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期总第213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区域经济】
排斥现状分析及对策
郑佳莹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摘要]金融排斥问题阻碍了农村地区金融的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以黑龙江省为
例,
运用六维度评价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排斥的具体情况和产生原因,并提出改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排斥现象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金融排斥;黑龙江省;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3-0099-02
金融排斥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中介缺位、机构锐减,金融服务方式相对单一,使农民在接触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方面障碍重重,处于正规金融服务的边缘或被完全排除在外,
这便是“金融排斥”。截至2009年,黑龙江省农户户均贷款量达1.2万元,用于简单再生产等维持生计型农户贷款满足率高达90%,创2004年以来新高。虽然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但依然存在资金不足、机构臃肿与服务落后等问题,致使许多农民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
一、农村金融排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地理排斥,是指被排斥对象由于其附近没有适合的金融网点等原因,只能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到达距离较远的金融机构。地理排斥指标通常为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密度/平均网点数;
2.评估排斥,又称为准入限制,是指金融机构利用对经济主体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依据。评估排斥指标通常为获取贷款的农户比例;
3.条件排斥,是指对经济主体获取金融产品不尽合理的附加条件。条件排斥指标通常为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
4.价格排斥,是指被排斥对象没有能力偿付价格过高的金融产品。价格排斥指标通常为农村贷款利率水平;
5.营销排斥,是指主流金融机构的目标营销集中于一部分体从而排斥其他体。营销排斥指标通常为每万人拥有金融机构服务人员数;
6.自我排斥,指被排斥对象由于自身的某种原因,主动把自己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自我排斥指标通常为经济主体心理、
风俗习惯。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一)地理排斥
黑龙江为农业大省,土地面积居全国第六位,人口为3831万人,地形多为平原、山林与水面,有满、蒙、朝鲜、赫哲、鄂伦春和鄂温克等53个少数民族,这些地理条件及民俗习惯的差异要求银行网点的设置与之相适应。而银行机构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更多考虑到成本收益,因而在农村地区设置网点的积极性不高,这种典型的地理排斥主要体现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少和银行机构人均覆盖率低。
参照银监会公布的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为3089个,网点分布密度为1.26个/万人(低于平均水平1.54个/万人),每个乡镇平均分布网点数为7.72个。数据表明,在黑龙江农村地区为居住地相对分散的1970万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十分有限。
(二)评估排斥
由于农村信贷具有季节性、临时性,贷款用途又难以区分,致使涉农信贷收益较低而风险较高。为此,贷款的发放采取了相对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2007年,全国有34.6%的农户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贷款,2008年,这一比例降至28%。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水平不升反降,说明农村金融排斥程度依然很严重。黑龙江省的这一比例为
邮政小额贷款条件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是黑龙江地区缺乏融资渠道,
对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江浙一带民间金融相对活跃和发达,这一比例反而要低一些。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四类,分别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占全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71.6%。农行和农发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较低,邮储机构数目虽然相对较多,但由于成立晚,农贷业务才刚刚起步。与农民联系密切的农信社由于实力有限,
只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产需求,这使得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农村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足够的金融服务。
9
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