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z孔舒航
红源广场红故事
红源广场的大别山革命英雄雕、大别山革命史浮雕墙,是鄂豫皖苏区革命的象征。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就开始在大别山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帷幕由此拉开。
刘诗诗儿子正面照巍巍大别山,襟长江而带淮河,眺楚湘而望秦蜀,为历代兵家囊取大江南北、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
郝蕾图片大别山,是一座红的山,一座英雄的山,一座精神的山。这里,是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里诞生了红军4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等英雄部队;这里,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这一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怀着对大别山的敬仰之情,踏上追忆烽火岁月的大别山之路,去感受大别山上那迎风飘扬的红旗,去感悟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的大别山精神。西印度岛位于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创造
了“28年红旗始终不倒”的红奇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恢宏的篇章。
安徽省霍山县红源广场的大别山革命英雄雕、大别山革命史浮雕墙,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诠释着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仰望六霍起义纪念塔,我耳际响起了红4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大将后来的总结之言,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三大起义,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创建红4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有一面旗在这里升起,是一点星火燎燃热土。1927年11月初,六安、霍山两县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组织独山周围15个乡数千农民,手持大刀、长矛和土,占领独山镇。紧接着,霍山西镇区武装农民,一举歼灭西镇自卫团。这一系列起义后,当地党组织将游击武装集中编为红军第11军第33师,成为后来红4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组成部分。水电安装价格
黄麻起义一声惊雷,革命斗争烈焰燃起。1927年11月13日深夜,“砰!”一声清脆的声,
刺破夜空的宁静。腾腾烈焰中,数以万计的农民起义军从四面八方涌向黄安城(后改黄安为红安),架云梯、撞城门、攀城墙……欢呼声中,鲜艳的革命红旗第一次插上古老的黄安城头,迎着旭日猎猎飘扬。
从此,红旗漫卷这片热土。
走进六霍起义纪念馆,凝视着徐向前元帅的铜像,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历史时刻:1931年11月7日,鄂东北特区最早的“首府”——黄安七里坪镇,河滩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如林;部队列队整齐,刀林立;周围的田坎、山坡上,聚拢着潮水般前来的人,热烈庆贺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在此举行成立大会。
红4方面军战斗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处在国民党统治的咽喉,东临津浦路,西扼京汉路,北踞陇海路,南逼长江,虎视武汉,威震南京,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成为敌人反复围攻的目标。
行走在大别山,我在思考:为什么在腥风血雨中,这里的革命红旗始终不倒?为什么革命火焰始终燃烧,人民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坚定不移跟党走?婴儿进口奶粉
历史告诉我们答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六霍起义纪念馆陈列的《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宣言》已经泛黄的纸页这样记载:“农民分得了土地,工人改善了生活,妇女得到了解放,取消了债务,废除了苛捐杂税……比较革命以前的生活,已经是两个世界。”
曾记得,每当召开工农代表大会的日子,鄂豫皖区的人民众敲锣打鼓,鸣鞭放炮,杀猪宰羊,欢呼自己的解放。他们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热情洋溢的赞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树呀树起来……站在革命最前线,不怕牺牲冲上前,为的是政权……
红4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回忆大别山革命斗争时说:“红军的力量在于民众之中。有了众的支持,红军如鱼得水,任我驰骋,这是弱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
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成为党的铁靠山。人民众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