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第十辑
黄淮海平原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
*• 本研究由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
① 段万倜等:“我国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载《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
社,1978年。
②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
分布界线的推移和数《历史地理•第五理,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7年0
® 沌庆余等:国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和
研究现状”,载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
集》第五集,地质出版社,1988年°
© 杨怀仁等:《中国东部更新世以来的海面升降运
动与气候变化"載《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
文集》第二集,地施出版社,1985年。⑤ 据周昆叔先生面告,2990年。⑥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下册°
⑦ 王宇信等:墟象坑和“殷人服象"的再抹讨》,
载《甲骨探史录》,三礙书店,1982年。
满志敏
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结朿后,全球气候
迅速回暖。至全新世中期,气候回暖达到顶 点。在地史上国外通常把这个气候回暖时期 称为大西洋期,亦有直接了当地称之为气候
中国的气候最适宜期。在我国,由于这个时期与历史上 著名的仰韶文化有某些联系,所以也被称为
仰韶温暖期①。关于仰韶温暖期的起讫年
代,目前尚不完全一致,有看法认为大致是在
距今8000—3000年之间②。这个起始时间的
证据主要来自抱粉分析或氧同位素数据,目 前尚无考古证据佐证,这里暂不评述。关于 结束的时间,有些学者认为在距今3500年,
此后全球气温逐渐降低,进入新冰期第三
期③,有些认为在距今3000年④,亦有认为 当在距今2500年,在这个时间前后中国自然
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⑤。现在问题比较清楚, 在距今3000年左右中国气候存在一次降温
过程,但这个降温过程的界断时间以什么作
为标志,各家均有不同见解,因此划分的年代
略有差异。
作者以为这个时间定在周成王(约公元
前十一世纪)为好,标志是犀牛和象的成活
动退出黄河流域,理由如下。在商人迁殷后,
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甲骨卜辞记载,都能证
实安阳附近的田猎区内有成的犀牛和野象
在活动(详见以下分析)。周武王灭纣后,据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商人服象,为虐于
东夷,周公以卿逐之,至于江南。”《孟子•滕
文公下》载:“周公相成王,诛纣伐奄,三年,讨
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裁之,灭国者五十,驱
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自此以后,无
论是先秦文献,还是考古发拥,都无法证明犀
牛和象再在黄河流域成活动。顺便需指出
的是,承认周成王后犀牛和象的成活动退 岀黄河流域,并不等于承认这个现象的产生
是由于周成王的力量所致,因为按当时人类
驾驭自然的能力是做不到的,其本质是气候
转变所致,只不过史文中把其与周公的功德
凑合在一起而已。
犀牛和象的成活动退出黄河流域的现
象亦右文化艺术上有所反映。在传世和出土
的青铜礼器上有各种大象的写实花纹,这种
花纹“通行于西周前期或商末”⑥,但在西周
中期以后,这种花纹就逐渐被淘汰了⑦。象字
261
在商人的甲骨文字中是实指动物的词,但以后衍生出相似的意思,韩非子对其诠释道:“人希见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①。
由上评述,可认为仰韶温暖期的下限应定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左右,即距今3000年左右比较合适。
一、仰韶温暖期的气候基本特征
从抱粉所反映的植被类型来看,当时黄淮海平原的气候明显要比现代温暖而湿润。在北京西郊肖家河和三河沫溝淀泥炭层中出现阔叶树花粉的最大分布带,阔叶树花粉可达28—32.1%,松花粉占如.9—57.9彩也“在北京顺义、通县等地的钻孔和顺义、怀柔等地的泥炭样品中亦都可以发现阔叶树栋、機、榆等树种的优势带,并伴有大量水生和湿生的植物③。天津海河河口地区乔木花粉此时增至16.4—24.5%,其中阔叶树花粉占绝对优势,以桦、栋、榆、槻为主,总量可达阔叶树花粉的76.7-92.3%④。河北东部滦河下游两个泥炭田的剖面分析,至少在500©年前,木本花粉达到最高点,为40%左右,其中松下降到10%,桦下降到10%下,而喜温的阔叶树花粉数量增多,种类丰富,榆和栋各自达40%^J20%左右,鹅耳栋、械、棒、榛、胡桃、杨梅、花椒、柞木等都有出现,其中杨梅、柞木目前当地均不见有分布,此外还有不少水生植物,如菖蒲等,特别出现了现代只有在温暖水域里生长的菱的花粉◎。冀中平原也出现温带阔叶林——草赛景观,其中栋树占木本植物的一半,还出现少量的杨梅、枫香和枫杨。胶州湾地区阔叶树增加,针叶树松属等成分减少,成为栋林草原环境⑥o
黄淮海平原北部在仰韶温暖期中有这样的变化,同样在平原南部亦可看到温暖的迹象。在江苏青绑遗址中,距今5405±110年的层位上木本花粉是最多的,占11%,以柏、榆、柳属花粉为主⑦。安徽肖县湖相沉积中,木本花粉占44.7%,其中落叶类占20%,常绿类占3%。江苏沐阳万匹遗址中木本占30%,落叶阔叶树种占16%,常绿阔叶树种占[%⑧。从镇江农机学院的剖面中可见到,相应时期中亚热带植物抱粉含量最高,主要有杨梅、山核桃、枫香、木兰、桃金娘科、山毛棒等,这些亚热带植物的抱粉占总数的30%以上⑨。江苏宁镇山脉宝华山采集到的大化石坚果中,计有栋、榜、楮柯、山棟、樫木亠芦果木、山龙眼以及樟和山核桃等,其中境车富的是山龙眼,;占鉴定果实救目的47.3哆,其次是山毛樺,占30%,并以常绿的青冈、柯、楮为主。山龙眼属中除个别种的分布北界在30°N外,其它多数种都分布在华南和云南南部"生长在雨量较多,温度较高的常绿阔叶林或热带
262
①《韩非子•解老"。
②周昆叔等:《对北京附近两个埋藏泥炭沼的调査
及其抱粉分析载《中国第四纪研究》1965年1
期。
®李华章等:《北京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变初议》;李秀萍:《北京地区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和人类活
动的关系载&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
集》第5集,地质出版社,1985?年。
-®李元芳等:端河河口地区全新世环境及其地层載《地理学报》丄989年第3期。
®李文漪等:《河北东部全新世温暖期値被与环境",载《植物学报》1985年第6期。
⑥浦庆余等:*中国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基本恃征和
研究现状*,载《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
集》第5集,地质出版社,1988年。
⑦黄赐璇等:《江苏青墩古人生活时規的地理环
境》,载《地理学报》1984年1期。
⑧ 唐领余等:《长江中下游地区7.5-5.OKa B.P.
气候变化序列初步硏究",载”中国气侯与海面变
化研究进展(一),海洋出版让,1990征。
⑨南京大学第匹拓硏究小组:“辕江地区一万五千
年来的古环境:我“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烦论
文集”第二集,述頂岀版社,1985诈。
和亚热带季雨林中,就从整个化石植物面貌5000多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带向北移动2个纬度以上①。
从上述证据可见,在距今8000—3000年的仰韶温暖期内,黄淮海平原植被类型要比现代具有更多的南方成份,自北而南,各地的抱粉资料均反映了这个基本特征。在我国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地区,植被类型的纬度分布主要是由温度和湿度条件决定的,从而可证明当时气候要比现代更温暖和湿润,这就是仰韶温暖期时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基本特征。
二、仰韶温暖期亚热带
北界的位置
上面讨论了仰韶温暖期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基本特征。如何把这基本特征半定量地加以表示,目前基本有二种方法:一是根据各地抱粉所反映的植被类型,推算当地的年平均温度与现代相同植物类型所在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二是根据范粉分析反映气候带特征标志的植物,推算当时气磁带的位置。从区域问题来说,无疑后一种方法庄较简捷和亶观。■'
龜粉分析发现在北京西府村和大王庄全新世中期地层中含有水蕨科的抱子②。在天津的同期地层中亦检测到水蕨科的抱子,在河北南宫埋深15-19米的全新世地层中则见有枫香和山毛捧的花粉③。华北平原中部的7T71钻孔中含有大量的水蕨抱子,占抱子总数的67%®。前述河北东部滦河下游地区见有柞不和杨梅的花粉,距今6000多年的白洋淀湖扁沉积内同样出现过水蕨的繁盛。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C“测年为距今5950±120年和5225+130年人该遗址见有丰富的及汀聘类遗骸,并在抱粉中分析出凤尾诫属中的蟆蚣草和海金沙。山东郑城蹄山闸抱粉样(C14测年为距今5245土90年)亦分析出大量的水験和双星藻⑤。北京全新世尹各庄组地层中的抱粉勺析表明,在全新世中期北京东南部凤尾蕨总子占优势,占抱子
总含量的63-71%®。河北阳原曾发掘出夏商时代的象化石,以及厚美带卿、巴氏丽蚌、黄舰等河蚌化石⑦。
上述提到的动植物中,水蕨现生种生长于淮河以南,蟆蚣草和海金沙目前均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其中海
金沙现在安徽安庆地区已不存在⑧。枫香属金缕梅科,落叶乔木,现生种分布在淮河流域至四川西部以南各地。山毛樺亦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柞木和杨梅均为常绿阔叶树种.其中杨梅也产于长江以南。厚美带蚌、巴氏丽蚌、黄舰等河蚌现生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则产在皖南青弋江流域。这些动植物目前都属于亚热带的生物,按现代自然带的区划,亚热带北界在黄淮海平原上大体由霍丘向东经
263
①孔昭宸等:*中国某些地区全新世高温期植被和
气候的初步研究》,载*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J99O年第1期。
②张文斌等:《北京地区一万三千年来自然环境的
演变》,载《地质科学》,1«81年8期。
③具毘叔:《中国北方河谷平原区三万年来植被史
梗概》,载《第一次全国C"学术会议文集》,科学
出版社,1984年。
◎赵英时:《华北平原十二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载《地理研究》,1987年4期。
⑤ 孔昭宸等:《中国某些地区全新世高温期植被和
气候的初步研究b载々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年1期。
⑥陈方吉:《北京地区全新世地层及自然环境的变
化》,载*中国料学"1979年第9期"
⑦贾兰坡等:《桑干河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
的动物化石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4钳
4期。
⑧黄賜璇:《安庆古树的古土壤砲粉分桁及其古地
理研究》,载《地理集刊,第13号,科学出版社,
1981年.
定远、天长至兴化一线,年平均气温15P,
孑0°G 积温>5500P,最冷月平均温度LC,年
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10°C 以上①,而 它们在仰韶温暖期中则最远分布到北京附
近,因此有观点认为在仰韶温暖期时,亚热带
气候几乎控制了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京津
一线已接近亚热带北缘②。应当说这个结论
是有一定根据的。
总体上说,目前半定量推算仰韶温暖期
温度变迁最大幅度的观点中,上述结论是比
较新颖的,因为据黄淮海平原的一些全新世 中期剖面所反映的植被类型,研究者一般倾
向认为当时年平均温度偏高2—3 °C,自然带
向北迁移2-3个纬度。如果确认仰韶温醪期
时京津地区已接近亚热带牝界,则当时自然
带最大向北推移至少达5—6个纬度。按现代
植被分布,北亚热带的典型植披应为常绿阔 叶一落叶囲叶的混交林,只有在人类长期经 济活动的影响下,才表现为含少量常绿树种
的落叶拣林为主③。而在仰薛温暖期间,还谈
不上黄淮海平原的中北部已经受到人类活动
的长期影响,但植被类型均表现为落叶阔叶 林类型。据有关研究,从植被类型推算当时
亚热带北界仅到达山东兖州一线④*显然这
与上面的有关结论腊出的情况有差异。① 李世奎等:*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
划》,科学出版社,2988年。
②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侯帯的变迁尺生物
分布界线的推移》,载*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7年。
③ 侯学煜:《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下册”,科
学出版社,1988年“
④ 唐领余等:《我国东南全新世中期亚热谐北界",
1990 年 °
⑤ 南京大学炮理系龍四紀硏究小刃:: '筋江地疋一
万五千年来的古环境》,载《第四纪冰丿I )与帛四纪
地质论文集"策二集,地质出版社,1985年。⑥ 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第四纪匏粉组和C “俎:*辽
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載“卩同科 学"1977年总期。
我们推测这个差异可爾是由于仰韶温暖 期间气候的波动,以及植被諱我狂移的滞后
性所造成的。即这个温暖期内出现一个或几
个时间跨度不大的最暖气候状况,'亚热带北
界所对应的温度条件一度移到京津地区附
近。随着气候的这种变化,喜暖生物亦向北
传播,但由于生物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即生
物的表现落后于气候的变化,并且各种生物
的传播速度亦有差异,一些传播速度快的亚
热带成分首先出现在平原中北部,而传播速
度慢的生物还来不及到达中北部,气候又向
偏冷转变,因此植被还没有演化成为常绿一
落叶倔叶林类型,就终止了这种演化过程,只
留下少数的亚热带生物痕迹。这个说法可综 合上面的各种现象。
综上讨论,可以认为在仰韶温暖期间亚
热带北界最北迁移至京津地区附近,但大部
分时期,北界仅停留在山东丘陵这一带。
三、仰韶温暖期内气候的波动
仰韶温暖期长达5000年左右,其间黄淮
海平原的气候状况无疑是有变化的。从镇江 农机学院钻孔的他粉图式来看,此期内木本
植物花粉的含量存在一定的波动⑤。辽宁南
部泥炭层的剖面中亦存在这样的波动⑥。在
中国历史传说中,大禹时“洪水横流,泛滥天
下”,亦可能是气候波动的反映,总之在仰韶 温暖期,黄淮海平原的气候是存在变化的。但
限于资料,目前还无法把众多的波动一一对
比出来,特别是在抱粉年代上,存在问题较
多。下面仅就比较统一的距今5000年左右
的一次液动作些讨论。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数百年间,欧洲冰
川扩张,欧洲和北美东部出现二些喜温植物
264
的突然衰减,主耍是榆、常春藤和菩提树等,其中松I树花粉下降最为明显,因此这个事件
也被称为榆下降(LHinus decline)。同时西
欧出现早期从事农业人口的迁徙,而刚扩展到瑞士不久禹云杉属森林又大都被稀疏的石
南属植被和高山草场所代替①。这相当于G.
H.Denio等提出的新冰期第二期。在我国西北地区,这次降温促使冰川前进和多年冻土区的扩大,乌鲁木齐河河源冰川前进,形成气象站冰磧垄,内蒙古岱海盆地、萨拉乌苏流域在距今5000年左右都存在着冻融褶皱的发育②。从我国东部的植被类型来看,这个时期长白山区出现松、云杉、冷杉和桦等花粉的一次小高峰③°西安半坡遗址的相应层位上松属、云杉属、冷杉明显增加,而铁杉属及阔叶树种下降,松属花粉含量可达20.2%,云杉达13.2%,均为全新世中期剖面中的最高值,以栋为主的阔叶树种减少至1.4一2.0%,灌木及草本植物占67.2—68.3%,水生植物香蒲繁盛,达本剖面的峰值16.1%,这一组合反映了寒凉偏湿的气候环境④。镇江地区在距今5S00—5600年的层位上出现以松属为主的松标林植被,栋树花粉降至最低点,草本植物増多,且以蒿属为主⑤。上海面粉厂钻孔18米深处擲栋、麻'栋、栗和里白等属的花粉出现下降,松属和冷杉属略有增加,藜科和蒿属等草本花粉也同时增加。吴县唯亭新石器时代遗址0«年代为5460士110,年层位稍下的青莲岗早期文牝层中,栋属花粉下降至最低点,禾本科有所增加。常熟吁墩新石器遗址O’。年代为5555±150年的层位上,栋属花粉亦有减少⑥。
黄淮海平原内全新世中期剖面中亦见有
相同的反映。河北平原东部滦河下游,在距今5QQ0年左右,松屈花粉骤升,与抵组成木申的主要成分,
同时还突出地含有大量蒿属
花粉⑦。河北任丘北陵城钻孔的第X抱粉带中,发现距今5000年前有一个暂短的气温降低阶段⑧。北京地区亦出现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的突然相对增多。华北中部据津1孔13米处的抱務组合反映,木本花粉中云杉达15%,松占61%,耐寒树种占相当的比例。这两个地区栋属和其它温带阔叶树则明显减少,低温事件发生在0九年代为距今5030+150年的层位上⑨。青岛胶州湾钻孔0’°年代为5070年的层位上,针叶树花粉上升为优势,阔叶树花粉减少,草本花粉增多,且以蒿属为主,气候降温现象也很明显⑩。
这次低温事件现在大致可确定在距今5000年左右,除上述各地具有O'测年的数据外,在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动物中,亦有反映。下壬岗遗址分为九层,其中第七至第九层为仰韶文化层,出土的动物骨骼种类中,喜暖的动物有7种,占29%,第五至第六层为屈家岭文化层,未见喜暖动物,第四层为
265
①T>amb,H.H.1977Climate:Present f Past and
Futvre Vol.2Methuen&Coltd,London.
②⑥⑩浦庆余等:■屮国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基本峙征
和研究现状》,馥《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
集》第五集,地质出版社,1988年。
③刘金陵:《长白山区孤山屯沼泽地13000年以来
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载《古生物学报"1989企4
期。
④柯曼红等:《西安半坡遗址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载《考古»,1990年1期。
⑤南京大学地理系第四纪研究小组:《镇江地区一
万五千年来的古环境、,载。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
地质论文集》睾二集,辿庾岀版社,1985年。
⑦帝文衢等:《河北东那全:皆世温暖期植被与环
境》,载《植物学报”19S5年6期。
⑧杨子克等:•试论河北平题东部第四纪地质几个
基本问题•,载“地圧1扑沙1979年4期。
⑨ 赵英时:“华北平原十二万年以来的古气候麥
化》,载《地理硏究》1987运4期。
发布评论