破坏后,始终保持着“原初性文化”,同时也不断调适、转型与发展。随着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助推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乡村经济不断繁荣发展,但乡村文化现实价值的淡化、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等问题日渐凸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如何得到有效治理至关重要。
提 要: 乡村文化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转型与重构,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社会呈现出互嵌融合的发展趋势,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但乡村文化现实价值的淡化、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等问题日渐凸显。乡村文化的治理转型成为一种必然。乡村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是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以构建多元协作的乡村文化共治格局为目标,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为根本,充分整合乡村文化内部资源,构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关键词:乡村文化 文化治理 乡村文化建设
作者李蕴哲,女,江苏省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戴玉琴,女,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 225009)。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变迁、
现实审视与路径选择*
——基于文化治理的视角李 蕴 哲 戴 玉 琴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民主治理路径研究”(17BKS06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研究”(2020SJA1970)、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一般课题“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研究”(2021JSJYDJ02101
)的阶段性成果。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2期
一、近代以来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实践发展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以其特有的价值体系支撑着村民体的心灵归属。中国乡村文化价值并非一成不变,相反,随着时代变迁乡村文化价值不断发生着改变。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也使得传统乡村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冲击,并不断发生变迁与重构。
(一)新文化运动是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变迁的历史起点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运行模式为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奠定了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基础。以血缘和地缘维系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加固了乡村的稳定。旧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②,伦理纲常在传统乡村社会占据绝对地位。这些因素塑造并长久维系了乡村文化的固有轨迹和惯性。正如马克思认为的,中国农民过着闭关自守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生活。中国的商品市场随着战争的开始,被西方列强大肆掠夺,与此同时,中国精英阶层的思维方式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传入而发生改变。他们意识到器物层面的自救方案难以为继,也意识到传统农业文化模式的封闭保守与僵化停滞,因此开始转而思考以文化层面的嬗变与转型来拯救中国。于是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推动和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顺应历史的潮流进行现代化转向。
于乡村而言,这种转向表现为广大农民民族、民主、自主意识的全面觉醒。但由于带着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的态度来破旧立新,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所积累的经验和丰富的传统乡村文化却毁之多半。中国近代精英阶层虽然代表了进步观念和现代理性思维,然而这种极端的方式破坏了乡村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二)新中国成立是乡村文化彻底转型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各项建设事业百废待兴,乡村文化建设事业亦是如此。中央政府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文中讲到:“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③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建设是从乡村对新的社会制度的认同教育开始的。国家权力由城市向乡村的延伸,为新中国初期乡村社会营造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文化氛围。在“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④ 的背景下,国家开始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破除旧制、树立新风”的根本性改造,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众的头脑,将自己先进的话语体系嵌入乡村文化。政府提供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乡村文化体系和公共文化的发展规范,并辅之以移风易俗的乡村道德重建和文化改造。从实践层面,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以识字教育、政治教育、技能教育等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扫盲教育活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广大农民众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
③ 《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④ 《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变迁、现实审视与路径选择
事件过程中,国家权力由城市逐渐向乡村扩展和延伸。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先进理念开始逐步取代乡村文化中落后愚昧的封建残余思想,在政治民主与自由等思想观念的冲击下,乡村文化价值正式开启了转型重构的历程。但由于文化的惯性作用,新的乡村文化范式的生成不可能完全超脱于传统的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对乡村如火如荼的改造并不能让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彻底瓦解。传统乡村文化中的某些稳定因子逐渐从显性正式的制度规范形式转变为较为隐蔽的非正式制度形式,从而持续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后来,“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了重创,乡村文化建设自然也未能幸免。
(三)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的深层变迁与转型
改革开放彻底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被禁锢已久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得到解放。农民现代化与主体性的激发,促进了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型。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给乡村的风俗文化又带来新一轮的变革,除了价值观念的嬗变,乡村文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上也发生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对乡村文化转型重构的巨大推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解决的不仅是农民的温饱问题,更深层次的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体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契约化、法律化的合理划分与重组,从而激发并塑造了农民的现代化主体性意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决策权、产品支配权等一系列权利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体性动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文化素养,转变了思维方式。二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最直接的效应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更深层次的是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过程中一亿多农民实现了职业身份的转变。这一转变引起农村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乡村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却不断下降,农民由“离土不离乡”转向“离土又离乡”,兴起了大规模的“民工潮”。虽有着农民身份,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已经明显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与冲击,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了都市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也暴露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两个重要的社会变量在我国乡村文化治理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从外部环境看,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变,现代化进程加速了乡村社会的整体转型;二是从内部因素看,乡村文化本身呈现了现代化转向,其历史意义和价值提升开始被社会客观审视,乡村文化也不再仅仅是国家意识形态改造的对象,而是乡村社会互嵌融合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审视
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进入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蕴含了新的时代价值。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乡风文明”的迫切需求,在20字内涵中绝不是处于次要地位。相反,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经济振兴将成为无根之木。然而乡村文化在实际发展中遇到了诸多现实问题,例如:如何帮助农民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培养规范意识、道德意识?如何解构城乡文化差异,为乡村文化留出良性的生存环境和充足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现实中出现的乡村文化存续危机、主体缺位、体制机制保障失灵等
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2期
李蕴都是需要我们审视并重视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自身存续危机凸显
1.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断裂:乡村传统文化功能退化。在文化演进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结构样态,稳定而持久的样态称之为文化的“深层结构”,随着时代性等因素不断变化的样态称之为“表层结构”①。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必定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会在吸收时代内容、其他文化的因素而完成吐故纳新,使文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
进,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的某些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的强烈冲击,但传统乡村文化还具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功能,对新的文化生成形成阻滞力,使传统文化在中国农民身上有着非常厚重的心理积淀。乡村传统文化体系中“血缘宗亲、安土重迁、安分守己”等深层的文化结构与现代乡村文化体系中“个体独立、离土离乡、效率优先”等表层的文化结构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传统乡村文化在农民身上虽然仍存在着厚重的心理积淀,但在乡村不断形成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逐渐占据上风,乡村传统文化功能出现退化,并出现两种结构样态并存的局面。
2. 乡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乡村精神文化呈现滞后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思想行为层面的现代化是最难的,而且总要落后于物质层次的现代化,因为它牵涉到一个文化的信仰系统、价值系统、社会习俗等最内层的核心结构。”②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乡村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从物质文明发展的规律看,物质文化环境具有超强的开放性和显著的迅速性。因此,现代化进程中器物层面的物质、技术等能迅速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使得乡村经济发展得到大幅度提升,城乡物质文明的差距迅速缩小。但在精神文明层面,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进思想文化却很难跟上物质文明的步伐迅速渗透到乡村,逐渐形成了乡村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脱序”或“失调”现象。另一方面,从精神文化变迁本身的特点来看,与物质文化变迁相比其自身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和封闭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层结构”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它在发展上的缓慢性。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乡村精神文化也必然是具有滞后性的。传统和乡村既定文化环境的封闭性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制
约了农民对现代思想文化意识的接受,生活在其中的人很难打破这种文化限制,其固有的迟缓发展模式仍未改变。
3. 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不平衡:乡村文化弱位势。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基于的文化话语体系直接决定其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位势。在传统农村社会, 城乡物质差距并非十分显著,城乡文化处于一体化的发展中,乡村的小传统文化一般也不偏离大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城市与乡村之间在文化上没有明显的对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权开始向村庄延伸,并利用基层政权在乡村强化国家主导文化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之间形成了不同文化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后,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但也进一步导致了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在中国加速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价值取向的文化首先以城市为话语阵地,成为具有引领性的城市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的文化话语失去在城市社会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成为仅在乡村存续的乡村文化。就某
①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0年版,第27页。
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变迁、现实审视与路径选择
种意义而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即城市文化话语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不断上位,并取得强位势的过程。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位
1. 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断层。文化延续与传承如何得以实现取决于诸多现实因素。其中文化传承主体的继承和延续是文化传承机制的核心要素。村民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传统社会中,在村落这个“面对面的社”里,日常生活的体记忆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传承形式,这种形式克服了文化断裂的障碍和可能。但随着乡村“空心化”问题的日渐凸显,作为乡村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村民离土离乡,诸多文化的传承因主体缺失逐渐出现断层,导致乡村文化进入秩序失衡的发展困境。因此,从乡村内部而言,文化传承主体缺失,传统文化代际传承断裂,是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系列危机的原因之一。
2. 主体身份边缘化与认同感缺失。中国的城乡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向着两个不同的路径发展,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在生存空间、社会待遇、生活方式上均有着显著差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之迅速增长,工资收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目睹并体验了城市的现代文明后,进城务工人员向往城市生活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生活,在与乡村生活的对比反差中逐渐丧失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但又由于受到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权利不均衡、就业政策等各种制度限制, 在城
市生活中,农民主体身份未能得到充分认可,他们仍徘徊在城市的边缘,许多农民不断迁徙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过着候鸟式的生活,成为流动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其身份不断被边缘化,难以在城市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保障缺失
1. 政府角发挥失灵。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一段时期以来,政府主导性角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但始终缺乏健全且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且政策制定往往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政策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文化工作重心调整尚未真正到位。虽然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但乡村文化建设仍是短板和弱项,例如在乡村文化管理的人力配备和部门设置欠合理,在基层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表现尤甚,政府并没有真正发挥好配置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均衡发展的作用。同时,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精准性,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往往过于注重数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效能质量,在实效性上未能有效与乡村民众文化需求吻合。
2. 乡村文化市场发展不健全。从乡村社会文化市场本身特点看,农村文化市场分布零散,产业化经营尚未成型,市场供求状况不及城市文化市场具有相对稳定的预期,从而增加了市场的监管难度,因此目前乡村文化市场的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一是乡村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缺乏,从业人员
身份较为复杂,从事乡村文化市场管理的人员专业素养和队伍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文化产品内容复杂,有些产品内容低俗,危害乡村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三是乡村文化市场活动形式单一,公共文化资源缺乏。
3. 传统乡村民俗规范失序。传统农村民俗规范是通过传统礼仪、乡规民约、节俗庆典等,自我整合和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文化规则。从当前我国的制度体系看,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制度化”权力不断向乡村社会延伸,传统乡村民俗规范作为非制度化规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解构,其中相对积极的因素也面临传承、改造、归并、提升和消解的危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