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
①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
    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4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    )    mèi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历程。
4. 初中毕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
(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3)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以“老师,我要对您说”为题,给老师写一封信。下面是三位同学信中正文的开头,你认为哪种开头更好些?为什么?
①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我有太多的话要向您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
②三年来,我与您有过多次交流,但今天我仍有些心里话要对您说。
③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
二、阅读(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7)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
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6. 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4)
7. 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
8. 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
9. 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
[二] (23)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阮殿文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缰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10.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概括。(4分)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    接着写:                     
    然后写:与中年人的对话;      最后写:                     
11. 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6)
12. 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
13. 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4)
14. 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