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三大杀手之辣手书生陈恭澍
在军统的历史中,陈恭澍不是一个太出名的人物,各种相关出版物中,很少有提到陈恭澍的。
实际上,如果要评选军统第一杀手的话,陈恭澍当之无愧。
据陈自述,他一生共策划参与过200多件行动案件,而陈作为杀手的职业生涯,从1932年毕业于洪公祠、被派到北平当站长算起,到194110月落水,满打满算也就是9年时间,换言之,陈恭澍平均一个月要搞两起行动案子。
这其中,还包括像河内刺汪这类足可写进抗日战争史的大案。
做了这么多案,之所以陈恭澍不太出名,主要是因为陈一直干外勤,而且主要在平津和上海两地活 动,没怎么在特务处和军统局本部待过(待过两次,一次是擅离职守,被特务处关禁闭;第二次是刺汪失败,误中副车,回到军统局,被戴笠冷处理),干 的又都是极其秘密的行动工作,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太熟悉他。
不象沈醉,先搞情报,后来在上海、湖南、重庆等地做公开工作,还兼着军统很多培训班的教
官, 好多学员都是经他的手招进来的,特别是后来到军统局本部当总务处长,执掌后勤大权,谁都要求他办事,所以沈醉认识的人特别多,知道的事也多,别人也都认识 沈醉。一写回忆录,就都给带出来了。
所以陈恭澍认识的人也不太多,后来到了台湾,经常来往的也就是他熟悉的那些人,比如王天木、毛万里什么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统的老人搞了几次比较大的聚会,陈恭澍参与的不多。
这一点,从他写的回忆录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基本上是写自己,涉及别人,尤其是上层的很少,原因很简单——他不知道。
晚年的陈恭澍曾自诩为英雄无名”——现在看起来,能不能算英雄另说,无名倒是真的。
陈恭澍,1910年生,原籍河北宁河,从小随兄嫂在北京生活。1925年,陈恭澍因琐事与嫂子发生争吵,当时陈恭澍才15岁,刚刚初中毕业,年少气盛的他一气之下居然离家出走。
这一走就跑到了广东,与当年的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陈恭澍投考了黄埔,最初进入军校四期入伍生队,后因升学考试未过关,延期入军校五期步兵科,编入第一学生大队第二中队。
按:戴笠听了毛人凤的革命的希望在广东以后,到广州投考军校六期,已是1926年,这时戴已经30岁了。而且戴笠因为连中学都没念完,文化课考试差得很多,结果没考上。
本来身上就没钱,结果这下弄到连旅店都没钱住了,几乎被人轰出去。正在戴笠尴尬的时候,同旅 店的两个青年人看这人相貌堂堂,气质不凡,很是替他不平。于是这二人替戴笠出了房钱,还请他吃饭,席间一聊,原来这俩人都是刚刚考入军校六期的同学,他们 告诉戴笠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北伐在即,过几天还要补录一批,不要着急。
在补录中,戴笠顺利地进入军校六期骑兵科,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至于那两个六期同学,后来都成了戴笠的忠实部属:一个叫徐亮,十人团之一,中国人民动员委员会委员兼主任秘书。另一个是王孔安: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浙警政治特派员办公室书记长,毛人凤刚参加特务处工作时的顶头上司。
陈恭澍是19263月在广东进入军校五期的,19278月,因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成立,因此军校五期学员在南京举行了毕业典礼。
按:北伐这段历史,如果不去看专门的历史书,大多数人都是不清楚的,因为在历史课本中
极为简 略,除了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以外,只讲到“4.12”、接着就是“7.15”马日了;然后视角就完全转到我们这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接着就是秋收起义、井冈山,一下好几年过去了。等再回去讲那边的时候,已经是中原大战了。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北伐战争的结局。
在这里用几个重要的节点来提示一下北伐的过程、结局:
19257月,国民党建立广州国民政府。
19267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誓师北伐。
192612月,广州国民政府迁至武汉。
1927418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825日,武汉、南京两个国民政府达成妥协,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以后,还有个二次北伐,后面再讲。
192812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史称东北易帜
至此北伐胜利。因此,在中国现代史上,1928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年头,一是北洋军阀的统治到此结束;二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
毕业以后,陈恭澍回到河北,境况很不如意,于是了几个同学,一起回到了南京。
按:早期入学的军校学生,多数都被编入了北伐军,在北伐中,许多军校学生因部队被打散,流落在南京等地,没有着落。这个时候,又是蒋校长想起了他们,于是他在南京黄埔军校内专设毕业生调查处,联系、登记这些流落各地的军校学生。总其事的,就是军校一期生黄雍。
按:黄雍,1900年生,湖南平江人。
黄雍的经历很丰富,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搞过农运、搞过武装暴 动、参加过海陆丰起义,后因对立三主义不满脱党、又加入谭平山的第三党1931年担任南京黄埔毕业生调查处负责人,军委会中将。1940吕一年退役,在 解放战争中,黄曾掩护过我
地下电台。解放以后,黄任全国政协委员。
黄雍是军校一期六大队的,这个队出了四个有名的将军,都是湖南人:陈明仁、左权,都是醴陵人;刘戡,桃源人;再加上平江人黄雍。
如果说戴笠是军统之父的话,那么称黄雍为军统之母并不为过,很多军校学生都是经黄雍介绍参加特务处的。所以,尽管黄雍并不是军统的成员,但他却是军统十人团之一,每年的四一大会。戴笠都要把他们请到主席台上,隆重地推介给大家。
1932年,陈恭澍经黄雍、张炎元介绍,认识了戴笠,并进入洪公祠特训班受训。
按:张炎元,1904年生,字炳华,广东梅县人,军校二期炮科毕业。张炎元也是十人团成员,去台后曾任国防部情报局(系1955年由保密局改组)局长,所以很多军统的老人后来都尊称他为张炳华或炳华先生
所以陈恭澍加入特务处的起点很高啊,两个介绍人都是十人团成员,本人又是军校五期生,可谓根正苗红,又年轻,1932年时才22岁,很受戴笠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