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慈善遭遇道德
作者:何传跃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14年第09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郭美美事件是怎么回事呢?“慈善的释义是: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给予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其目的是做好事求善报。国外词义的翻译:慈善是出于对人类的热爱,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所做的努力。慈善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类社会的润滑剂,也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它所表达的善意和爱心,有助于克服社会的疏离和隔膜,增强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友善,从而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这一事业还很年轻。有困难者应当怎样求得别人帮助?行善者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行善?这些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白血病患者跪借百万
        630日,24岁的莫向松带着14名同学跪在成都市武侯区新希望大厦门外,他们手中捧着玫瑰,身上缠着玫瑰,头上戴着玫瑰……写有借我一百万,我打工还你一辈子的标志牌,道出了此举的目的——希望打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畅,以获得100万元的借款治病。莫向松,
成都某职业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2011级学生,去年11月被确诊患急性白血病。莫向松表示,目前养父母为给他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了,前段时间有位热心网友建议他富豪借钱。因为其就读于畜牧专业,所以把目光投向中国畜牧龙头企业——新希望集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莫向松说,手持玫瑰花目的就是倡导更多人力所能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他希望能够到借款企业去打工,慢慢偿还借款。下跪求借款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多日,舆论哗然。某门户网站的民意调查显示,有接近六成的公众认为:这不是借钱是钱,是道德;有接近三成的公众认为:为活命这一做法可以理解,但用错了方式。换句话说,近九成人认为此举不妥。
        来自校园的强捐
        每逢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类似强制捐款的新闻就不断出现。雅安地震发生后,作为普通市民,为遭受苦难的同胞奉献爱心,捐献钱物为灾区人民早日恢复生产生活添砖加瓦,本无可厚非。不捐款,孩子就拽着家长衣服不让走,这是曾在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某幼儿园门口的一幕。有家长在微博上说,孩子打开自己的储钱罐希望奉献爱心的时候,却因为仅仅只有5元的硬币,被老师挡回。孩子回来告诉家长:老师说他捐得少,应该向捐得多的小朋友
学习,捐红的钱。而在丰台区另一所初中,老师拿本登记学生捐款数,很多学生跟风捐款超百元。多位家长表示,这些募捐变了味儿,觉得学校和老师是在强制孩子多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