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海洋开始的。先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接着珠三角、长三角,现在是沿海一系列自贸区的建立。我们已经通过海洋收获了足够的权益,可以把目光转向大陆了。我们又像甘英(甘英,公元97年中国向罗马派去的第一个使者。他历经高原、雪山、沙漠到达波斯湾,准备跨海西渡,终因畏惧海上风浪,半途而废。康有为斥之“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之大罪也”)一样,向西面对着麦金德的心脏地带(麦金德,英国地理学家,他把甘英跋涉过的地区取名为“心脏地带”)进发。
但是我们今天已经不是甘英了。我们不会再被距离和时间击垮,我们有了战胜距离和时间的工具,这就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我们的高铁能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前行,如此算来从中国到罗马,一天多就可以了。甘英的问题---距离、时间解决了,但是“多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何跨越政治、国家、民族、文化的阻隔,是新的挑战。
中国的崛起,一定是和平的崛起,德、日试图通过战争崛起已经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麦金德的“陆权”和马汉的“海权”的意义。在他们的思想中,海权是指调动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陆权也是依靠武力对陆地的控制。这是通过战争崛起的思维。
今天,我们在谈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时,这两个词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转变:权力已经转变成权利。权力强调的是控制,权利倾向于利益;权力是力量关系的较量,而权利则是利益关系的集合。
什么是一带一路概念我们要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融入世界,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岛”的一体化。在“世界岛”的西边已经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体—欧盟,北部出现了以俄罗斯为首,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加入的欧亚联盟;东部,中国倡导的多边合作体系“上合组织”已经合作多年。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如何加入各种多边体系,并融入其中。
要想实现甘英的理想,完成甘英的使命,要穿越心脏地带,实现东西方在大陆的直接握手,仅仅有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还不够,还必须有政治上各国之间的多边合作。
因此“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修路和经贸,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交流和政治上的趋同。欧盟給“世界岛”的未来提供了成功的范式。如果“世界岛”上的东方、西方、北方、南方的各个国家能够形成像欧盟那样的政治经济共同休,那么甘英的问题就真正解决了。
“一带一路”的战略一方面要穿越心脏地带,一方面要拥抱“世界岛”,它的本质是中国梦的实现:世界一体化。
摘编自单之蔷《“一带一路”:拥抱世界岛,穿越心脏地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海洋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地方,从14个城市起,到珠三角、长三角,再到一系列的自贸区建设,均以沿海为重点布局。
B. 我国高铁时速已达350公里,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因此,即使到再遥远的地方,时间和距离也不会对我们构成问题。
C. 政治、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问题是“多边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D. “一带一路”的战略本质是实现世界一体化,但这既要突破自然条件险恶的“心脏地带”,又要拥抱文化迥异的“世界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对甘英的补充介绍,虽然寥寥数语,但从其畏难情绪和半途而废的结果看,作者认为
甘英确有不可推卸的历史罪责。
B. 文章以二战战败国德、日为例,从历史角度论证了幻想通过战争来崛起是行不通的,从而指出中国只能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C. 麦金德的“陆权”观和马汉的“海权”观,都是依仗军事力量来达到控制陆地或海洋的目的,这是危险的战争崛起的思维。
D. 权力是力量双方或多方关系的较量,而权利则是这些利益关系的集合。以此论证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观念必须由权力转向权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A. 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可观的海洋权益,也实现了对海权的控制,现在是时候把目光转向内陆了。
B. 无论是欧盟,还是欧亚联盟,还是以中国为首的“上合组织”,都是“世界岛”上的村民,一体化的中国梦是人类共同的梦。
C. 对“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构想来说,修路和贸易虽然要先行一步,但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文化上的交流和政治上的求同。
D. 实现中国梦既要顾及海洋与陆地的平衡发展,也要顾及各个政治经济体在各种利益方面的诉求,更要树立和平崛起的观念。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即使到再遥远的地方,时间和距离也不会对我们构成问题”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我们的高铁能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前行,如此算来从中国到罗马,一天多就可以了。甘英的问题——距离、时间解决了,但是‘多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何跨越政治、国家、民族、文化的阻隔,是新的挑
战”分析可知,原文是针对甘英从新疆到罗马的距离和时间而言的,并没有辐射到世界其它“遥远的地方”。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但从其畏难情绪和半途而废的结果看,作者认为甘
英确有不可推卸的历史罪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甘英,公元97年中国向罗马派去的第一个使者。他历经高原、雪山、沙漠到达波斯湾,准备跨海西渡,终因畏惧海上风浪,半途而废。康有为斥之‘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之大罪也’”分析,文章没有表达“畏难情绪”之意;认为甘英有“大罪”的是康有为,并不是文章(作者)的观点。甘英“历尽艰辛”跋涉几千公里,纵使有错,错在当时的交通条件,错而致罪有点苛求。故选A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实现了对海权的控制”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我们已经通过海洋收获了足够的权益,可以把目光转向大陆了”分析可知,“实现了对海权的控制”于文无据。B项,“一体化的中国梦是人类共同的梦”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一带一路’的战略一方面要穿越心脏地带,一方面要拥抱‘世界岛’,它的本质是中国梦的实现:世界一体化”分析可知,“一体化的中国梦是人类共同的梦”于文无据。C项,“修路和贸易虽然要先行一步”于文无据。结合文本内容“不仅仅是修路和经贸,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交流和政治上的趋同”分析可知,原文是主次之分,不是先后之分。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