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再见杨德昌观后感精选
《十年,再见杨德昌》是一部由吴乙峰导演,杜笃之、余为彦和陈博文等主演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xx年的5月份,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
《十年再见,杨德昌》:为什么他没有变?
《十年再见,杨德昌》摄制于去年杨德昌逝世十周年之际,采访了与杨德昌有过深度合作的十五名电影人,横跨老中青三个代际,通过他们的记忆,让我们得以了解杨德昌这位电影大师的创作之路。
在我二十多年的观影生涯中,看杨德昌的电影算是比较晚近的事情,直至大学毕业前夕才看了《一一》,当时就觉得这是华语电影罕有的佳作,便记住了杨德昌的名字。后来不久,《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终于碟片化,第一时间就看了这部传说中的神作,果然名不虚传,让我激动不已,如此制作精良、结构严谨、气势宏大的史诗级巨作,别说在华语电影,就是在世界影坛也凤毛麟角。又过了不久,便传来杨德昌导演辞世的噩耗,听到消息时感到很惋惜,后面陆陆续续收齐他的其他作品,便舍不得再看,当作绝世"陈酿",隔几年开一"瓶",十一年来,
只看了《指望》(《光阴的故事》中的一段)《》和《青梅竹马》。虽然《海滩的一天》《独立时代》和《麻将》还未看,但从各种文献、访谈中也已大致了解这三部影片的内容和风格,绝没有"滑铁卢"式的作品。前一阵,杨德昌遗作《追风》片段流出,哪怕是萌感十足的动画,依旧能够看出不同一般的大师气象。与直至离世仍一以贯之地保持着高水准创作的杨德昌相反,越来越多的华语影坛电影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们,却在本应创作力最为旺盛的壮年一个又一个走向"殊途同归"的下坡路,一次又一次击穿社会期望的底线,拿出让人愈发失望的作品,眼看着他们身上曾经的灵气、才气、豪气、英气消失殆尽。为什么杨德昌没有走下坡路?《十年再见,杨德昌》终于回答了这个萦绕在我心头多年的问题。
第一个关键词,敏锐。这个特质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前提,对世界(包含自身)不敏锐,就不会被刺激,于是很难产生有价值的看法,更不会有通过创作实现表达的冲动。所以,什么时候丧失敏锐,什么时候丧失创作力。多位受访电影人提到,杨德昌不断提醒他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保持对世界的敏锐度。杨德昌口中的观察,不仅仅是对生活小细节的明察,更是对时代大变化的洞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社会正值经济腾飞和快速现代化,作为一名海归,杨德昌对新旧时代的更替与巨变要比一直身处台湾的当地人敏感得多,他通过台湾社
吴念真会这个切面,感受到了人被时代裹挟这一宿命的无奈与荒诞,透过讲述一个个台湾故事,在反映人类有限的历史经验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生问题这个永恒困局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人与时代、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使自己的电影作品一直保持着主题的深刻与意义的深邃。
第二个关键词,扎实。想法再好,没有扎实的创作功力也是白搭。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对创作者艺术底蕴要求很高,仅仅将视野聚焦在电影本身,不可能拍出大开大合气象万千的一流电影。单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能发现杨德昌在文学、音乐、建筑、美术等领域拥有极深的艺术造诣,受访者们也从多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可以想见杨德昌在夯实自己艺术底蕴方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剧本阶段,杨德昌一步一个脚印,不偷懒,不走所谓捷径,从建构人物关系、撰写人物详志等入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案头工作,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地建造自己的电影世界,直至它具有真实世界一般的质感,不仅人物个个都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剧作结构也如真实时空般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电影拍摄时,杨德昌更是化身片场暴君,为求得想要的效果,不惜得罪任何人,绝不妥协,确保自己的电影对得住自己的署名。
第三个关键词,纯粹。这是最不易被常人理解,也是最不易做到的一点。曾经给杨德昌做过外联工作的鸿鸿讲到杨德昌与张曼玉的一件事。当时杨德昌邀请张曼玉来台湾商谈合作《暗杀》事宜,张曼玉方面提出可否在抵台第二天上午出席成龙举办的一场公益活动,这触怒了杨德昌,在他看来,既然是我掏机票钱和住宿钱让你来,你就应该老老实实跟我工作,不应该心有旁骛,于是直接决定取消见面,不与张曼玉合作。鸿鸿觉得杨德昌在这件事上简直不可理喻不近情理,类似这样的事情妨碍了杨德昌去拍更大的制作。是的,表面看来杨德昌确实没有做到外圆内方,不懂变通,是个死脑筋。但,我们认为的"外圆内方"、"变通"就真的是待人接物做事的真理吗?多少人拿捏不住外内的界限、圆方的平衡和变通的底线,从小事开始,不加条件地用老祖宗的各种"道理"自我催眠,最终滑向"外圆内圆""全变皆通"的深渊,成了缺少风骨气节油腻感十足的凡夫俗子。杨德昌深谙以不变应万变之道,不顾一切地确保自身原则和周遭环境的绝对纯粹,根本不给自己得过且过的机会,也就不必在琐事上费精力思忖与拿捏,得以专心于创作,在艺术上勇猛精进。
万法归宗,触类旁通。《十年再见,杨德昌》不仅仅对杨德昌的拥趸或影迷深具启发,对所有人的工作与生活都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起码能够提醒你,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并为这个答案奋斗终身。
谢谢你,杨德昌!
再过一个月出头,就是杨德昌十周年祭了。
昨天早晨,桃园电影节终于放出了"十年,再见杨德昌"系列访谈的最后一集,魏德圣导演谈杨导。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魏德圣是《麻将》的副导,而且是杨德昌本人把他从司机调到导演组。
关于这套访谈,贴一段的介绍:"吳乙峰導演專訪了柯一正、小野、余為彥、杜篤之、虞戡平、張震、陳湘琪、魏德聖、唐從聖、陳希聖、鴻鴻、姜秀瓊、王維明、陳駿霖等人,請他們談及和楊德昌當年的互動細節。以此紀念離開我們十年的楊德昌導演。"这是为今年桃园电影节"十年再见杨德昌"单元制作的。身在北京虽无缘影片展映,但通过他们的讲述,常常仿佛能置身在那个杨导还在的时空,也是很满足了。
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这套访谈都会让人想起王昀燕几年前做的《再见杨德昌》,那本书我很喜欢,记得当时看完后还觉得这么多访谈达成的立体感,简直可以和《公民凯恩》相媲美。两者的不同在于,那本书在我印象中,很深入地关照了杨导和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关系,
所谈很多是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关于中影的改革,关于那时的台湾电影环境;而这套访谈更多地关照杨德昌这个人。每个访谈都是从他和杨导第一次见面的印象开始,然后谈到和杨导在一起的时光,常常会谈到某场具体的戏的拍摄过程,进而谈到杨导对他们的影响,最后总是会收在和杨导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
可能也是由于这种关注"时代"与关注"其人"的不同,这次访谈采访了很多可以算是杨导学生的人。印象中的杨导是个"独行侠",因此我们常常会忽视杨导作为一代宗师的贡献,因为不在体制内工作,杨导实际上独立地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杨导拍片,技术组除外,很多工作人员都是第一次拍电影的人,也有很多人是在杨导的影响下走上了电影的道路。每段访谈之前会有一张受访者的简介,看得多了会发现,杨导真的为台湾电影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陈博文谈到,拍完《麻将》之后,杨导自己掏腰包花了一百多万台币拉了十几个工作人员去参加柏林影展,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拍电影的人,陈博文不解,杨导就说,这是为了让他们看到电影人在国外是受到尊崇的,让他们看到电影是值得做的。陈博文因此很敬佩杨导。
陈希圣,姜秀瓊,唐从圣,很熟悉杨德昌电影的人怕是也不知道这几个名字是谁。当时放
出这几集的时候,我就老大不情愿,心想又是拉来了哪个边缘小弟,能有什么内容。没想到,这几集是最惊喜的。像小野、余为彦他们,能说的段子翻来覆去就那么些,都很熟悉了。但这几个人,说的全是新鲜事,而且他们是杨导很身边的人。
是谁呢?他们是阿弟(《一一》)、二(《牯岭街》)、红鱼(《麻将》)。他们也都是杨导的学生,几乎都是从《牯岭街》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杨导。后来,陈希圣是《一一》的副导,姜秀瓊是《麻将》的助导,《一一》的表演指导。很有趣的是,你看他们的访谈,会觉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说话就跟他们那几个角一样的。陈希圣就是阿弟那个样,特别油滑(人很热诚,就是比较能侃),看他讲自己怎么搞定杨导的坏脾气,都能笑出声来。这组访谈,最搞笑的就是陈希圣和张震的两集。张震不知道咋回事,这次接受采访就很自在的状态,很活跃,就很不"小四",然后他这次谈杨导的角度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的。"杨导就很帅啊。""杨导就是一个很有种的人啊。""我就是很崇拜杨导啊。"
老一辈的访谈中,我最喜欢的是杜笃之的访谈,印象中看他出来说话很少的。看他访谈才觉得他真人的感觉和照片不太一样,照片就有点阴郁严肃,实际上他声音特别明亮,常常会发出浑厚的笑声,虽然年龄很大了,但是给人很年轻的感觉。他和魏德圣的两集是时间最长
的,他讲了很多干货,包括和杨导试验更真实的后期配音,和侯导拍《悲情城市》同期录音的困难,还有从老塔那学了一招声音技巧用在《牯岭街》里等等。我说三次泪目,就有一次是杜笃之最后讲到,杨导最后一次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在上海,说"杜杜来看我啊",杜笃之听到杨导声音就很开心,就说好啊好啊。可是后来因为忙别的事就没去。杨导过世之后,杜笃之听余为彦说,那次是杨导最后一次离开美国。杜笃之就用台语讲"我如果知道我一定去的",然后哈哈笑了两声。好几个人在谈到最后的时候都哽咽了,最让我感动的却是杜笃之的笑声。
杜笃之是很少的从头到尾都和杨导一起的人,他说他和杨导就是"很合",而其他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原因在中途离开了,部分是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像陈湘琪、魏德圣,更多地可能是因为和杨导不和。这也是这套访谈一个很突出的主题,关于杨导的为人。听多个人讲了之后,慢慢对这个事儿有了较全面的看法,杨导脾气大,不讲人情,有时甚至是无理取闹。有时候是他追求太急,太敏感,有时候是因为他真的小孩子气,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像魏德圣在《麻将》片场"被骂得像狗一样",但是听他自己讲述会莫名觉得杨导真的是在故意训练他诶。不管怎么说,多年以后,回想起杨导,会发现杨导给他们的影响都是正面的,有些当年他们觉得不合理的东西,他们慢慢理解了杨导,有些杨导确实做得不对的,好像也变成
了一些"又痛又好笑"的故事,说到底,杨导毕竟没有任何阴损的地方,他都是以直待人。所以到最后,回想起杨导,最初和最后的印象都是那个笑眯眯地拍着他们肩膀的样子。
传到b站的访谈我没有按照原本的分集排序,基本是按我心中值得看的程度排序的,并把三位杨导一直的伙伴杜笃之、余为彦和陈博文放在最前面。呼应一下题目,另外两位把我看哭的是陈湘琪和魏德圣。魏德圣放在最后。"小魏在跟我合作过的工作人员里面,不是最出的一个,但是,他说要做到的东西都有做到。希望你们,也可以一样,把该做的事情做到。"
20xx年,杨德昌导演去世十周年,导演吴乙峰拍了一部纪录片,名为《十年,再见杨德昌》,我于20xx年3月,一年之后才看到,不能不说后知后觉。也不完全是后知后觉,在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已经领略过杨德昌的作品风格。可惜,在看过冗长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之后,我没有爱上他的作品,前者看得我云里雾里,靠影评才搞明白故事背景,后者看过有一种幻灭之感,好似一生都已过去,面对眼下的生活,突然失去了勃勃兴致。此外,坊间还有一位杨德昌受害者以及一段有苦难言的十年无性婚姻,零零总总的琐碎积累下来,对这个人,迟迟提不起兴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