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
一、专业发展与基本概况
轨道交通专业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我校本着服务区域经济,瞄准市场需求的原则,在实力较强的“铁道运输”专业师资和实训条件基础上加大专业规划和建设力度,多年的专业沉淀使我校具备了轨道运输管理专业开办的条件。能贴近企业的办学思想使专业呈现出“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为西安市及全国轨道交通运输输送合格的有用的技能人才。
(一)专业基本概况
1.专兼职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本专业现专任教师9名,专职教师4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含在读)2人。专任教师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形成了学术梯队,教师数量足够,能充分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根据课程需要聘请了地铁、铁路企业的技术专家及工人技师等能工巧匠共5名担任兼职教师。
2.建立了具有模拟和仿真条件的运营专业校内实训室。学校非常重视轨道交通特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建设。2014年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虚拟行车、调度组织仿真、虚拟客运站接发列车及虚拟票务实训,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应就业岗位要求本专业学生具备车辆、供电、线路等设备的基本运用技能,为此本专业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运用》等课程。
3.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西安地铁),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专业实现了轨道类实践教学资源无界化,充分利用教师在轨道类实践教学资源(如电力机车模拟驾驶设备、接触网实训中心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二、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
1.适应城市轨道业发展,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正处于历史性的发展时期,西安地区轨道交通建设更是步入快速发展
阶段,按照规划,到2018年,由地铁、轻轨、市郊铁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组成的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网,平均每1.5km设一站,每站需配运营人员保守估计20人,可以预测新增线路约需增加运营管理人员2000余人 (不考虑人员流动)。届时需要大量的行车组织和客运服务等专门人才。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掌握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及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铁路运输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向企业输送合格的运营管理高技能人才,我校根据轨道交通企业对站务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岗位及相应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主要有: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务人员(含值班站长、站长等)、行车调度员以及铁路站车运输类岗位(如客运管理、售票管理、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客运列车长等)。
2.突出能力培养,确立专业办学思路
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行业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良机,为了追踪轨道行业发展的脉搏,搭建学校与行业企业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平台,本专业利用雄厚的行业背景,并注重日常的沟通联系。在专业定位和规划、专业及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行业调查、毕业生跟踪等方式科学、合理地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正,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试模式,使毕业生满足社会、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3、能力本位,致力教学改革
按照紧贴岗位,能力为先的育人思路,我们依据专业对应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地铁站务员、车站值班员、铁路客运员、行车调度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从地铁站务工作过程出发,调研分析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进而确定专业学习领域,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开发。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运用》已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并出版了校企合作配套教材。《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也已着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1)根据职业教育“必须、够用”的要求,对相关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将《客运服务》
与《服务礼仪》整合为《客运服务技巧与礼仪实训》。
(2)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及运营政策的调整变化,为了适应行业技术变化,通过补充讲义、专家讲座等方式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
(3)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具体条件,兼顾区域特点,设置了富有地域特的选修课。
4.结合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设备,设计“教、学、练”教学方法。
近几年,运营专业实训室引入了接发列车及调度实训系统、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实训系统、客运站作业模拟实训系统、地铁微机联锁LOW工作站实训系统、地铁票务模拟培训系统等几大专业模拟系统,为《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等课程实现讲中练、练中学提供了条件。我们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通过导向任务、讲解任务要点、操作示范、演练、逐个指导、教学目标考核评价、总结等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穿插安排,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轨道交通运营的特点使现场教学受到局限,行车调度、地铁票务等核心技术岗位难以实现顶岗实习。我们针对不同课程内容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情境设置法、角扮演法、现场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增强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及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在《地铁票务》课程教学中,除利用专业实训室的地铁票务模拟培训系统进行售检票设备的操作训练外,还结合具体地铁站的实际设置购票情境,让学生扮演票务员、乘客、厅巡等角分组进行演示,受到较好效果。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专业课程均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图文并茂、教学生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双赢互利,多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1)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学生培养反馈机制,根据用人企业及毕业生反馈信息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不足。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西安地铁、上海地铁、北京地铁等建立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
轨道交通运输具有客流波动大的特点,我们急企业之所急,为轻轨公司、西安火车站等合作企业量身定制了“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短期顶岗实习模式,即在客流高峰期安排学生进驻企业进行短期顶岗实习,过后返校学习,实现学习和现场实习交替进行。顶岗实习促进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的紧密结合。
(2)“订单”式培养人才
我们按照订单企业提出的培养要求,制定地铁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并聘请企业人员兼职授课,任课教师深入地铁公司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开展教学,保证地铁订单班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