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永恒回乡主题与诗意现实主义影像风格
如果说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是电影世界中的一块神秘花园,那么霍建起就是这个花园里一名辛勤的中国园丁。中国第五代导演作品常常有非常鲜明的个人影像风格,那鲜明更多表现为对某种视觉语言的极端偏好。霍建起不同,他不极端,他总是温和,但是,他温和得有态度。那种态度就叫唯美,也叫诗意。也许跟学美术有关,霍建起电影的画面永远唯美,每个定格镜头都是一幅构图讲究的古典主义油画,每个长镜头都是一行对仗工整的小诗。《暖》不仅继承了他一贯追求的绘画感,讲究构图、彩和光线的完美,注重造型语言的运用,还更加突出了影像语言的表现力,更有意识地运用影像语言结构影片,使整个影片在充满画面美感的同时,以干净、内敛的影像语言直接阐述思想、表达感情、渲染情绪、创造意境。其节奏舒缓,情绪流畅,画面内的时间绵延悠长,穿越过去和现实,并将之引入未来。
霍建起承袭一贯的画面优美、彩清新的传统,《暖》依然以细腻、含蓄、唯美镜头语言讲述恬淡、美好又惆怅的故事。我们选择其开头和结尾的镜头语言来分析它的“诗意”。
影片开门见山,从细节出发交代环境和人物,并定下冷清的感伤调子。从一棵树的小全摇到骑车人(井河)摇到蜿蜒的山路,升起来,就是山区阴霾的全貌。“家乡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却已经成了外人。每条路都还铺在原来的地方,仿佛在等我,等了十年,这让我的心中无端有些惭愧。”井河的旁白和占据了整个银幕的芦苇、有油画质感的画面一起预言了影像的伤感诗意。
和两头牛一起,女主人公暖一摇一晃地出现在稍俯的全景里。井河叫她,她回头,白薯秧缓缓地从镜头前划过——完美的对角线构图,背上的白薯秧的绿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突出暖的脸的特写。
没有任何铺垫地,暖与井河——也是彼此与自己的青春岁月狭路相逢。
之后,在一直下雨的阴冷现实时空与温暖欢笑的过去时空时时交织纠缠当中,故事缓缓推进,而画面一直优美,镜头里长长的雨巷、水缸里刻意摆放的彩漂亮的西红柿与黄瓜、金黄的麦场、曾经丁香般芬芳的姑娘,以及不时出现的哑巴盘腿坐在河漫滩上放鸭的大全景……应和着井河的画外旁白,格外忧伤而惆怅。可以说,整部电影都在
油画般的彩,在唯美中突现着霍建起一贯的电影风格
——如诗如画。
最后的诺言段落也很美,那边,全景里暖与哑巴相携走远,这边,白衣井河抱着红衣的小女孩丫,对丫说:“等你长大了,叔一定来接你去城里读书。叔一定会来接你的。”井河再一次将丫搂在怀里。景别在升、摇中渐渐变大,直到俯拍的画面定格成一幅精美的油画。之后就是漫天的芦苇,井河说着哲理的旁白,结束影片。
从《那山 那人 那狗》到《暖》,霍建起一直善于用景致来表达人物情绪,亲情、爱情、希望、失望
、挣扎与痛苦如小桥流水般缓缓滑过银幕。故事还是老故事,只是看你怎么表达。正所谓“工夫在诗外”,诗的意境通过光影、线条、画面这些“诗的语言”得到了充分展现。外景选择在乡村,自然美景仿佛一个天然舞台,观众仿佛时时淋得到江南的细雨,处处闻得到野外植物的清香,感受得到那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哀伤与彷徨。对于外景地这一重要的影像造型元素,强调美感的导演当然有自己的选择:“影片拍摄时已是秋天,秋天的北方是很难看的,因此我就把故事发生地挪到了南方。选择了江西古徽州的一部分,是一个文化氛围和自然景观都特别好的地方。那里的感觉像世外桃源,人特干净,在那里,你会产生一种离现实很远的感觉,是一种只有在中国古诗句中才有的境界”(1)。别具匠心的景物空镜头和各种表意造型符号像清泉汩汩而出,与井河的画外音一起营造出电影诗一般的气氛,达到诗画交融的意境。对于电影,对于美化现实,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欧洲代表雷诺阿表白:虽然“拍的是取自现实生活的悲惨遭遇,实际上却是在几乎不由自主地描述一则令人心碎的、充满
诗情画意的爱情故事。”
(2)
同样是诗意和感伤,同样是简约的美丽,诗意现实主义的中国代表霍建起声称:“我希望在悲之中有美好的、温暖的东西。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只看到恶的东西,就会太绝望了。无论在任何环境下,能客观地看世界,客观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并化解你所遇到的不如意,如果有这样的心态,你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寻到一种快乐。我不否认美化的倾向。我是个心很软的人,没法去面对生活中太多残酷
回忆碎片:一块冷一块暖
——《暖》的诗化影像语言分析
梁 明(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副教授)李 力(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2002级硕士研究生)
摄影分 析
(1) 陈杭、丁一岚《暖:寻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2)melzhou《非完全电影笔记:雷诺阿的诗意现实》,网易娱乐。
影 片 个 案 分 析F i l m I n F o c u s
的东西,因此宁愿把环境营造得很美好。”(3)
逝者如斯,物是人非。对于井河,昔日的景物、感情、故事如一首老歌,想起某处就是某句,所忆之处都是诗情画意。对于暖则不然,回忆的感觉应该很痛,世事两面总是这样。“诗的方式,不是以冲突,而是以反映与参差对照,既不能用戏剧性的冲突来表现痛苦,结果也不能用悲剧最后的‘救赎’来化解。诗是
以反映时空的无限流变,对照人在其中存在的事实却也是稍纵即逝的事实,诗不以救赎化解,而是终生无止的绵绵咏叹、沉思与默念。”(4)“我的承诺就是我的忏悔,人都会做错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此说来,我是幸运的,我的忘却就是我的纪念,如此说来……”,借助《暖》结尾类似文言文的句式,我们要说,他的伤感就是她的伤痛,他的愿望就是她的绝望,如此说来,电影本身是残酷的,意境看起来很美,但不能多想,这是每个事物的两面,也是这部电影的两面,影像唯美,画面考究,但有时也因过于刻意和工整而失去了些许舒展。
如此说来,《暖》是电影,可它更像一首诗。它酝酿的,是绵绵咏叹和沉思的散点诗情;它展示的,是青春记忆中随处散落的一块块时间碎片。
这碎片,于暖和井河来言,一块是冷,一块是暖。
二、冷暖调交织、前因后果纠缠的双时空
《暖》采用很传统的表达方式讲故事:从接近尾声的中间——其实对于暖那就是尾声了——开始,先为暖的脚残疾设下一个悬念,然后故事在过去、现在两个时空中展开穿梭,最终揭开谜团。
对于故事分两个时空的电影《暖》来说,暖基本属于过去时空,冷灰的蓝则是现实。
歌德在《彩理论》中认为,黄和蓝是两种基本质,构成轴上的两个极点。蓝是一种能量,
它处于负轴,最纯粹的蓝有一种夺人的虚无。它是蛊惑与宁静这对矛盾的综合体。
也许因为是优雅、忧伤、深邃、荡漾、纯净和内敛的“代言人”,蓝深得众多大导演的喜爱。最能感受到蓝调忧伤情怀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三里的《蓝》。偏爱蓝的还有北野武,他说,
吴念真“我认为所有的蓝都是绘画时的画布。一般来说,画布是白的最好。不过,使用彩胶片时,白画布在影像上只会产生晕影,所以最稳定的画布还是属蓝系列的。当画布上沾染了各种颜时,恐怕就不想在上面画画了。总之,我要统一到蓝上。从影片开始到最后,我一直是在蓝的画布上着。”(5)蓝也是霍建起一直爱用的颜,不然不会将原名《行为艺术》的影片更名为《蓝爱情》。在有些哲学意味的人生哲理片《蓝爱情》里,蓝调是理所当然的主调。哲学是冷静深邃、具有普遍意义的,所以冷静、和谐统一、流畅清丽的蓝调的选择设计能够贴切表达影片的主题和内容。
《暖》也一样以蓝灰调作为影片现实空间主调,这里的蓝因为加入了淅淅沥沥的雨,所以显得比《蓝爱情》里的蓝要沉重得多。现实时空主要使用蓝、黑、白彩,以大面积的蓝系为主,对背景环境、场景、道具等进行选择和加工。蓝黑的巷子,昏暗的屋子,为了突出人物而又不影响调,选择了浅作为暖和井河以及哑巴的主要服装彩。整部片子在现实时空与回忆段落的后期,基本都是纯而冷的基调,始终有压抑感。
跟“北野蓝”稍稍不同,《暖》不完全是蓝,它还有一点点绿。
跟《那山 那人 那狗》完全弥漫着生动的绿也不同,来自生命本身的跃动的绿,在《暖》中只是一个个短短的停顿符号:它在俯拍的绿油油田野中;它在仰拍的树影里;它在暖鱼池里淘洗的蔬菜特写里;它更在哑巴背影盘腿坐在河漫滩上的大全景里;它还在邮递员的制服和自行车里……它随处可见,但它久久不来,这绿,就是暖还有哑巴持久的等待。
因为是关于人生悔与悟的回忆,因为是诗意的怀旧,影片中的主调灰冷的蓝,是由蓝灰与雨共同营造出的清冷调子。
而暖意,只在大量冷灰烘托的少数暖里。
在井河望着暖远去的方向的近景中,开始闪回。回忆,一开始是那么的暖。摄影师把爱情作为暖这个女孩的人生彩最亮点,把丰富的彩作为爱情的象征,在井河关于暖的幸福回忆镜头中,都运用了丰富的彩和暖调,加强了对比,使现实的不幸和回忆的幸福构成强烈的反差。
集体经济时期的场院上一派繁忙的景象,有人在扬场,有人在荡秋千,少年的井河和暖无忧无虑,调子金黄。随着影调的转暖,回忆段落的镜头也随之摇动、灵动、流畅起来,每个人心底都有珍藏的回忆,回忆里完全是一派阳光明媚的调子,天高云淡、层林尽染。而那时,暖,也是那么完美和开朗。
暖意还在小武生给暖上妆的场景中,暖调的光,那么多台灯,那么多化妆镜,那么多彩堆积在暖和她的爱人脸上,随着摄影机的缓缓移动,透过纱帘,暖美丽的面容中流露充满梦幻的目光,小武生为暖画唇(近景),笔描暖的红唇(特写)、小武生仔细地看着暖(特写)、一双手为暖贴头片(特写),这一幕几乎金的影像,与这些特写和这些红的彩妆一起,构成暖人生中最高潮的华彩乐章。
红往往在霍建起的影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蓝爱情》中,黑和蓝被当作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彩来运用。主人公刘云始终穿黑和白,在最后一场“大悬念”戏里,她站在高高的桥上,将要跃身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依然一袭黑衣但系了一条红围巾,十分抢眼,这是全片中给予她唯一的一点红,加强了悬念效果。而这边,当刘云纵身从大桥上一跳,那边的邰林也奋不顾身地跳入江水中,这时,他脑海中出现的是温暖的、绚丽的、红玫瑰般的幸福回忆或想象时空,那红玫瑰的雨伞在高速镜头中掉在雨中的街上,是绝妙的彩处理。
在《暖》里,红代表青梅竹马的少年情怀、青春无
(3)马智《镜头中别一样的风景》,网易文化,2003年12月17日。
(4)吴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台湾远流出版社,转引自《论侯孝贤及其电影》,m2s媒体工作网。
(5)《关于北野武的蓝情结》,银海网站“影人评论”,2000年12月17日。
女生:……选上的机会最大。暖:要真能选上啊,美上天了!
女生:就是,说不准暖就成了邓丽君了。女生:是呀,到时候……3.暖及女生倒立。
女生:……可别忘了我们。
暖:得了吧,别做梦了。虽然说着别做梦,其实暖从来都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子。而后来,我们知道暖的梦想总是和她倒立的身姿——也跟后面我们要谈到的镜子意象一样,是倒立的,是反的,是虚幻的。影像语言同时也表明,暖的命运甚至还不如那些此时羡慕她的女孩们,记得在这三个特写之前,是一个众人先后倒立的全景,跟别人不同,暖第一下没翻上去,又来了一下。
第三次,暖给心爱的小武生送豆子,而追赶她的哑巴是要给心爱的暖送鸭蛋。你等待的人从不来,来的人从不是你等待,世事——过去与现在,责任与背叛——总是这样交织循环,不尽如人意。循环的爱,循环的诺言,循环的等待,以及循环的失望。
第四次,命运之手的评语出现在现实时空里,还是三个镜头:
1.(中景,摇):暖端着汤碗走向桌前,不小心绊了一下,汤从碗中溢出,洒在暖的手上。2. (近景):井河一见忙起身迎上去欲接暖手中的汤碗,结果汤更多地烫着了暖。
3.(近景):暖急忙将汤碗放在桌上。在一开始两人中间,暖是最想离开的一个,她把这种离开更多地寄托在男人的援手,她在对于小武生的等待失望之后,又将希望放在了青梅竹马的井河身上。在此时的第三个镜头里,暖用嘴舔着手说:没事儿,你也是好心。而生活,真的就像暖端出来的鸡蛋汤,看起来很美,但很烫手,井河的出手(承诺)反而让暖伤得更深,摔得更狠,最终成为残疾,也像井河一开始的旁白:遇到一个人,你对现实生活的全部感受就突然改变了,感伤就完全一样包裹着你。
这,应该就叫命运吧。
三、秋千与镜子:代表虚幻的造型符号
《暖》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白狗据说因为与《那山 那人 那狗》中狗的形象重复而在电影中消失。那么,秋千就成为全片最重要的影像符号,换句话说,它是诗眼。
在文学作品中,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最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一般为动词或形容词。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据说,王安石曾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又如宋祁《木兰花》中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借用文学理论中的这一概念,诗意电影所谓的“诗眼”应该就是最能笼罩全片、有象征意味的造型符号,那么多次反复出现的有叙事或抒情功能的秋千就必然地成为
忌的美好恋情、家庭婚姻以及永远的希望。它是暖在麦田里唱歌、台上演戏,以及暖与小武生萌发爱意的恋爱服饰。那一天,在飞扬的麦田里,红衣服的小武生亲吻暖;又一天,暖围着井河送的红纱巾,几乎要将秋千荡到天上去;后来的一天,从水中的红灯摇到岸上挑灯笼行走的人们,又一对新人成家了,暖注视代表婚姻的红蜡烛,泪流满面。再后来的一天,井河举着红伞走过水乡,去探访暖和自己的青春岁月,雨不停地下,天地阴灰,雨巷蓝灰,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幅以红伞为焦点的风景油画。井河手中的红伞和彩的糖纸不仅是穿红衣的丫的期盼,也成为暖新的希望。当然,这一次,是对女儿。
很多导演擅长用冷暖调区分不同时空,霍建起曾经的影片《蓝爱情》也是。《暖》不同的是,两个时空的故事相差10年,过去与现在在影片中不是分处两条时间跑道而是一直纠缠在一起。根据人物的情绪转换的时空并无特殊标记,我们认为是对已经提高审美能力观众的尊重。这正是侯孝贤与廖庆松所谓的“气韵剪辑法”,即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清楚界限。时空模糊掉,随它的‘情绪’去转换。于是观众的感觉更接近电影感情本身,观众所看到的也许都是现在,但这个“现在”里包含了过去与未来。
正像新历史主义理论家海登・怀特所认为的那样,所有的历史都只是“关于历史的文本”,而所有的历史文本都是一种“修辞想象”。历史不过是主体的认知过程,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按作家苏童的话就是“历史的勾兑法”,人与历史的距离亦近亦远,我看历史是墙外笙歌雨夜惊梦,历史看我或许就是井底之蛙。
而无论文学还是电影,无论作家还是导演,无论读者还是观众,都有自己看待过去的方式。在这里,过
去与现在双时空的交织,我们认为还有其哲学意义,那就是人生的无常与因果纠缠,那就是宿命。这种宿命,在暖身上尤为明显。暖是一个命运起伏和落差比较大的女人,因为希望,所以失望。
来看影片第一个回忆段落:1,(中近):井河和暖荡秋千。暖:井河,你看见什么了?井河:“我看见稻草堆的尖了……2,(大全):远处,哑巴低头翻晒稻谷。井河(OS):“哑巴在干活呢。”3,(中近):井河与暖荡着秋千。井河:暖,你看见什么了?
暖:我看见北京了!我看见天安门了!
第一个回忆段落仅仅用三个镜头就表明了宿命的力量。秋千上的井河和暖互相替对方看到了未来:多年以后,井河将代替暖走出山区走进北京,而最惧怕哑巴的暖注定与哑巴打后半生的交道。
无形的命运之手的第二次挥舞,是三个特写:1.几双腿搭在草垛上。女生:哎,暖,曹老师说要是咱们能参加县里的汇演,你被县剧团……
2.女孩们排成一排倒立。
影 片 个 案 分 析F i l m  I n  F o c u s
《暖》这首“抒情诗”的 “诗眼”,缺少它,味道全无。
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
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
(6)
电影里的第一场秋千戏是个过门,只是为了交代秋千的重要,井河说,现在想来我和暖之间发生的事情好像都和秋千有关。
第二场秋千戏是我们前面分析过的二人看见对方命运的预言。
第三场秋千戏发生在无人的清晨,哑巴对着秋千打哑语:“我爱你!”,之后疯狂推动秋千,仿佛推着坐在上面的暖,秋千见证了哑巴对暖狂热的单恋。
第四场的秋千上,井河看到了暖和小武生。哑巴推着井河,两个孤独的男人暂时结成了失恋者联盟。
秋千出现第五次的时候,暖已经开始了第一次漫长的等待,井河送红纱巾给暖,暗示着内心的喜欢,暖似乎也开始高兴起来。
第六场秋千大戏是暖的残疾悬念的揭晓,虽然一共才3分钟,但是真是漫长,而对于以格为单位计算的电影来说,也的确算浓墨重彩。从特写、近景到全景、大全,从俯到仰,从固定到推、拉、摇、移,35个镜头不厌其烦地从各个角度拍摄,整部影片就在这样一组不停切换、飞翔的主客观镜头中达到高潮。借助飞扬的秋千,井河终于第一次有勇气向暖表达爱情。秋千出现那么多次,只有这一次放弃了简约和内敛,放弃了不动声和旁观,繁复的主观运动镜头将狂欢和诗意张扬到极致,放大井河心中最美
的一刻,“它成全了我的勇敢,掩盖了我的惊慌,夸大了我的力量。真想就这样永远地荡下去,那是一次真正的飞翔。”。但是,之后,真正的飞翔戛然而止,只余一架断掉一边绳索的残疾秋千。
本片编剧秋实说:秋千是一种假想的飞翔,它快要离开的时候又会有一种离不开的纠缠。
当暖站在秋千上说:我看到了天安门;当秋千上的井河看到麦田里的暖和小武生;当秋千上的井河对秋千上的暖说:“我喜欢你,我会对你好的,我不会说话不算话的”,又一次给了暖最美的想象,之后,又带给她更大的失望。这一次又一次秋千上的语言、视线以及诺言,事后都被证明是一场空,是悬在半空的幻象。于是有人说,真实,就像影片中的那个秋千架上狂欢的段落,荡得越高看得越远,摔得也越惨。
幸好,在片尾,已经离开秋千、离开过去纠缠的井河给了我们心理上的补偿,他对丫说:“等你长大了,叔一定来接你去城里读书。叔一定会来接你的。”
如果说悬在半空的镜像是没有实现的梦幻,那么,此
时脚踏实地的诺言给人希望。
让我们把镜头向前回溯,看到那天暖凝视小武生的梦幻目光,翻到暖一生的最华美的乐章。金的暖调子里,那美丽,其实也是由无数的镜子构筑的虚像。
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中的一个常见的意象。在他看来,镜子几乎是这个世界之本性的全部隐喻。他在镜子里看到恐怖,他一生都想摆脱镜子,然而他终于发现,他就像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一样无法摆脱它。使博尔赫斯感到可怕的是那个镜子中的形象居然就是他自己的纯粹翻版,如果他看到的是一个与自己有差异的形象,也许他对镜子就不怎么感到可怕了。而暖,是如此喜欢小武生为她举着的这面镜子,因为,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她不知道,镜像也不一定与对象完全一样,它是被做出来的“内容”,它完全可以说谎。暖,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化妆后的脸谱,一个被遮盖的真实,一个美丽的梦幻。小武生离开之前将这面虚幻的小镜子馈赠给暖,那是又一个关于梦幻的梦幻。
除了秋千和镜子,这两个与错觉、虚幻有关的意象,狭窄悠长的雨巷、水牛、鸭、草垛、春蚕、芦苇、皮鞋、糖和糖纸、自行车等众多的象征造型符号都在《暖》的乡村田野中随处散落,散落在暖和井河回忆的各个角落,这些与暖与井河与哑巴甚至与丫的命运休憩相关的碎片和隐寓,因为篇幅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拾起来详细读解,但我们知道,那每一片关于时间的碎片都映照着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和冬天的落阳,映照着蓝诗情红幽梦和依然熟悉的笑容,还有,那些流水它带走的光阴故事以及改变了的他们、你们和我们。于是,被一种叫做回忆的东西扣留在电影《暖》里达2个小时之久,成为离开故乡后与故乡的另一种相遇。于是,从这一刻起,霍建起,不再只是一个人名,也成为一个形容词,用在形容一部电影有点唯美有点诗意有点温和有点蓝,还有点刻意和感伤。
(6)人民网:《清明活动》,2002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