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动画电影大学生的影响
宫崎骏作为日本动画界的代表人物,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作为消费主体的青年大学生是电影观众中较为前卫的体,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为何能在这一体中收获高认知度和满意度,既有客观原因,也有电影本身的一些品格。
1、适合我国道德化的传播环境
我国社会主流文化素来提倡人性本善,当代大学生自小就受各种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如尊老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在作者的细腻刻画下,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了什么是真善美,与大学生体的既有德育观念产生了共鸣。如《霍尔的移动城堡》里,苏菲对荒野女巫的悉心照顾,体现出苏菲对长辈的孝顺;《魔女宅急便》中琪琪的画家朋友在她失去飞行能力时对她的鼓励,体现了朋友在遇到困难时的互帮互助。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契合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进程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引发公害事件,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代表作《风之谷》、《天空之城》等。在作品中,作者流露出了浓厚的环保思想,开始审视与思考人在自然中的定位和价值。大学生体对人与
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关切与宫崎骏在其动画电影中的思考是高度一致的。这种对人类共同问题的高度责任感和关切,是大学生体钟情于其电影的原因之一。
宫崎骏作品集3、手绘创作独树一帜——满足了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动画电影作为文艺作品的一种,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美的体验和感受。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的独特很大程度上源于作者一直坚持的手绘风格,虽然后期采用了电脑辅助作画,但作品人物手稿则一直坚持手绘。这种独树一帜的手绘风格已经成了其电影的“独特消费主张”,无疑给大学生的视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成为大学生喜欢其动画电影的重要原因。
弗里德曼认为,对任何特定物体、观念或人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的系统。而对这三方面的考量,往往也是检验传播效果的因素。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1、认知层面
(1)主观“拟态”环境的想象。迪士尼主席利查德·库克曾说,“宫崎骏的电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神奇的人物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龙猫》中,我们看到了能到达心灵所想目的地的“猫车”;《霍尔的移动城堡》里,一个四种不同颜指向的圆形转盘,对应的就是四种不同的世界;《千与千寻》中,
作者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奇妙的神仙世界,在汤婆婆的澡堂里,各种游荡的神仙都可以在那里休息和清除污垢;《风之谷》中栖息着巨虫“荷母”的“腐海”等等,都是作品中的意象,都是作者基于现实并通过想象构建的产物。
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写到:“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要素,即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入物——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一种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重新加以结构化向人们所提示的信息。按照李普曼对于环境的分类,宫崎骏动画电影为我们营造的世界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媒介构建的“象
征性世界”。作品中颇具科幻和魔幻彩的要素,加上作者的主题建构和内容叙事,使得我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接收到作者传递的信息,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经验和社会经验去诠释作者带给我们感动。
这种媒介拟态环境的营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脑海中对于
“理想世界的构建”,这是拟态环境对人们主观环境建构的影响。宫崎骏为我们营造的这些想象的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理想社会的想象:它应该拥有“大片的森林”,有茂密葱郁富含生机的“母树”,在那里鸟、虫和谐相处,漫步走来时脚下会有悄然绽放的野花……
主观的拟态环境被构建出来后又反作用于客观环境,起到对客观环境的改造和对主观拟态环境修正的作用,而当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和受众原有的主观环境有共同的意义空间时,又会继续加深头脑中已经构建的美好世界的图景。
(2)对日本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再认识。在日本动画片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主流,毫无疑问就是“丰乳肥臀”,如《美少女战士》中的越野兔,《人形电脑天使心》中的小唧……这些女性形象全裸或半裸,皆体现着一种性感的诱惑。这种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已经逐渐逐步演变为日本动漫业创作者们的一种约定俗成,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刻板的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所持有的比较固定、概括、笼统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社会心理学的“刻板印象”理论也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然而宫崎骏带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思索。在他的动画电影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15岁左右的小女生,如《天空之城》中的希塔、《龙猫》
中的五月和妹妹小梅、《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幽灵公主》中的桑、《千与千寻》中的千寻。动画中对于他们的塑造,或平凡、或天真活泼、或骁勇善战,都体现了一种坚强、勇敢、美丽、善良、自立、自尊的女性形象。这种“非主流”女性图像是靠着他们优秀的品格打动着受众。这是作者符合自己心性的创作,是一种独辟蹊径。对于大学生体对日本动漫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无疑是一次颠覆。
2、情感层面:情感寄托的物质表现
出于对动画电影中角的喜欢,或是角所承载的意义符号是其内心所需要等原因,大学生体已经成为这些延伸品的购买者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厦门大学20岁的孙同学的床上,就摆着一个巨大的龙猫抱
枕,她说不只是抱枕的实用功能吸引她购买,“每次睡觉前看到龙猫的时候,内心就感觉到非常平静。”
这种对于物品的寄托,在一些研究者看来,也与大学生忙碌的状态不无关系。忙了,用于思想和感情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就相对压缩了,而对于正处在情感需求旺盛期的大学生体来说,更加会需要情感的寄托。除了传统的寄托于父母、同龄人、恋人等,消费社会的当今,这种情感寄托就表现在寄托于某种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物的消费上。这种消费,在弗里德曼看来,是一种认同消费,映照出了人们对自我所追求的价值的认同。
3、行为层面:叙述结构中收获行动的“正能量”
从格雷马斯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看,一个故事的陈述首先是对平衡的打破,也就是契约性结构的对立面——“违约”。以《千与千寻》为例,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而被变成了猪,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于是千寻必须留在
灵界去救父母。当平衡打破,随即便开始故事的阐述,进入到表演性结构。在这个结构里,基本上是接受指令或为了完成某个目的而接受一系列的考验,经历一系列的磨难。10岁的千寻在汤婆婆的澡堂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被要求去负责最脏的客人,另外千寻的救命恩人白龙面临死亡,都让千寻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得不独立思考、坚强面对困难。
这样的叙述结构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导演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几乎都设定在小女孩,这和他们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所冲突,而冲突越大,对受众的心理冲击力就越大。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不逃避、不放弃,就会走向成功。宫崎骏在谈到这部电影时说,“这故事也令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进入一间大机构做事的情形。面对陌生的环境,冷漠的人事,这女孩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发掘内在的潜能,克服种种挑战,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②从这个意义上讲,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可以归结到大学生普遍喜欢的治愈系一类中。
在日本动漫日益占据市场的今天,我国的动画创作者应该有所反思,究竟什么样的影片才能赢得市场?宫崎骏的动画作品或许可以提供一点
思路:动画制作机构应当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浮躁心理,克服盲目的模仿和跟风,而坚持符合自己心性的创作,寻并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观”,是中国动画人的必由之路。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