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与“一带一路”
作者:[黑山]韦塞林·福柯蒂奇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第22期
本期特稿
文/[黑山]韦塞林·福柯蒂奇
什么是一带一路概念 译/张鹏飞
作者简介:韦塞林·福柯蒂奇(Veselin Vukotic),唐雅·戈里亚大学联合创始人兼校长
译者单位:张鹏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已为全球带来了诸多改变。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建设真正深远的影响将会体现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长远关注是中国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特点。文章着眼于教育与教育体系,通过未来主义方法和远景视角,聚焦未来,从未来看现在;指出“一带一路”将孕育出未来的全球性变革,开启新的文明;并对“一带一路”得到充分实施后世界的面貌做出预判,同时回答“世界公民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这一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文化教育 全球化 未来愿景
一、我们真正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吗?
要理解未来,应当基于这样一个哲学基础:我们如果不理解过去,就无法理解未来。本文的方法论可以用一句格言来总结:“未来的历史”。这句格言背后有两个关键的概念:进程与时间。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意味着动态,动态通常让我们想到流动,亦即连续的改变。改变是未来的基础。为了预见未来,人必须坚持创作和创新。我们需要随着外界的变化改变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变化转变成自己的创造力,而不只是在变化中求生存。要理解时代,必须理解发展的进程,或者说向上的进程。这一进程充满着时代精神,蕴含着强劲动力。
如今,每个人都关心未来,大部分人都对未来将发生的改变心怀畏惧。但首先我们需明白,未来意味着什么?我们能否预见未来?未来难道不是不确定的吗?未来到底存不存在?我们能否看到远方地平线上的未来?或者说未来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坦言自己弄不清未来,是否意味着我们也不理解过去?而我们却活在当下。问题不是我们的未来是怎样的,而是我们是否理解我们的过去,事实上,未来已来。未来之所见即是今日之成果。中国有句老话:“明日花,今日种”[1]。如果我们说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又如何在当下理解未来?
其实,我们的问题不是对未来缺乏了解,而是不理解当下。我们为何不理解当下?克尔凯郭尔、尼采
、陀思妥耶夫斯基、康德等思想家认为,人类并不完全过着纯粹的生活,而是生活在认知之中。我们更关心我们所知,而不是我们所为。我们不是单纯无意识地活着,而是活在我们所了解到的事实建构起来的世界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从饮食营养、地名地貌、天气等身边事物里,我们却能发现自己真正的追求,它们其实都寄托着人类超越凡尘的渴望。这就是为什么尼采会说:“我们必须将教育的方向引导到对日常小事物的理解中,它们其实对开发我们的内心世界最为重要。”[2]
“驶向20??年”中的问号并不是在问我们有多了解未来,而是在问我们有多了解自己。我们是否认为比起我们内在的世界,我们更了解外在的世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有多真实呢?这就是为什么我发现,要认识未来,首先需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意味着过好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3]也启示我们,认识自己是智慧的起点。
二、“一带一路”的哲学基础
从词源学角度来说,哲学意味着“爱智慧”。哲学质问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在今日的世界中,哲学难道不是像常规科学一样意味着理论吗?
为何哲学重要?为何今日的文明相比以往更加需要哲学?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理解以下几点。
其一,哲学是通往本质的道路。用人类学与历史学的话来讲,哲学是科学之母。如果不了解哲学,也
就无法理解经济;如果不了解信息哲学,也无法理解当前的信息化进程;如果不了解中国哲学,也无法理解中国经济。
其二,关于生活的理论及实践。没有“理论性”的生活,也没有“实践性”的生活,只有生活本身。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区分导致对未来的误解。我们是否认识到了实践之中隐含着理论?古代苏美尔人并不知道有这种区分,这种区分是希腊人在引入阶级社会时创造的。在阶级社会中,奴隶工作而奴隶主思考。例如,亚里士多德作为雅典最大的奴隶主之一。并没有“生活理论”,也没有独立的“生活实践”,所有的生活都是生活全部。
在哲学视角下,许多人都低估了这一倡议对未来的全球性影响。当前,许多人谈论“一带一路”时,鲜有人理解这一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倡议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大多数人都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都谈论中国科技上的成功,以及中国国民教育的成功。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早已成为经济与科技强国[4]。在《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书中,王义桅教授很好地从实践以及哲学角度对“一带一路”做出了阐释。[5]
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改变世界。当我将“一带一路”与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同等看待时,今日的“发现新世界”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诸多优势——从“一带一路”的覆盖面和融通点来看,“一带一路”意味着世界相通,它涵盖了4个大陆及世界85%的人口,它是中
国提出的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模式。中国有资本和技术,但是需要更大的市场。从当今世界的三种秩序来看,在文明秩序上,“一带一路”倡议连接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古文明;在国际秩序上,倡议的目标是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同等的现代化;在公民秩序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单元是公民,而非国家。
任何世界秩序体系要想实现长期稳定,不仅要被领导者们视作是正义的,更要被人民视为正义的。“一带一路”提出了一种包容性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发现”欧亚大陆这个“新大陆”,就像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在这个“新大陆”中,欧洲仅仅是一岬角。世界的中心正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正如当年哥伦布把世界中心从地中海变成了大西洋。文明在水上行进。[6]
世界人口地图里国家的边界位置由居民的数量决定,而不是由其国土面积决定。我们是否敢问自己,未来会怎样?我们可以从人类的历史中学到哪些对今日有用的经验?过去的20万年来,迁徙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三、“一带一路”及其对世界秩序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都有权利与义务提出自己的倡议,以此助力“一带一路”的发展。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什么技术性或行政性的规划图或规划的道路。“一带一路”是倡议,不是项目,不是工程。“一带一路”的实质是看不见的进程,它承载着新时代的精神。它是许多进程
的根基,而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我们才能看见它的果实。最主要的是,“一带一路”是文化合作的倡议,是将东西文明融合在一起的倡议,以此创立出新的文明,就像曾为美洲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文化融合一样。
“一带一路”将欧洲的现代科学与亚洲的神秘主义联系起来,连接了两种思维方式。一是以科学、物理为基础的欧洲的思维方式;二是以神秘主义(mysticism)与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亚洲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孕育于中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特点。西方文化较阴而喜阳(较女性价值喜男性价值),较综合而喜分析,较宗教更重科学,较合作更重竞争,较长期更重短期。而中国文化则重实践,有着多元的社会意识,关注社会、人际关系、道德价值以及权力中的人生;中国思想的神秘主义一面与其实践性互补,这种神秘主义产生却超越日常生活,能使人对周边的环境有充分的认知;这是在说什么?追求智慧,追求精神的解脱;较短期更重长期。
正如海森伯所言,当立场不同的观点相遇时,最有突破性的进展就可能产生。或者说,“不同思想线条的相交点就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进展发生之处,这或许是事实。这些线条或许根源于人性中截然不同的部分,或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传统。因此,如果它们相交,也就是说,如果它们至少相互联系起来并得以实现真正的沟通,人们就能期待接下来会有引人关注的进展”。[7]
“一带一路”将激发西方科学与中国精神性价值的融合,这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些不可见
的进程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推广,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刻得以传播,这又将如何实现?是通过经济或文化的途径传播?是通过合作、互联互通、相互交融传播?谁将对人类的发展有更大影响:是披头士还是马克思?在不远的将来,文化将比经济更为重要。包容、相互理解、文化自觉对世界的团结更为重要,而非货币和物质推动力。
四、结语
新的文明需要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更注重精神而非物质驱动力;更重视系统性的个人价值、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等)而非专门知识。它将拓展学生的通用知识,加深其对世界的理解。此外,这种教育模式将使得学生乐于接受改变,良好地适应新环境。这一教育模式将能让学生为未来的变革做好准备。
在“一带一路”的语境中,民族国家会遭遇什么?民族国家于1648年通过《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那个时候正是发现美洲(15世纪)所埋下的种子发芽之时。民族国家摧毁了最后的印第安聚落和部落体系,这是发现美洲的结果。
那么,中国的“一带一路”会摧毁民族国家吗?此前尚无数据或记录表明有人曾发现在本世纪区域国家将取代民族国家。区域国家将处在技术高度发达世界的核心,它将把文明带回传统的价值,而不是一些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它将要求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与个体,而非民族与国家;它将使世界成为全球互联
之地,让每个人都能在最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充满创造力。因此,人类的命运更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合作决定的,而文化合作正是“一带一路”的核心——这也正是这一倡议的关键优势。“一带一路”开启了新的文明,区域国家是否会成为新文明的核心呢?现在这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现在我们能意识到未来已经开启,那么我们会觉得,虽然今日有些事情看起来不可能,明日却一切皆有可能。
参考文献:
[1]Vukmanic Miroslav. Kineske Poslovice[M]. Zagreb: Genesis, 2005: 130.
[2]Nice F. Tako je govorio Zaratustra[M]. Beograd: Dereta, 2011: 43.
[3]Nice F. Knjiga o filozofu[M]. Beograd: Grafos, 1987: 3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