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基于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学习为例白浩
课题名称:基于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学习为例
关键词:公众平台;混合式;教学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化学
研究类型:化学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166233287
课题设计论证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015年7月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等”,“在线教育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刻变化,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方式,引起教学变革和学习的革命。”所谓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如何将网络学习平台与传统课程学习进行融合,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设备盛行的当下,手机网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手机使用率高达83.4%。以手机为载体的课程学习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习可随时随地发生,学员可充分运用“零碎时间”开展学习,是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形式。与此同时,作为手机安装率最高的应用软件之一,其免费、便捷、可移动性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青睐。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中指出,注册用户量已达6亿,其中大学生占主体地位。这说明在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的今天,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针
对目前传统学习中存在的教学课时少、学生人数多、教学方式单一、师生课外互动缺乏、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欠缺、学生兴趣缺失等问题,公众平台作为信息技术领域涌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为这些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挖掘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探索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价值,充分挖掘公众平台的学习支持功能,构建“课前、课堂、课后”三位一体的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混合学习领域,还需要对此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近年来,新型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培训。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简称NMC)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指出,移动技术已被列
为教育领域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的重要技术,将对教与学产生积极影响(王萍,2013)。由、Line、Facebook等社会化媒体所创建的移动学习环境,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协作能力,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周鹏琴(2013)从智能手机的外在特性、学习辅助性、社会环境、技术支持的等方面,指出智能手机在处理和传输各类视频、音频、图文格式文件方面具有较为全面的技术优势,在通过QQ、MSN、微博、等客户终端实现资源交互的同时,为各
类网络环境下的微型学习提供便利。由此可见,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微型学习研究中的价值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公众平台是
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正式上线的一款针对各类团体用户和个人用户的账号服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聚合、订阅推送和自动回复响应等功能,可以实现资源内容的精准送达、关键词检索和知识存储,学习者无需下载便能在公众平台中浏览并保存学习资源。同时,由于资源开发成本较低、信息传播速率较快、受众影响面较大等特点,公众平台将成为移动学习的有益形式。“混合学习”一词最先出现在企业培训领域,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同样,在教育领域,混合学习的本质思想是通过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根据不同问题、需求,采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实现付出代价最小化、取得收益最大化,达到支持有效学习、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等效果。公众平台作为一种一对多的交流与互动工具,为混合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沟通场景。近三年来,对混合学习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关注理论探析转为关注如何通过适当的信息传递通道更好地进行混合学习应用研究。在理论层面,已有研究对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主要针对公众平台的功能优势展开讨论。如白浩(2013)分析了公众平台具有操作的便捷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精准性等功能优势,认为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良好的众基础,具有广阔的教育应用潜力;柳玉婷(2015)概述了公众平台存在的用户基数大、运营成本低等现状,讨论了它在移动学习中的具体实现及引入移动学习所存在的问题。上述研究表明,公众平台类的社会媒体能够
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兴趣,对教育教学有积极正向的影响。针对公众平台这一新生事物在教育
教学领域的研究,在理论层面虽已进行了部分分析,但在实践层面开展教学活动研究的还相当缺乏,特别是针对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及学生,针对公众平台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还是空白。因此,本项目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教学问题,确定以混合学习思想为指导,以公众平台为技术支持,设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育模式,以高职专业课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为例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以期为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本课题以高职化工类专业平台课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为例,通过综合分析目前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混合学习为指导思想,以公众平台为技术支持,研究基于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发适合平台教学的相关资源,并开展教学实践,实现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以期为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课题的研究内容(1)基于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仪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构建基于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包括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阶段,其中活动与资源设计是最能体现混合式教学特征的阶段。前端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混合学习环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