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 ,是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正统形制。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最后,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四合院、文化、建筑
引文:
北京四合院在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民居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饰都成了北京特有的风格。北京四合院,包含着古人对建筑、人伦、幸福、政治等诸方面的理解和思索,记录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四合院对于北京的意义不言而喻。
北京自古以来住房等级就十分森严,皇帝住“紫禁城”,王公贵族住“王爷府”,平民百姓住“大杂院”,只有有地位的人家才能住上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大门等装饰华丽的有门楼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建活动。
四合院是封闭的,无论府邸宅第多么大,也仅有一个正门,唯独以此门作为出入口。即使有其它角门、后门和旁门,也都为特殊情况,不属于正规的门,一般是不可以使用的。四合院一般布局是在东南西北四面建房,中间围出一个院子,院子的外墙除大门外,没有窗户与外界相连,关起门就是自已的小天地。
北京四合院的一砖一瓦中也体现出这种等级制度。从大门、门钉、影壁或者门板,就可知道户主身份和地位。
一、四合院的由来
中国民居,普遍采取院落组合方式,这种民居外墙封闭、门窗开向院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房)、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四合院。
院落在中国出现很早,陕西岐山凤雏村就有“有可能在武王灭商以前”的先周宫室遗址,是完整的两进四合院。汉代民居规整式院落布局已很普遍,在明器和画像中所见甚多。以后,在隋展子虔《游春图》、敦皇石窟唐宁壁画及卷轴画如唐朝《江山楼阁图》、《湖亭骑射图》,宋《清明上河图》、《文姬归汉图》等及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中,还有一些出土住宅模型,院落民居也可不断见到。多数都是前后串连二院,前院横长,是宅外到后院的过渡;后院方阔,是住宅的主体。大门和中门大都开在中轴线上。《清明上河图》中一列大门开在全宅前左角,与北京现存明清四合院住宅一样。《千里江山图》中的民居都处在山野中,有的配房围合成三合院,有的仅以篱墙围护,其核心部分多为工字形平面。北京后英房曾以现不定期元代住宅遗址,主房也是工字形。到了明清,规整式院落民居得到更普及而充分发展。
二、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从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明清规整式民居,可以见到它们的一些特点:一、中轴线对称向心凝聚的格局。较重要的房屋如厅堂等总是贯穿在中轴线上,次要房屋如卧室等居于中轴两侧,全宅均齐对称,主次分明,井然有条。北京四合院有明显的宗法礼制气息,中轴线上位居全宅中心的主房正中一间称堂屋,地
位最崇,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中正无邪,礼之质也”,这种几乎贯通中国所有的建筑的礼制精神,在北京四合院中有更细微的表现;二、内部是开敞的院落。四合院至少都有一个院落,稍大型的有两个或三个院落,其中必有一个为主院,组成一个较完善的单元。院落中常莳花植树,涵养着一片融融生机。在中国建筑中,院落不仅被民居大量采用,在其他类型建筑中也广为通行;三、外部封闭的宅墙。各房屋都朝向院落开窗,院个除了宅门,完全被院墙或屋墙包围。关起门来就是自家天地。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
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之所以采用砖木结构是因为,砖土向来给人感觉总是比木材要更结实一些,不易被攻破,所以用来砌墙,这料太概也是由北京人的保守、防卫心理所导致的。也许老北京人经历了太多的王朝更迭之后产生的独有的心理。用木来修饰屋顶和其它是因为: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建筑方式是木构架建筑;二、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有较地节约了劳动力;三、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功能;四、便于修缮。
北京等地四合院的大门一般是开在哪个角上当然,我们强大的木构架建筑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一、不环保。大量砍泛森林,会导致风雾化加快。
二、材料紧缺。木材的生长过程过慢,人的增长速度过快,从而导致材料“供不应求”三、易遭火灾和白蚁。木材属生火性质,所以易遭火灾。同时木材也是白蚁繁殖的最佳场所。
三、四合院的布局与建筑环境
布局与建筑环境学在中国古代营建活动中总是相互相成、缺一不可的。
建筑环境学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人所推崇的风水学说、所遵循的风水理论。这种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营建活动。北京四合院也不乎例外。而且北京四合院在这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一)四合院的朝向
北京四合院一般是以座北朝南为主。
在古代,确定建筑的朝向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讲究的工程,比如:要考虑到集气方位、方便等方面问
题。
《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日: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郭璞《葬经》说:“气乖风则散,界水则止”
清人范宜宾进一步解说:“无水则风到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
中国古代人认为,宇宙是由“气”生成的;认为人活气行,人死气绝,世上万物都是气的生化结果,天上的星辰、地下的五谷和人的福寿夭祸均与气有极大关系。所以古人安居必择“生气”旺盛的“藏风聚气”之地。
四合院一般以南为主也是因为,古代中国是“南面”文化,“南面”在中国往往能给人方向性和空间感。如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天文星图的方位坐标,就是以南面“仰观天文而绘”;中国古代地理学中早期的地图绘制,一般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其亦是南面“俯察地理”而得。《易经·说卦传》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礼记》说:“天子负囗(外面一个户,里面一个衣)南向而立。”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意思是他的学生冉雍可以做大官。可见,南面就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力的尊严,所以古代天子、诸候、卿大夫等坐堂听政都是坐北向南,在建筑中便是上至都城、皇宫下至民居,均是南向。
事实上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由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房屋朝南可以冬季背向招阳,夏季逆风纳凉——冬暖夏凉,所以中国之房屋基本以南向为主。
从此方面看也未必有古书所述的如些神秘!
(二)四合院的分割
北京四合院是规整形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严格地按照着封建宗法礼制观念——阴阳,来进行分割宅院,比喻:
前堂后楼,光厅暗房;左男右女,东尊西卑;门启东南,紫气东来;阴阳和谐,对立统一等。前厅男子主外,后厅女子持内。
居中的北面正房,称为“堂”,体制最为尊崇,正房左右有时还有耳房。正房之前院两侧有东西厢房。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四合院平面一般为“”形。从平面看,古人有让它象征“天”之意,追求“天人合一”,在八卦中有:“乾为天、坤为地”……之解!四合院的布局正是象征着“乾”之意!
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的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
(三) 四合院的正门
北京四合院的正门是开在前左角的,称“青龙门”,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在巽位上故宅门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按风水观念认为是吉利的。
古代常取“青龙门”是因古人认为,普通老百姓的德行修养是远远不能与圣人或神人相比拟的,所以不得朝向四正方向,只有圣人或神人才能。否则认为“煞气”太重,心理难以承受。
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从宅门进入必先通过一个小小的过院,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隐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只有王府的宅门才放在中轴线上,认为王候之尊,即使不作坎宅巽门也可以免除外邪的侵害。
其它地区,不论南北,在民居中,坎宅巽门也十分通行。
建筑的户门是内外出入的主要孔道,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而规定相应的宽高尺寸,以出入便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