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它已成为中国封建王朝走向衰亡的见证,成为近代中国深重苦难的见证,成为中国的志士仁人为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奋起抗争的见证,也成为今日繁荣和发展的见证。百年来沧桑巨变,百年来名作如林,百年来已完成从舶来品向中国特的传衍渐变。话剧,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主动的挚爱的文化选择。一、话剧的起源
二、萌芽期的话剧
三、文明戏的脚印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
五、话剧的确立
六、田汉及南国社
七、渐渐走向成熟
八、曹禺三部曲及其他名家名作
九、职业剧团的出现
十、抗战初期的演剧活动
十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及其他名作
十二、新中国初期的话剧
十三、新时期话剧
十四、开放的戏剧世界
十五、享誉世界的剧院
十六、话剧的奖项
十七、中国话剧的风貌
注:本篇是“十至十七”
十、抗战初期的演剧活动
1937年7月,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七七事变”燃起了抗日怒火,中国话剧界人士以戏剧为武器,投入全民抗敌的历史洪流。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话剧成为中国诸多艺术种类中,最活跃,最繁荣,最具现实性、战斗性和民众性的艺术。其发展特点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历史剧的兴盛,讽刺喜剧的崛起,并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七七事变“后,在上海上百人参与演出了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场面宏大,气势昂扬,传达了人民誓死抗敌的心声,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上海沦陷后,戏剧界人士迅速组成了13个抗日救亡演剧队,除少数几个留沪坚持对敌斗争外,多数都奔赴祖名地,宣传抗日。创造了许多短小而通俗的演剧形式,如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灯剧和傀儡剧等,使得戏剧同广大民众结合在一起。著名的《放下你的鞭子》等,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行。重庆成为陪都,绝大多数的表演团体和演艺人士来到这里,1938年10月,举行了第一届戏剧节,组织了25个演剧队到街头、镇上演出,连续7个晚上公演抗敌戏剧,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空前盛举。
中国话剧的足迹不仅走遍全中国,而且涉及到东南亚、香港一带。话剧将中国华侨的爱国热情也推向高潮。
重大的演剧活动还有重庆的“雾季”公演,举办了4次,共演出大型话剧100台以上。是抗战大后方的戏剧盛事,它的影响遍及全国,鼓舞了人民的抗敌热情。“西南剧展”形成了又一个剧运高涨的地区。主办人
向英烈致敬的话欧阳予倩、田汉等,有来自贵阳、昆明等地的30多个艺术团体的近知千人,其中21个是话剧团体,演出了《大雷雨》、《法西斯细菌》等20多部话剧。还举办了戏剧汇演、资料展览、艺术研讨等活动,为抗战时期的中国话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十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及其他名作
战时产生了众多的历史剧,以史鉴今。有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等、阳翰笙的《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欧阳予倩的《忠于李秀成》、阿英的《碧血花》、于伶的《大明英烈传》,等等。其中,以郭沫若的五幕话剧《屈原》最为著名。
郭沫若(182—1978),不仅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而且熟谙历史,文名远播。屈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诗人,其诗作《离骚》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以神来之笔,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塑造了一位横遭陷害、处境艰难、的爱国者形象。他浪漫的诗情,高洁的心灵,伟大的人格,光照千古。史剧谱写了一曲屈原的颂歌。《屈原》于1942年首演于重庆,轰动山城。
其次,剧作家阳翰笙(1902—1993)的《天国春秋》也有其代表性。《天国春秋》取材于清末发生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选取导致其由盛而衰的关键性事件——杨韦内讧作为中心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现实主义的深化
曹禺在30年代初一鸣惊人之后,在抗战中又大显身手,如写了多幕剧《蜕变》、《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同名话剧。是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深化的代表作,是他创作技巧更加成熟了,要赋予深刻的主题和文化的内涵。
夏衍抗战后期的代表作是《法西斯细菌》。
吴祖光(1917——)在抗战中崭露头角,并显示了浓郁的诗情和雄健的笔力。代表作《风雪夜归人》,写了京剧名伶魏莲生的人生悲剧,表面上是写爱情悲剧,实际上张扬的是人文思想。
宋之的(1914—1956)的《雾重庆》创作于1940年,上演后获得了很大的声名。它写战时重庆一年轻人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陈白尘(1908—1994)的政治讽刺剧《升官图》是中国现代讽刺喜剧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借鉴了《钦差大臣》的喜剧构思和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丑角造型,它对官吏制度的腐败、恶人横行、庸俗无耻的社会现实,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嘲讽。
老舍(1899—1966)的《残雾》写于1939年,讽刺当时重庆官场的社会现实。老舍的喜剧,意在佛去笼罩在抗战形势下的“残雾”,把讽刺的锋芒直刺腐朽的统治。剧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俏皮。
解放区的戏剧,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解放区的戏剧工作者深入民众,吸取民间艺术营养,描写现实生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秧歌剧、独幕剧流行。也创作出为众喜闻乐见的话剧。如喜剧《抓壮丁》、歌剧《白毛女》等。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又出现了反映、工人生活、部队战士的戏。如《反“翻把”斗争》、《战斗里成长》等。解放区的戏剧反映了现实生活,探索了戏剧的民族形式,影响了新中国话剧的发展。
十二、新中国初期的话剧
共和国的成立,中国话剧的发展也随着转入新的历史时期,由过去的民间团体转变为正规的政府统辖的艺术团体,建立有序的体系(如话剧团的布局、戏剧院校的建立等)。在演剧上,推行从苏联引进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虽然受到“左”的思想影响,但仍然迅速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并逐渐地形成中国特的演剧学派。从1949年到1966年,话剧已成为全国的一大剧种。
剧团建设上,中央设立的大型院团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49年4月)、中央实验话剧院(1956年)、中国儿童剧院(1956年),隶属于文化部领导。地方上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解放军部政治部话剧团等。
戏剧教育上,受到戏剧界和文化部门的重视。1952年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此为中国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等戏剧教育学府,第一任院长为欧阳予倩。上海戏剧学院,成立于1956年,熊佛西为首任院长。
半个世纪来培养了大量的戏剧人才。除两所高等戏剧院校外,各省的艺术院校有的也设立了戏剧系。
初期的中国话剧舞台主要讴歌民主革命的胜利。著名的有《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保卫和平》等。其次是歌唱新中国的主题。如《刘莲英》、《龙须沟》、《春风吹过诺敏河》等。1949年底,老舍从美国回来,看到新中国的新北京处处是新的面貌,他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一个历史的见证人,由衷地产生一种天翻地覆之感。于是,他写了《龙须沟》,可以视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继后,出现了标志新中国话剧发展中的一批峰巅之作。首先,是一批“第四种剧本”;如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等。
1957年发表的《茶馆》,不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新中国戏剧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剧中写了3个“朝代”,时间跨度50年,写活了70个人物。它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浓郁的民族气派,浓重的历史含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谱写出一部史诗性的画卷。总导演焦菊隐(1905—1975)为这出戏的成功也有着出的贡献。
焦菊隐从《龙须沟》开始,就已经在探索着演剧民族化的道路。他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他更醉心于如何将中国戏曲的精华运用到话剧中来,并且到把它同斯氏体系融合,打通中国戏曲同西方戏剧相结合的道路。在《茶馆》的导演中,他把这种探索推向一个极致。
1958年,田汉的《关汉卿》问世,也是历史剧创作发展的一个标志。《关汉卿》是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13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诞辰700年而作。它不但体现着田汉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新中国成立最优秀的剧作之一。此剧堪称田汉的绝唱,他以诗的语言,诗的情调与诗的构思,谱出了一曲关汉卿的赞歌。
20世纪60年代前期,政治气候相对的缓解,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创造环境种调适后,话剧创作又出现了一次高潮。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如《第二个春天》、《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激流勇进》、《南海长城》等。虽然突出理想教育,注重塑造英雄人物,或重或轻地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但艺术上已比较成熟,人物刻画得比较生动。
十三、新时期话剧
1976年后,经过十年的动乱,话剧舞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1977年—1979年,是一个亢奋、复苏的阶段。
被剥夺自由,遭压制禁锢10年的话剧,一旦从“四人帮”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就焕发出传统所固有的战斗激情和力量。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迅速创作出一批剧作,受到人民众的热烈欢迎。涌现了一批揭露和控诉“四人帮”的丑行,或含泪展示人民在“”中的种种苦难,或歌颂人们在惨遭迫害的险恶环
境中同“四人帮”英勇斗争等剧目。如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多幕剧《丹心谱》、《于无声处》等,显示了过去所未见的敢于面对矛盾的悲壮风格。《于无声处》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部戏,不但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更令人精神振奋。
在思想解放的声浪中,剧作家以其敏锐的思想触角,敢于在剧作中提出一些重大的社会课题,遂有社会问题剧的兴起,涌现出《报春花》、《救救她》、《权与法》等。
同时,出于对“四人帮”残酷迫害老一辈革命家的愤慨,也出于对这些革命家的尊重和爱戴,一批歌颂他们的历史剧应运而出。如《报童》、《西安事变》、《陈毅市长》等,塑造了周恩来等人的崇高形象。
《(2)1980年—1989年,是在危机中探索的阶段。
由于改革开放,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涌入;由于80年代初中国电视的大普及,对话剧形成强烈的冲击;以及由于其他的娱乐媒介的兴起;还由于当代观众观赏趣味的多样化,这些因素,使得话剧于陡然间陷于危机之中、使话剧观众是大量走失。在面临的危机中,话剧舞台不得奋起革新,掀起探索剧和实验剧的热潮。探索剧以形式革新为先导,增加了结构“散文化”和叙事的成分;运用戏剧时空的自由转换、相互重叠和象征、隐喻、荒诞变形等手法;广泛的借鉴妹艺术,把歌、舞、音乐等因素引进来,更追求戏剧的综合性等。在内容革新上,首先是对“人”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思考,是人性复归的张扬和呼唤。其次,追求对人的内心的透视,对人的灵魂的分析。以及对主题的诗化、哲
理化和多义性的追求。在这样的实验中,中国的舞台倾斜了,如《绝对信号》、《潘金莲》、《野人》等。《狗儿爷涅槃》和《桑树坪纪事》是最有代表性的剧作。
《狗儿爷涅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民心理的复杂性,既有“左”的政治运动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也有新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旧有陈腐观念的强烈冲击。在戏剧结构上,采用意识流与倒叙交叉互用的方法构置情节,用心理外化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演层心理。
《桑树坪纪事》的演出,进一步给探索剧带来声誉。著名导演徐晓钟,以开放的视野,对现代主义戏剧艺术采取吸纳的态度,将妹艺术采取兼收并蓄的做法,舞蹈、歌队等融入剧中,使之写意和写实、情与理、再现与表现等交融一体。
与探索剧伴行的是小剧场运动的勃兴。小剧场运动的特点是实验戏剧,往往具有先锋性。1982年,《绝对信号》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兴趣。直到90年代《同船过渡》等的出现,演出更贴近观众的心灵和以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3)1990年至近年,仍处于艰难的调整阶段。
尽管新时期话剧的发展步履艰难,但令人震惊的变化是明显的: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吸收外来戏剧的优秀成果,戏剧观念、戏剧理论空前的活跃。舞台五彩纷呈,各种题材,各种样式,以及各种风格的剧目展现在话剧的百花园中。
儿童剧的蓬勃发展,1976年—1982年是儿童剧最辉煌的阶段。除了《马兰花》等保留剧目外,涌现了《报童》、《寒号鸟的秘密》、《五(二)班日志》等。直到80年代末又出现了《魔鬼面壳》、《红蜻蜓》、《潇洒女孩》、《迷宫探险》等。
军旅戏剧是中国话剧中也是较具实力和特的一支队伍。新时期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和优秀剧作。如《高山下的花环》、《血染的风采》、《宋指导员的日记》、《天边有一簇圣火》及近年的《虎踞钟山》、《洗礼》、《厄尔尼诺报告》等。
活跃的少数民族话剧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如《布达拉宫风云》、《女村长》、《没毛的狗》等。
新时期的历史剧有了新的探求和开拓。首先是寻求历史和现实的新的契合点,希望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艺术呈现中,寻到同当代生活相通的思想和感情。其次,探求历史真实同艺术真实的统一。如《懿贵妃》、《曹植》、《商鞅》等。再次,是“非历史化”的历史剧的出现,它更侧重对积淀在历史中的人性的反思和审视,不特别看重史实。
十四、开放的戏剧世界
随着中国打破封闭的格局,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戏剧世界也迎来了一个同外界广泛交流的新局面。
为了开阔戏剧视野,也为了同外国戏剧界建立友谊,中国戏剧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或是请外国剧团来演
出,或是请外国剧作家和导演来一同排戏。至于翻译外国剧作,那就更多了。
话剧出国演出随着开放的深入,相互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茶馆》、《天下第一楼》、《死水微澜》、《家》、《关汉卿》等先后出访,使外国观众一睹中国话剧的风采。
最能体现中国戏剧开放特征的,是为了纪念外国戏剧家,如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等所举办的戏剧节、专项演出和学术研讨会等。其中,以多次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最具代表性。有力地增强了中外戏剧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十五、享誉世界的剧院
半个世纪来,话剧舞台造就了不少卓有成就的、有影响的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便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剧院。以其优秀的剧作和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它于1952年建立。曹禺为首任院长,逐步形成自己的即具有中国民族特的演剧体系和风格。它拥有自己的一系列的优秀剧目,如老舍的《龙须沟》、《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名优之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