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树
肖复兴
1)老北京以前胡同和大街上没有树,树都在皇家园林、寺庙或私家花园里。北京有了街树,是民国初引进德国槐之后的事情。那之前,除了皇家园林,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如今,到北京来,想看到真正的老树,除了皇家园林或古寺,就要到硕果仅存的老四合院了。
2)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先生住的补树书屋前那棵老槐树。那时,鲁迅写东西写累了,常摇着蒲扇到那棵槐树下乘凉,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呐喊》自序)。那棵槐树现在还是虬干苍劲,枝叶参天,起码有一百多岁了。
3)在上斜街金井胡同的吴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沈家本先生住在这里就有的那棵老皂荚树,树皮皴裂如沟壑纵横,枝干遒劲似龙蛇腾空而舞的样子,让人想起沈家本本人,这位清末维新变法中的修律大臣、我国法学的奠基者,他和这棵皂荚树的形象是那样吻合。据说,在整个北京城,这么又粗又老的皂荚树屈指可数。
4)尽管山西街如今拆得仅剩下盲肠一段,但甲十三号的荀慧生故居还在。当年,荀慧生买下这座院子,自己特别喜欢种果树。到果子熟了的时候,会分送给梅兰芳等人。唯独那柿子熟透了不摘,一直到数九寒冬,来了客人,用竹梢头从树枝头打下邦邦硬的柿子,请客人带冰碴儿吃下,老北京人管这叫做喝了蜜。如今,院子里只剩下两棵树,一棵便是曾经结下无数次喝了蜜的柿子树,一棵是枣树。去年秋天,我去那里,大门紧锁,进不去院子,在门外看不见那棵柿子树,只看见枣树的枝条伸出墙头,繁星点点,枣结得挺多的。老街坊告诉我,前两天,刚打过一次枣。
5)在北京四合院里,好像只有枣树有着这样强烈的生命力。因此,在北京四合院里,枣树是种得最多的树种。小时候我住的四合院里,有三株老枣树,据说是前清时候就有的,别看树龄很老,每年结出的栆依然很多,很甜。所谓青春依旧,在院子里的树木中,大概独属枣树了。我们大院的那三株老枣树,起码活了一百多年,如果不是后来人们住房改造砍掉了它们,起码现在还活着。如今,大院拆迁后建起了崭新的院落,灰瓦红柱绿窗,很漂亮,不过,没有那三株老枣树,院子的沧桑历史感,怎么也不到了。
6)在我所见的这些树木中,最难活的是合欢树。记得我读小学时,离我家不远通往长安
街的一条大道两侧,种满合欢树,夏天一街茸茸粉花,云彩一般浮动在街的上空,在我的记忆里,是全北京城最漂亮的一条街了。可惜,如今那条街上,已经一株合欢树也没有了。
7)在离宣武门不远的校场口头条胡同的47号,是我们汇文中学的老学长吴晓铃先生的家。他家的小院里,有两株老合欢树,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活着。那年,我特意去那里,不是为拜访吴先生,因为吴先生已经仙逝,而是为看那两株合欢树。合欢树长得很高,探出墙外,毛茸茸的花影,斑斑点点地正辉映大门上一副吴先生手书的金文体门联,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那花和这字,如剑鞘相配,相得益彰。
8)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着了迷一般,像一个胡同串子,到处寻老院子里硕果仅存的老树。都说树有年轮,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已经越来越少的老树,是老四合院的活化石。老院不会说话,老屋不会说话,迎风抖动的满树的树叶会说话呀。记得写过北京四合院专著的邓云乡先生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北京十分春,四合院的树占去了五分。他还说:如果没有一树盛开的海棠,榆叶梅,丁香……又如何能显示四合院中无边的春呢?
9)十多年过去了,曾经访过的那么多老树,说老实话,给我印象最深的,还都不是上述
的那些树,而是一棵杜梨树。
10)那是十二年前的夏天,我是在紧靠着前门楼子的湖北会馆里,看到这棵杜梨树的,枝叶参天,高出院墙好多,密密的叶子摇晃着如天空浮起一片浓郁的绿云,春天的时候,它会开满满一树白白的花朵,煞是明亮照眼。虽然,在它四周盖起了好多小厨房,本来轩豁的院子显得很狭窄,但人们还是给它留下了足够宽敞的空间。我知道,人口膨胀,住房困难,好多院子的那些老树,都被无奈地砍掉,盖起了房子。因此,可以看出湖北会馆里的人们没有把这棵杜梨树砍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11)那天,很巧,从杜梨树前的一间小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她告诉我,她已经87岁,不到十岁搬进这院子来的时候,种下了这棵杜梨树。也就是说,这棵杜梨树有将近80年的历史了。
12)那天我对她说您就不盼着拆迁住进楼房里去?起码楼里有空调,这夏天住在这大杂院里,多热呀!她瞥瞥我,对我说:你没住过四合院?然后,她指指那棵杜梨树,又说,哪个四合院里没有树?一棵树有多少树叶?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把扇子。只要有风,每一片树叶都把风给你扇过来了。老太太的这番话,我一直记得,我觉得她说得特别好。住在四合院里,
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真的是每一片树叶都像是一把扇子,把小凉风给你吹了过来,自然风和空调里制造出来的风是不一样的。
13)日子过得飞快,十二年过去了。这十二年里,偶尔,我路过那里,每次都忍不住会想起那位老太太。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在了,我却希望老太太还能健在。如果在,她今年应该是99岁,虚岁就整一百岁了。
(取材于肖复兴《北京的树》)
101.下列语句中,讲究与例句中讲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
A. 这一次我们学校请的专家报告真好,非常讲究实效。
B. 北京人以茶待客,沏茶时茶壶嘴儿不能冲着客人,这叫讲究。
C. 写高考作文是很有讲究的,这里面的道道还真不少。
D. 明星走红地毯,总是穿着讲究的服饰,力求光彩照人。
10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老北京树的历史,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老四合院中老树的描写。
B. 作者写老皂荚树,只是因为这棵树枝干虬劲,在整个老北京城屈指可数。
C. 第(7)段中吴先生去世后,作者仍去看合欢树,表明在他心中树比人重要。
D. 文章第(12)段,作者用比喻和排比手法,写出了自然风胜过空凋风的好处。
103.文中第(8)段说: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老树都见证了哪些历史和生命?
104.作者说,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树而是一棵杜梨树,这是为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105.中国的文人有为居家或书房写楹联的传统,文中吴晓玲先生写的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就是一例。请你依据自家的特点或对未来书房的设想,写一副对联。
106.北京的树对北京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下列作品中某一事物对人物的意义和价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在小说《药》中,对华老栓来说,是治好小栓痨病的重要寄托。
B. 《红楼梦》中通灵宝玉是宝玉身份的象征,也是送给薛宝钗的信物。
C. 在《平凡的世界》中,是孙少平的朋友,也是他不竭的动力源泉。
D. 《老人与海》中是老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老人的敌人也是朋友。
【答案】
101.    A   
102.    A   
103.    老槐树见证了鲁迅在绍兴会馆中写作乘凉的情景;
老皂荚树见证了法律奠基者沈家本先生住在吴兴会馆中的岁月;
枣树和柿子树见证了荀慧生在甲十九号用果子和柿子招待梅兰芳等朋友的生活场景;
老枣树见证了四合院的沧桑历史;
合欢树见证了校场口头条胡同的47号吴晓铃先生在这里的学者生活;
杜梨树见证了湖北会馆里87岁老太太日常的岁月沧桑和朴实的生活风貌。   
北京等地四合院的大门一般是开在哪个角上104.    这棵杜梨树枝叶参天,叶子浓密如云,花朵洁白耀眼,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时的人们没有因为住房困难而砍掉它,引起了作者的尊敬;杜梨树有八十年的历史,每一片树叶都会在夏夜扇起自然风,老太太的说法引起了作者的共鸣;这一棵老杜梨树代表的是老北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作者希望这种历史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因这棵树,作者也表达了某种隐忧。   
105.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106.    B   
【解析】
101.此题考核分析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讲究:指重视,讲求;形容词,精美;北京话,形容人非常仗义。在例句中取重视,讲求的义项。A项与例句相同。故选A。
102.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作者写老皂荚树,主要原因是老皂荚树见证了沈家本先生在这里居住的历史,是历史与生活的见证者,跟他有关。C树比人重要有误,作者去看合欢树本身也是对吴先生的怀念。D没有用排比的手法。故选A。
103.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核情节概括,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作答。此题重点抓住和树相关的人物鲁迅、沈家本、荀慧生、梅兰芳、吴晓铃、老太太的活动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104.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核情节概括,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此题要求回答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树而是一棵杜梨树,这就要求招待的特殊,即和作者的情感联系或代表的某种精神品质,从文中情节看,从当时的人们
没有因为住房困难而砍掉它,反应出当时人们的精神,让作者尊敬;杜梨树有八十年的历史,每一片树叶都会在夏夜扇起自然风,老杜梨树代表的是老北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从主旨看,作者希望这种精神要传承,这种历史文化要保留,关注这棵树实际关注的是文化历史的传承。综合这些内容作答即可。
105.此题考核根据语境拓展运用的能力,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本题中请你依据自家的特点或对未来书房的设想确定了一个特殊的环境,那就是未来书房。答题时注意对联的特征,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从结构上讲,有以下几个特点: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重复的字;上下联词组要对应,词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上下联的意境要相随;上下联平仄要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