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作画,提高学生的各项绘画能力
作者:韦英素 韦赞华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年第10
        “诵读课题的子课题在我校启动后,整个校园书香浓浓,每天都能听到学生朗朗的诵读声,很多学生喜欢上了古诗,一个学期能背诵30多首古诗。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吟诗作画,于是学校开设了古诗作画栏目,要求我们美术组每个学期举行一到两次的古诗作画作品展。古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是用线条、颜表示诗的意境美和形体美。诗人是用语言来绘绘形的,而画家是用线条、颜来表现形体。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田园风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两年来,我校已经举行了五次古诗作画作品展,发现参加画展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也喜欢上了美术,学生的绘画水平也相应的提高了。
        一、古诗作画,提高学生绘画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
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重视课内、课外多种学习途径的结合,重视学校课程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的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练,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学生对古诗的画面美和意境美的理解就不够透彻。因此,在课内我尝试将诗画相结合,也就是将美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这样就加强了知识内容的补充联系、渗透融合,学生对诗句的含义理解更透彻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
        二、古诗作画,提高学生绘画审美能力
        古诗以极精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美感教育是培养儿童绘画创作素质的先导。在课外,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自然的景物,看看事物的形态美和彩美。如带学生出去春游时,我让学生观察山坡上青草,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这些草长得怎么样?形状如何?(2)草是什么颜的?(3)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是描写草的?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观察草,他们
知道小草长得很茂密,颜是绿的。他们还会想到古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感受到草的颜美和顽强生命力,知道小草虽然渺小,但它的精神是伟大的。学生感受到草的美丽后,让他们进行作画,他们会把草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