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一条神奇的道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在2017年的卢湾中学无边界思维坊中,语文、数学、历史、科学、地理、思品、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盛大的主题派对式的研讨。而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三个学科的教师共同上了《一带一路》一课,带领学生开启了对“一带一路”的探索和思考。
一、从“驼铃声声”到“一带一路”
这节无边界课的题目一开始定为“驼铃声声”。因为在历史的教材里有专门的篇幅讲“丝绸之路”,地理的教材中也讲到了“丝绸之路”。于是,我们在综合文科组中就展开了讨论:思想品德学科要不要加入?
翻开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并没有专门讲授这一内容的文字。但是从时政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恰恰是“丝绸之路”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古丝绸之路上书写下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丝路文明,已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应该由思想品德学科来宣传和讲述。
什么是一带一路概念在课前,我调查了学生对“一带一路”的知晓程度,绝大多数学生听到过这一名词,但是对具体的内容知之甚少。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讲到“一带一路”这一内容,可经过认真梳理可以发现有一系列与之相联系的知识点:国情、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精神……如在九年级的开篇,就提出了对国情国策的学习要求。了解国家的现实国情,理解国家重大政策的制订依据,是对有一定认知和分析能力的中学生提出的要求。开展“一带一路”这一专题的学习,一方面,学生要了解的相关内容,需要以书本的知识点作为储备,
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中国方案的提出,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了解国情才能明确我国重大国策的制订依据,这也是思想品德课国情教育的一方面。思想品德是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通过对时政知识的专题学习,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让学生对“一带一路”提出的迫切性有更深的认识,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激发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
张芳芳(上海市卢湾中学)
“一带一路”的思想品德学科打开方式
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该跟随时代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目前,教学中采用的多是布卢姆的三维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
另外,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应该认真钻研课本,建立
高效课堂,将学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在“学会拒绝”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道德与法治环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如,在“绿上网”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编剧本,表演双幕对比剧的方式,提高学生绿上网意识。
总之,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并没有定性,在对初中生进行教育时,将道德、法治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林,蒋喜华.德知·德情·德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
小学德育,2018(2):14-18.
[2]王金莉.“四化”:让道德与法治课更精彩[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2):52-52.
2019年第7期
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 学科视界
26
小结:从“驼铃声声”到“一带一路”不仅仅是
课题名称的改变。正是因为有思想品德学科的加入,呈现给学生的是更加丰富和更为完整的学习内容。学
生将不仅仅了解历史中发生的事件,还能知道身处的
当代中国正在做些什么,在对国家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的同时激发对祖国的关注和认同。
二、从十分钟到四十分钟
在和另两门学科的老师在讨论课堂的整体结构的
时候,一开始提出思想品德板块讲十分钟。这些时间
完全可以把“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讲得清楚明白。政策宣传需要讲授,但是仅仅把政策讲清楚就够了
吗?在“互联网+”的当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
直接寻到“一带一路”的相关阐述,并不需要教师
的宣讲也能完成这一时政知识的学习。
爱弥儿·涂尔干曾经说过:“培养心智的目标只
能在于养成一定数量的思维习惯和态度,能够使心智
对于最重要的那些事物形成充分的观念。”根据思想
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学习
帮助学生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能力,因而仅仅将
一个概念介绍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将本学
科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
变为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
题,这才是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而主
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知识的获得要在一
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
现。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初中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点的
接受程度会受到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限制。需要教
师认真研究学情、收集教学资料,要让学生通过自己
的学习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和感悟,指引学
生走向深度学习。
小结:因此,我将课堂的学习时间扩展为一节课,
其中教师讲的时间加起来为十分钟,在此过程中,教师
在课堂上扮演的角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培养政治认同,提升思维品质。
三、从教师讲到学生说
整堂课上,我借助“图说”的形式,和学生展开
了共同的学习。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致力于消除
“满堂灌”的做法,将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
内,其他时间是学生通过电子书的学习、思考并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讲解的形式出现。因此,课堂设计主要用了“图说”的形式,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呈现:第一环节是出示“一带一路”的具体路线图,请学生看图并进行描述。这考验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相对比较简单。第二环节是以电子书的形式给出相关的时政漫画,配合简单的背景文字材料,让学生读出漫画的含义。这里的能力要求相对提高,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时政知识和学科知识储备,对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有一
定的要求,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环节是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学生分析时政漫画的原因,得出结论,就自己小组的信息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这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学生首先要在文本中判断真实、有效的信息;接着要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寻出关键信息;然
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测,这大大考验了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这三个环节的设计难度上是由低到高,呈现梯次递进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的闪光点让我惊喜:每一个学生都在看、都在思考。每一种组学生都能绘制出在自己思考基础上的思维导图。特别是小组代表解说本组思维导图时,他们会自豪地说道:“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外交实力担当”……在他们的发言语中,可以听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发展成就的自豪。
小结:这堂课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次尝
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得到激发。在这堂课
上,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开展合作共研,认
真地阅读文本、查资料、绘制思维导图。在介绍的
环节中更是侃侃而谈,将自己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更进一步了解“一带一
路”方案,认识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走
向繁荣富强,培养了学生的信仰自觉。
学科视界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
总第310期
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
2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