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与形体演变(整理辛苦,朋友们支持一下)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汉字的起源
1.劳动创造说
关于汉字起源的“劳动创造”这一说法在古代文献上有多种记载,如“结绳”。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给绳子打结的方式来记数、记事和传递信息。
2. 仓颉造字说
先秦典籍中记载,汉字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的。仓颉,称苍颉,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汉字的特点3.学术界观点——字之初,本为画
中国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提出:“文字的起源是图画。”文字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在原始图画记事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以传世的实物看,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村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的陶器上的“文字符号”样式。原始刻画符号具有绘画和文字的双重性,可以认为是汉字的雏形。
(二)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商代主要用甲骨文,周代用金文(又称钟鼎文);秦代主要用小篆,而以隶书为日用字体;汉代主要用隶书,而草书和行书也已经流行;魏晋到现代主要用楷书(真书),而以行书为辅助字体。
总而言之,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我们又以隶书为界,将前三种划为古文字,将后四种划为今文字。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是殷商后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据考证,甲骨文已有3500左右的单字。
有近一半的字已经认出。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
2.金文
除甲骨文外,在殷代的一种重要文字是金文。它的名称也是由书刻的原料而来。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钟多是乐器,鼎多为礼器。例如九鼎则为传国重器,王都所亿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铸刻上面的文字,多为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
这时的金文主要具有下列特点:
(1)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这为以后篆书用笔打下了基础。
(2)字的结构比甲骨文更加紧密、平稳。字形也比较有规律性,也为以后的文字统一奠定了基础。
(3)章法上也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有的显得疏朗开阔。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开小篆,在先秦书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性作用,更可贵的是其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这对我们更好的研究先秦书法的面貌提供了相对方便的条件。金文主要代表作有《大盂鼎》铭文、《毛公鼎》铭文、《散氏盘》、《兮甲盘》、《天亡殷》、《墙盘》等。
3.大篆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4.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5.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6.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使结构上更趋严整,规矩整齐,被沿用至今。像孩子们开始学写字时一般都可以算作是在一笔一划写作楷书。
7.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唐代再次掀起草书的热潮,涌现出张旭,怀素等书法家。
8.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三点剖析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
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生应该熟悉中国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历程,并了解每一种演变的形体特征并能够正确辨别相应的字体。
随堂练习
随练1.1  中国象棋里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象”。按照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下列的“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B.  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基础知识。汉字演变的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六书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所以本次可我们会对汉字的造字法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