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轻很轻的故事的读后感
我开始害怕看小说,大概是在三四年前看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时候。记得那天看完那个故事,突然就感到好可怕。这些人物的一生,就可以这样几十页被一个作家写尽,命运就那么简单的开始、然后结束。不带一点选择的余地,作者想怎样写,他就怎样发展。
于是从那开始我就很害怕看悲伤结局的故事,总觉得太残忍,少则几页,多则几百页。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定格。现在我回想,觉得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害怕宿命。
命中注定这个东西,不经历过,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伤痛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被冲刷殆尽,但它发生过的这一事实,却犹如钉死在时间轴上的钉子,永远也拔不掉。
时光不可能重来,发生过的也不再改变。甚至有时回想,仍然会觉得即使重来一遍,该发生的也会发生,想避免的仍旧无可避免。人生给出无数个岔路口,但却发现兜兜转转一直走下去,最终的目的地仍然是那一个。
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狄拉克海上的涟漪》讲述的就是这种无奈的宿命感,主人公年复一年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死去,一次次努力回到过去改变命运,但每次都是一样的结局。也正是对
于宿命的无力,《蝴蝶效应》里的男主角最后只能选择胎死腹中。而当我看《李献计历险记》时,心里一直在说,小伙子,即使你打爆了游戏,回到了过去,但一切都不会改变。因为你的命运已经这样写就了。
吴念真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看一段《这些人,那些事》都要停下来歇一歇的原因。虽然吴念真写的故事都很短、着墨都很轻,可是,当我一想到就这样几页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就无法很轻松的读下去。这都是活生生的命运啊,都真实发生、存在过。随着年岁的增长,命运的不确定性变得越来越确定,曾经的梦想和憧憬,也渐渐被现实遮住眼睛。生活还是要沉淀进柴米油盐的踏实里去,结婚生子忽然都是摆在眼前的事,是一段生命路上必经的旅程。曾经的少年心气,也都成为平和的接受与处变不惊。那些发生过的过往,越来越多指向未来渐渐清晰的方向。
有好几次,看到动情处,忍不住湿了眼眶。掩卷叹息,又觉得其实也不必为宿命那么感到悲凉,因为虽然一切命定,但个中却有百般滋味,并不只有苦涩可以一尝。命运这个粗糙写手,仍然可以写出细腻的生命片段。那些从纸里透出的温情,足以让我忘却命运无常。而人的成长,不就是慢慢学会接受并承担,再接着享受这安排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