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12期
Vol.11 No.1229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产都市类电视剧的传播价值研究”成果,项
目编号:201913906019Y
以电视剧《小欢喜》为例探讨传播的示范价值
赵宁璐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 镇江 212300)
摘 要:2019年,一部名为《小欢喜》的电视剧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部围绕高考与家庭的电视剧引发了全国人民的讨论与思考,也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可以说,这部电视剧很好地体现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中国家庭教育的缩影,具有多种多样的传播示范价值。本篇文章将以此为例,从心理需
求、主流价值观、社会现实、舆论共振、内容为王、典型示范等方面探讨其传播的示范价值,致力于推动中国国产都市教育类电视剧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都市教育类电视剧;《小欢喜》;传播示范价值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2-0029-02一、奏响主旋律,传递中国精神(一)满足个体心理需求,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人们对电视媒体有三重心理需要。
首先是对外部世界的信息需求。所有事物的内在属性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表现出来,而人会根据自身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不同的反应,做出不同的选择。作为个体,信息是个人适应、改造外部现实世界的基本所需。施拉姆说过,人们从大多数传播所得信息是那些有助于构成或组织环境某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与他们的行动密切相关。信息有助于帮人们消除不确定性,并影响自己选择某种行为的概率。
其次是对个体内部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人们在“生活大山”的压力之下,容易身心俱疲,而电视剧有利于放松心情、调节情绪。人们往往可以在剧中到另一个自己,或者将自己想象成某一角,从而保证个体成长内部环境的健康有序。
最后是适应社会的社会化需要。人生存在社会之中,有着多重社会身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个体都与外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每个个体都在社会中逐渐被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掌握并运用为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
式、替社会尽力的过程[1]
。在观看《小欢喜》的过程中,人们能够了解相关知识和道德准则,并能够在观看中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卡兹等人曾经提出体现受众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使用与
满足”理论[2]
,即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求对某些特定的媒介产生兴趣,从而主动接触媒介。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今天选择接触媒介的原因,是建立在想要满足特定需求的基础上的。(二)传递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沙溢电视剧
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继承并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它包含了一切积极、进取、健康的情感,并有着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是整个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电视剧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与高度提炼,它能够通过具体的意象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使其产生情感上的慰藉,能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深远影
响,因此电视剧必须以质量和内容作为第一准则。在
2019年的一次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
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3]
剧中的季胜利是一个党员干部,从北京某区长晋升为北京市长,一直以来他廉政爱民,工作认真负责,是一个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放心的领导。而宋倩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物理老师,她的教学能力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与肯定。这样的人物塑造十分丰满,成功展现了中国公务人员与优秀教师的良好形象,实现了故事性与正能量的统一,在无形之中对社会产生了正面的教化作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传递了主流价值观。
二、观照现实生活,直戳社会痛点(一)再现社会现实,引发社会思考
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
向人们提示的信息环境[2]
。也就是说,
我们眼见的是媒介创造的媒介现实,真正存在的是社会现实,而人们思考过后生成的则是主观现实。电视剧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通过传播媒介再现了社会现实,体现了媒介对现实社会的重大意义,让人们能够通过媒介建构后的信息环境进行自我思考。
电视剧《小欢喜》以社会现实为蓝本,紧贴高考这个全民关心的话题,用相关技巧对现实进行艺术再造,形成一种以影像为形态的艺术化形式。媒介文本在被人们接受后,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独一无二的、对社会现实有所理解的全景图。全剧以三组家庭为核心,家庭作为中国社会中的一个体,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见证了中国家庭教育的演变和整个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变迁。这部剧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真实反映了中国应试教育下各个家庭的情况,并拓展出职场生存、中年失业、女性主义等诸多问题。就像一面镜子,把各种矛盾和冲突放在荧幕前展示给观众,引发观众思考自己家庭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二)搭建舆论高地,增强传播效果舆论共振,指“一个短时期内,社会中相当多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