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语文核心素养下,从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情感四维度教学策略去解读古诗词,从四维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能有效的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初中生品读赏析古诗词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语文核心素养;时代、身世、生平、情感四维度;教学策略。
一、语文核心素养
2017学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学科素养与评价课程目标调整中再次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让学生查有关资料、阅读、赏析古诗文来有效落实强化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教学新任务。
二、古诗词课时比例
最近教育部颁布了2022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16个学科的标准中,语文学科受
到了关注,因为9年义务教育新授课时一共9522个课时,其中语文课时的比例占到了20%-22%。一共有十多个学科,但是有五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学习语文,可见语文多么重要。
学习语文需要靠字、词、句的长期积累,更需要长时间一点一滴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需要渐渐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取得好的语文成绩。
根据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目标所在各学段课程要求:第四五学段(7-9年级)。
自《诗经》起,中国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远的内涵,有的吊古怀今;有的描写社会风貌;更有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政治朝堂、言物说理、感情抒怀……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给现今的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且最近随着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赛》《经典永流传》等关于中国古诗词文化节目的热播,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
三、古诗词传统教学模式
在我以往进行的初中古诗词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更要注重教学的任务是学生对初中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背诵及默写、诗句、重点字词注释的讲解上和规范翻译上,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学生可能听得起来枯燥乏味,也很不容易掌握古诗词的深层内涵。且在现今中国语文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前提下,课堂应是促进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到位的主要活动阵地,课堂中古诗词的教学再也不能走传统的死记硬背的道路。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文化核心要素在课堂任务目标的分解落实进程中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平行独立存在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互相交叉,各有侧重。
四、初中古诗词学习的四维度教学策略
基于在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这种现状,我在课堂中积极探索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从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情感四维度教学策略解读古诗词,结合现有的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多元的展现一位诗人,一首古诗词。旨在引领学生有激情的去学习掌握古诗词,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公式、一个考点来生硬的死记硬背。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很鲜明的例子。
例如我在上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杜甫中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无不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生机勃勃的朝气,尤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杜甫的那种不怕困难,勇登高峰,俯视时间万物的雄心壮志写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深入学习分析了这首五言古诗内容之后,认为杜甫是一个健康积极昂扬向上、乐观勇敢坚强的时代有为新青年。
但学生在初中八年级上册的这个时候,学习完杜甫中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篇后,学生有点不容易懂杜甫的这两首诗了,在品读赏析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就从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情感四维度教学策略去帮助学生解读古诗词。
杜甫青少年成长时期的家庭环境其实还比较可以,日子还算和富足的。开元天宝二十四年春(736年)二月,杜甫去洛阳参加礼部进士的考试,落第。杜甫的父亲还担任官职,杜甫那时候游山玩水,写下不少有名诗篇,那首《望岳》,就是作者在踌躇满志时写下的诗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疑地就是表现杜甫的少年时代那种不凡的壮志抱负。
天宝六载(747年),杜甫又参加考试,但由于一些原因,此次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他那时在长安十年为自己的前途奔波,不甚得志。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在被俘的情况下,他没有对自己的命运过多的哀鸣,而是在看到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写下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篇,《石壕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而出。
后来杜甫又几经曲折辗转,终于迁移到了现址成都上,在各地友人热心的关心帮助扶持下,在现址城西与浣花溪河畔,建成起了这一座草堂,世称为“杜甫草堂”,杜甫生活过的依然很辛苦,在一个雨夜,他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遭遇和写作背景后,对杜甫的诗歌中事件的记叙,情感的表达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情感等的四维度,在课后布置或预习的时候,就完全可以提前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对作品这四个维度已经有个了大致上的了解,课上再用几分钟左右的时间再和学生进行一起的交流沟通与话题讨论,进一步去了解这些作品的背后发生的小故事,还可以事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准备一些写作背景的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并播放出来给学生一起学习,更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在关于杜甫古诗的学习中,通过朗读,查资料,联系学生学习现状分享感受……就能很好的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早前学生学习过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回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了一滩鸥鹭。”和《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学生觉得“《如梦令》写得随意浪漫,富有生活情趣。《渔家傲》前半片也很浪漫,更多的是对自由的向往。”
还有的学生们甚至大胆提出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此豪迈风格的诗词与李清照的风格格格不入。
以上是我基于核心素养下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中从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情感四维度教学策略去解读古诗词的一些生动的案例,四维度解读古诗词对课堂教学最大的好处是能做到“举一反三”,能从一个作者去理解作者所有的古诗词,相反,学生在赏析一个作者的古诗词时,对作者的四个维度都有过探索的话,也可以很好的去判断作者的这首古诗是哪一阶段,哪种背景下写的诗作。
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但是在真正的古诗词课堂中,也并不是都要从这四个维度入手,且古诗词诗篇众多,意韵深远、内涵丰富,也不仅仅四个维度就可以解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为即便是对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情感四个维度都了解清楚了,但对于诗句中所展现的事物和情景的想象,每个学生的具备的主体意识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想象的画面,所体会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学生的读诗体验就更加表现出主体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2017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2]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