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弱化与重建
伴随着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公共产品、服务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一样存在着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缺乏公信力的事实一再刺激着公众的神经。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弱化使其难以获得运营所必需的资源支持,发展陷入困境。文章在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制度建设是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关键。
标签: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弱化;制度建设
一、“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2011年6月21日,“郭美美Baby”微博认证信息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上网炫耀名车、名包引起关注。受“郭美美事件”引发,网络爆料,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多项公益活动背后曾与诸多企业有合作。被指涉嫌利用公益之名,实则商业操作获取利润。2011年12月31日,经联合调查组历经半年调查得出结论:商红会负责人利用双重身份,违规关联交易,严重违反了公益组织原则。经商中国商业联合会同意,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被撤销。调查报告中强调,
郭美美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商红会中不存在“红十字商会”这一机构,没有设立“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职务;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商红会没有任何关系。〔1〕
虽然红会存在诸多问题,但其救灾能力无疑是业内第一的,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救灾体系,救灾物资储备也是最丰富的。公众对于红会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公开透明这一问题上,许多网上的责难更多也是舆情的反应,但红会的自查自纠却使公众的质疑持续发酵。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发生以来,红会募捐额一度落后于壹基金,知名企业以及公众的“用脚投票”让这个官方彩浓厚的慈善机构相对失。
“郭美美事件”让红会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2012年12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宣布成立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此举被外界视为红会加强自我监督的一个重要举措。〔2〕
据了解,社监委委员并非社会公选,而是受红会邀请,以志愿者身份提供建议及监督。不过,在社监委的上,明确写明社监委是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社会监督委员开展工作后所发生的费用谁来负担?公众因此普遍质疑社监委监督的独立性,社监委如何定位也成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