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人家——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在北京城的历史中,不仅仅是人们的居住建筑,同时也是北京文化的载体。伴随800多年北京城市历史,四合院不但接纳了百姓众生,而且也滋生出自身的文化内涵。
e1 i6 D9 S+ _" S0 w4 D(一)北京四合院布局
标准的北京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倒座房、后罩房等房屋建筑组成,由于日照原因,无论路南还是路北的四合院均需保证正房朝南。北京四合院中的建筑以正房的型制最高,无论台基还是间架,正房都显现着突出地位,普通四合院正房多为三间、五间,七间很少。正房两侧较低矮的房屋称为耳房,耳房的台基与间架均比正房小的多。宅院中与正房呈直角关系的房屋称为厢房,分别座落在院落的东西两侧。倒座房位于宅院前部,大门左侧,因其方向与正房相反,故得此命。后罩房位于宅院最后,为一溜儿间架不大的北房组成。
) [0 R, M6 g9 l! ]0 Y$ F 除上述房屋外,北京四合院中还有许多附属建筑,如既能遮风避雨,又起装点作用的回廊,分隔内宅、外宅的垂花门等,这些附属建筑在四合院中虽然不是主角,但凭着五彩的油漆与别样的装饰,却成为四合院中的亮点。
  A1 i4 F  \8 L* @
(二) 北京四合院大门上的讲究
      提起北京四合院文化,第一步就应从大门说起。大门是四合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旧时说亲多讲究门当户对,可见大门不仅是宅院出入之处,其上的讲究还可以显示出户主的职业、家境以及社会地位。为了确立封建统治秩序,大约从唐代朝廷就明确规定了不同爵位、品级的贵族宅院与大门的形制,这项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清会典事例》中记载顺治初年明确规定,亲王府基高十尺,正门广五间,启门三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郡王府、世子府基高八尺正门金钉减亲王七分之二。贝勒府基高六尺,正门三间,启门一门柱红青油饰。贝子府基高二尺启门一公侯以下官民房屋,台阶高一尺柱用素油,门用黑饰
   
1 Z' ~; E+ R6 E6      朝廷虽然只规定了亲王贵族府第大门的形制,但从公侯以下民居的大门也仍然能看出户主的身份高下。普通四合院大门可分屋宇式。广亮门与墙垣式两种,屋宇式大门级别要高于墙垣式大门。屋宇式大门依门柱的位置不同又分广亮门、金柱门、蛮子门、如意门。广亮门位于中柱间,大门里外形成面积相等的门洞;金柱门位于金柱间,大门外的门洞小于门里的门洞;蛮子门直接安放在檐柱上,门外没有门洞。这三种大门都为一开间,如意门则不足一间,大门位置与蛮子门相同。这些大门中广亮门级别最高。居住在屋宇式大门中的主人或在朝中为官,或为社会名流,或具富贵钱财。为了显现门第的不同,当官的人家还会在大门框上,顶瓦之下加上两件装饰物叫做雀替北京等地四合院的大门一般是开在哪个角上三幅云。这两件东西本是木结构的部件之一,但它的有无却标明了官民之别。大门门簪之上叫 做走马板,那地方恰好是一块横宽竖短的长方形空地,给挂匾创造了条件,于是匾上的字迹就成为宅主身份、职业的介绍。墙垣式大门是四合院中级别最低的,虽然因主人的财力、爱好,也作了简单的修饰,居住在这种四合院的大多是一般百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所描写的祁家宅院就属于这种院门。
 
     旧日北京四合院大门的这些讲究,往往成为辨别宅主身份、职业的标志,作家邓友梅在题为《四合院入门》的散文中就为大家描述了大门的讲究与宅主的关系。假如您因事初次拜访一户人家。顺着胡同由远而近走过来,迎面看见这一家宅门,左边是八字形又高又大的影
壁,影壁顶上是黑筒瓦元宝脊,影壁下面是汉白玉的须弥座。影壁四边是万字不到头的边框,往里又是砖雕梅兰竹菊花卉。影壁中心砖雕匾牌大书戬毂二字。往右看好大一个门楼,门楼顶上起脊,屋角却没有仙人走兽。便知道这一户不是王府贝勒。可是往下一看,房檐下却是彩画的雀替,三幅云紧挨着走马板上悬挂的匾额,黑匾金字上写的是化被草木勤政爱民,便知绝不是百姓,而是位官员的府邸了。再往下看,果然乌漆大门上兽面门环,门环旁漆书门对。上联写诗书继世,下联对忠厚传家。门框两侧楹联用的是书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万世耕,便进一步知道这是位科举出身文官。门上方两侧伸出精雕彩绘的门簪,簪上刻着吉祥如意;门下边两边石狮把门,汉白玉石阶一直铺到当街。街边又有上马石拴马桩。大门两侧凸出的山墙腿子磨砖对缝,上下都有雕花。两个墙腿子之间,门前顶棚之下一溜悬挂着四盏皮灯。这一番描述将门第的文化内涵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K1 W% x1 F0 m2 z% `$ m   
 旧时四合院不仅大门型制有许多讲究,门饰也作了许多规定。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一句名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中用朱门形容达官贵族的宅第,是有制度依据的。以往对门漆颜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公侯以下的官民住宅,一律柱用素油,门用黑饰,如果谁敢越制,罪过就大了。191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帝,帝制取消了,帝制时代制定的制度也随之废除,胡同两侧的朱漆大门越来越多,这已不是特权与地位的象征。
(三) 大门以里,二门之外
      大门以里,二门之外是作家邓友梅一篇讲述北京四合院散文的题名,这一空间虽然不是四合院的主体,但其中的文化内涵并不比宅院内部少。     
1. 影壁   北京四合院建筑讲究含蓄、祥和,无论门第高低,大门内都有一扇影壁,既挡住了院内的杂乱,也藏住了主人的隐私。常见的影壁有三种,一种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称为一字影壁,如果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的称为座山影壁;另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120°135°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反八字影壁撇山影壁;还有一种影壁坐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随排列形式不同分别叫一字影壁,或雁翅影壁。
      北京四合院中最常见的影壁是一面独立的墙体,这叫独立影壁。独立影壁的下部常常设须弥座,顶部采用清水脊或元宝脊,并上覆筒瓦顶。墙体的中部叫做影壁心,影壁心分为硬心、软心两种,硬心磨砖对缝,软心为素面白墙,且绘有壁画或浮雕。用于影壁的花纹图案有多种变化,砖雕花有钩子莲、凤凰牡丹、荷叶莲花、松竹梅等。还有整面影壁为砖雕的一幅画面,内容为花卉、松鹤等吉祥图案。影壁虽然是四合院的附件,但也显示出与四合院氛围完全吻合的文化特征,无论是雕刻精美的砖雕,还是镶在上面的吉词颂语,都寄托着主
人祈祝祥和、平安的愿望。
3 q9 x7 Q4 k( }( g( L7 W9 I      2. 外宅  北京四合院中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一般都分内宅、外宅,分隔方式是沿厢房南侧建一道隔墙,将院落分为内外两部分。隔墙以内由北房、厢房围成的院落为内宅;隔墙以外的倒座房及院落称为外宅。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虽然不是四合院的主体,但也同样有许多讲究。一般的四合院进入大门,影壁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进入左面的月亮门就是二门以外的小院了,这里有一溜南房,由于房屋朝向为南,也称为倒座房。旧时讲究人家往往将南房作为客房,或年轻少爷的书房。影壁右侧的月亮门内是一个小院,有一间面积很小的南房,一般用作私塾或用人的住处,小型的四合院往往不设这处小院。 
      3. 二门  内外宅之间的沟通是靠二门实现的,二门也叫垂花门。垂花门起着沟通内外院的作用,一般都建在三层或五层的青石台阶上,垂花门的两侧则为磨砖对缝精致的砖墙。垂花门建在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内宅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而左右分开。
3 x7 X  L: h( ^" |      垂花门的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北方四合院中多为一殿一卷式,所谓一殿一卷是指垂花门的屋顶是由一个尖型顶与一个卷棚顶组合而成,外形很像英文字母M。也有的垂花门是
由单卷棚顶构成。传统四合院用讲究协调、淡雅,整个院落大多建筑都为材料本,唯有二门装饰得五彩缤纷, 门旁两侧的垂花柱更是形态各异。莲瓣、串珠、花萼或石榴头等形状是垂花柱最多的表现形式,此外联结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这些雕刻寄予着宅主对美好生活的心愿。
1 h" p' {- H7 ]. d; f  @3 h* \      垂花门外边像一座华丽的门楼。从院内看却似一座亭榭建筑的方形小屋。四扇绿的木屏门因为经常关着,恰似一面墙,成为外宅、内宅之间的又一道影壁,除红白喜事、贵客光临这样的大事,这道屏门平日是不开的,人们过往出入都走侧面。
) O( j2 E0 m, ?(四) 内宅的利用与礼序:
      进入二门就是四合院的内宅,由于日照的影响,四面的房子以坐北朝南最好,所以四合院无论将宅门开在哪个方向,都以北房为正房,东西方称为厢房。四合院正房、厢房之间,一般由抄手游廊沟通。内宅是四合院的主体,北面正房是院内最大的建筑物。清朝对于亲王、贝勒的府第除规定了大门的型制外,也详细规定了正殿的开间、基高、颜、脊饰等。与王府相比,普通四合院的正房自然要小的多,但在一家之中的地位仍然最高,台基和房屋的尺寸都比较高大,一般是三间或五间,正房两侧还有进深、高度都较小的房间,称为耳房
。如果正房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中型四合院则为三正四耳。如果四合院的规模较大,在东西厢房的南侧,还会出现厢耳房。3 }! v/ U. b" R' K# v! | 
      四合院中上下尊卑,内外亲疏,一切都井然有序,这里有着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的观念。鉴于《周礼》记载,早在几千年前所形成的前朝后寝的居舍布局观念,不仅体现在帝王宫殿的功用安排上,而且也反映在民居的利用中。大型四合院一进院落中的北房多做接待贵客的厅堂,小型四合院没有多余的房间,只好将这一功能安排在北屋的中厅,两侧套房中仍然住人。旧时内宅的居住分配是十分严格的,如果一家祖孙数代,那么辈分最高的多住在北房,东西厢房是后辈儿孙居住的地方。厨房往往设在东院,东厢房后墙另开扇门与厨房相通,以往灶王爷有东厨司命之称,大概就源于此了。
   
  大一些的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称为后罩房,也有的人家在这里盖起楼房,称后罩楼,后罩楼多作小的绣楼。后罩楼深藏于宅院的后部,这就使小说家有了充分的想象余地,由此而编纂了数不清的鸳鸯蝴蝶故事。

      大型四合院正房、厢房与垂花门之间,通常都有游廊连接。凡有游廊连接的房子,其前檐都有廊子,在廊子两尽端的山墙部分留有洞口,通向游廊,叫做廊门筒子。游廊是四合院开畅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躲风避雨,也可休息小坐,实用之处外,游廊的彩绘雕饰又为宅院增添了一道风景线,亮丽多彩。/ a  V' l! L6 X' Y# R+ a; j7 f$ g 
      讲究的四合院屋墙与院墙之间都有一条更道,供更夫巡夜、打更之用。更道对于大多数人很陌生,但看过《红楼梦》的人都能想起王熙凤唤使贾蓉、贾蔷在夹道内戏弄贾瑞之事,这里的夹道就应是更道。
* m6 Z7 h4 G( L
4 Z, F+ E" h4 c
(五)北京四合院的装饰-
) h0 h$ s% l/ r      北京四合院不仅建筑格局讲究,装修上的花纹与雕饰也颇具特。人们采用象形、会意、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图案、雕饰,凭借图案所包容的文化内涵来寄托对于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向往和追求。
- r, E- K4 R; U9 t北京四合院中最普通常见的图案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由按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横线、竖线构成,周围嵌以简单的雕饰,多用于窗棂。将这种装修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灯笼框是又一种常见的传统窗格图案,它是简单化、抽象化了的灯笼形象,周围点缀团花、卡子花等雕饰,图案简洁舒朗。灯笼框窗格中间留有较大面积的空白,可题诗作画于其上,或绘梅兰竹菊,或点山水花鸟,清新而典雅。古代灯笼是光明和喜庆的象征,以抽象的灯笼图案作为装修窗格图案,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光明生活的向往。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窗棂条,称为龟锦纹。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传统装修图案中,还常采用一些自然的纹理,如梅花纹、竹纹、冰裂纹等,用这种采自于大自然的纹样来装饰窗格,反映出人们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